靖王只知护犊子,梅长苏一眼看穿:这孩子体内流着“造反”的血!
发布时间:2025-08-02 00:08 浏览量:1
谁还记得《琅琊榜》里靖王萧景琰那火爆脾气?动不动就“脑子进水”被梅长苏怼得哑口无言!特别是那句经典怒吼:“萧景琰,你能不能用用脑子?”真是说出了无数观众的心声。这位爷,打仗是一把好手,冲锋陷阵不含糊,可论起运筹帷幄、洞察人心?啧啧,差梅长苏十万八千里还不止!就说那个后来成为长林军主帅的萧庭生,靖王真心实意把他当“崽子”护着,愣是没瞧出半点苗头。可咱们“麒麟才子”梅长苏呢?人家打第一眼起,就敏锐地嗅到了这孩子身上那股要命的“不安分”——他体内,流着可能颠覆大梁的血啊!
这事儿得从梅长苏第一次踏进皇宫大门说起。那会儿他还顶着苏哲的名头,在掖幽庭那个阴暗角落,撞见了一幕:一个小罪奴,瘦得跟豆芽菜似的,就因为不小心打翻了一盆水,正被个凶神恶煞的太监抡着家伙教训呢!皮开肉绽,看着就让人揪心。靖王正巧路过,路见不平一声吼,把那太监训斥得灰溜溜走了。典型的景琰风格,侠肝义胆,眼里揉不得沙子。
可就是太监被骂走时,一句碎嘴的嘀咕让梅长苏瞬间竖起耳朵:“呸!真当自己有靠山了?靖王给你撑腰,你就敢无法无天?” 这句话,像根针,猛地扎进了梅长苏千回百转的思绪里。
不对啊!靖王萧景琰,成年累月搁边疆军营里摸爬滚打,回趟京城都不容易,宫里头更是鲜少踏足。掖幽庭这种晦气地方,他堂堂一个皇子,怎么会和一个底层小罪奴有牵连?还专门“撑腰”?这关系透着一股说不出的蹊跷!
梅长苏是谁?麒麟才子啊,心思细得跟头发丝一样!他不动声色地找人问明白了:那孩子叫庭生,不多不少,刚好十一岁!啪嗒一声!梅长苏心里的算盘珠子拨得震天响。十一年前是什么光景?那是赤焰冤案爆发的惊雷之年!是祁王萧景禹和他满门惨遭屠戮的血色时刻!时间对上了!梅长苏几乎是瞬间就确定了——眼前这个被打得伤痕累累、眼神倔强的小罪奴,就是他那早逝的好兄长、真正的麒麟才子祁王萧景禹,留在这世上唯一的骨血!
惊涛骇浪在心底翻滚,梅长苏面上却波澜不惊。回去后,他立刻动用了一切能用的手段和人脉,硬是把萧庭生从那个吃人不吐骨头的掖幽庭给捞了出来。孩子救出来了,交给谁最稳妥?思来想去,还是托付给了性情耿直、真心待他的靖王萧景琰。
您瞧瞧这份心细如发!仅仅靠着靖王一句无心的维护、一个“十一岁”的年龄和一个名字,梅长苏就抽丝剥茧,把天底下最大的秘密之一给挖了出来。什么叫“算无遗策”?这就叫!不服不行!
时间一晃就到了《琅琊榜》快收尾的关键时刻。长苏身子骨眼看就不行了,可心里还挂念着这孩子的未来。有场戏特别耐人寻味:小庭生在门外等着请教问题,正好列战英将军看到了,问他杵在这儿干嘛呢?庭生懂事地说先生正和靖王殿下说事儿,不敢打扰,就在外面候着。
屋内,梅长苏和靖王面对面坐着,聊的正是庭生的前途。这场谈话啊,几乎就奠定了庭生一生的格局!梅长苏上来就问了个关键问题:“殿下,这孩子(指庭生)的身世...您告诉他了吗?”靖王很自然地摇摇头:“没有。”梅长苏明显松了口气:“那就好。”显然,他压根不想让庭生知道自己血海深仇的身世。
为什么?您听听梅长苏这话说的,真是把人心琢磨透了:
“庭生这孩子,心性质朴,上进心强,将来必成大器。人呢,有时候不知道一些事,反而活得更自在、更满足。有些真相一旦揭开,就像打开了潘多拉魔盒,带来的可能不是解脱,而是无尽的烦恼和根本不该有的念头!”
这话啥意思?梅长苏明明白白摆着呢!祁王遗腹子,这身份太烫手了!祁王当年是公认的储君人选,众望所归啊!要不是赤焰冤案,现在龙椅上坐着的是谁还不一定呢!告诉庭生他离龙椅曾经只有一步之遥?那不是给他平静的心湖扔炸弹吗?从此心里种下根刺,看龙椅都带着不甘和怨恨!梅长苏只想让他当一个心无旁骛、不被前朝血海深仇裹挟的“普通人”,顶多就是位高权重的普通人。
可耿直的靖王哪懂这些弯弯绕绕?他的想法简单直接又热血:这孩子是块当统帅的好料子,我要把他培养成像你父亲林燮那样顶天立地的军神!当大梁的定海神针!说完还反问了一句:“这么安排...不好吗?”
梅长苏听完,沉默了。那沉默里包含的东西太多太沉了。半晌,他只轻轻叹了口气:“没什么,大概是我自己...最近想太多了吧。” 这轻飘飘的一句“想太多”,背后是他看透了几十年的人心权谋啊!
紧接着,梅长苏话锋一转,向靖王提了个请求:“这样吧,殿下,让庭生到我府上来住一阵子。我...想亲自教导他一些东西。” 这个“东西”是什么?表面是学问韬略,深层呢?就是针对这“危险身份”的预防针!梅长苏怕呀!怕自己死了之后,万一庭生哪天知道了身世,被那滔天的怨愤和不甘冲昏头脑,做出什么无法挽回的事!
所以,他必须在有限的日子里,把更重要的东西刻进庭生的骨子里——不是个人的私仇怨恨,而是对家国天下的大爱,是忠君卫国的赤诚!他要用自己的心血,去“中和”这孩子血脉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