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国色天香的才女,居然向和尚表白?写下一首诗,至今仍在传唱

发布时间:2025-09-07 08:25  浏览量:2

如果有人问,唐朝最奔放的女诗人是谁?她排第二,没人敢排第一!

她就是李冶,这位小姐姐不仅才情横溢,而且生性浪漫,一生写过无数撩人心弦的诗句。但最劲爆的,当属她某次春心萌动,竟然向一位和尚表白,结果惨遭拒绝后写下的千古名篇!

想知道这位能让才女倾心的和尚是谁?被拒后写的又是什么诗?

今天咱就一起穿越回唐朝,吃一口千年不馊的瓜!

如今看来,和尚恋爱,和尚包养,都不足为奇。

故事发生在唐朝开元年间,李冶是当时有名的“诗伎”,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尤其有一手写得男人心坎的诗。

据说,曾有个叫皎然的人,他可不是普通人,是唐代著名诗僧,谢灵运的十世孙,要才华有才华,要颜值有颜值。虽然史书没明确记载,但能让才女心动,想必也不差。

两人相遇后,李冶很快被皎然和尚的气质所吸引。

想想也是,一个见惯了世间浮华的女子,突然遇到一位超然物外、满腹经纶的高僧,这种反差魅力谁能抵挡?

于是,某天李冶按捺不住心中澎湃的情感,提笔就给皎然写了一首表白诗《结素鱼贻友人》。诗中说:“尺素如残雪,结为双鲤鱼。欲知心中事,看取腹中书。”

这基本上等于唐朝版的“小哥哥,我有话对你说,请看我的真心”!

然而,皎然毕竟是得道高僧,面对才女的表白,他十分淡定地回了一首《答李季兰》:“天女来相试,将花欲染衣。禅心竟不起,还捧旧花归。”

这诗翻译成现代话就是:“谢谢你的厚爱,但我一心向佛,对你没感觉,请收回你的心意吧!”

那么,被直接拒绝的李冶该怎么办?寻常人可能就此罢休,但才女就是才女,她的反应让人拍案叫绝!

被拒绝的李冶并没有一蹶不振,反而从中悟出了爱情的真谛,写下了一首流传千古的哲理诗——《八至》:

至近至远东西,至深至浅清溪。 至高至明日月,至亲至疏夫妻。

这短短24个字,道尽了人世间的矛盾与无奈,尤其是最后一句“至亲至疏夫妻”,堪称神来之笔,将亲密关系的本质看得透透的!

表面上看,这首诗是在说:最近也是最远的是东西方向,最深也是最浅的是清澈溪流,最高也是最明亮的是日月,最亲密也是最疏远的是夫妻关系。

但细细品味,这何尝不是李冶对自己这段无果恋情的感悟?

她与皎然和尚,看似很近(文学交流),实则很远(身份悬殊);看似情深(单相思),实则缘浅(无可能);看似崇高(才子佳人),实则明了(不可能在一起);看似亲密(诗文唱和),实则疏远(僧俗有别)。

好一个“至亲至疏”!这四个字不仅道破了夫妻关系的真相,也道破了所有人际关系的本质——再亲密的关系,也可能在一瞬间变得疏远;再疏远的关系,也可能因为心灵的契合而变得亲密。

也许有人会问:在封建社会的唐朝,女子如此大胆表白不会被诟病吗?

这就不得不说说唐朝的开放风气了。

众所周知,唐朝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最为开放的朝代之一,女性地位相对较高,社会对才女也格外宽容。武则天当皇帝、太平公主干政、上官婉儿执掌朝纲,这些在别的朝代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在唐朝都发生了。

在这种环境下,出现李冶这样敢爱敢恨、才华横溢的女诗人也就不足为奇了。当时的文人对她才评价极高,刘长卿称她为“女中诗豪”,甚至与薛涛、鱼玄机、刘采春并称为“唐代四大女诗人”。

虽然表白被拒,但李冶并没有因此与皎然交恶,两人仍然保持诗文往来。这种洒脱的态度,即便放在今天也值得点赞!

设想一下,如果皎然接受了李冶的表白,唐朝可能多了一对才子佳人的风流韵事,但文学史上却可能少了一首洞察世事的千古绝唱。

最后留个思考题:你觉得“至亲至疏夫妻”这句话,在当今社会还适用吗?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观点!

好货勿藏,大家分享。文中信息如有不符,请在下方吐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