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一首题画诗,看钱选的审美主张

发布时间:2025-09-08 16:43  浏览量:2

始信桃源隔几秦,后来无复问津人。武陵不是花开晚,流到人间却暮春。

这是一首题画诗,名为《题桃源图》。具体题在哪幅《桃源图》上已经很难考证了,说不定就题写在诗人自己的画作上。这首诗的作者叫钱选,生活在宋末元初,是吴兴地区有名的才子。他写诗极好,精通绘画,曾经在南宋末年中过进士。南宋灭亡后,钱选隐居不仕,日常进行诗文书画的创作,研究文人画理论。

《桃源图》,顾名思义就是根据《桃花源记》创作的山水画。钱选看到这幅画后,没有评论笔墨技法,而是描写他的感受。对于他而言,技法已经不再重要。他想看的是气韵意境。能够打动他是画家的审美与作品的表现力。

根据这首《题桃源图》就能看出,钱选喜欢隐逸题材的山水。他作为和赵子昂齐名的江南文人,骨子里向往超凡脱俗的理想世界。他能够在画上题诗,说明他认可了画家的作品主题。画中蕴含的文人意趣让他感动,画中的古雅韵味让他迷恋。

诗中写道,看了画面才相信,世上真的有桃花源啊。桃花源中的百姓生活幸福,没有战乱灾荒。哪怕与世隔绝,不知道外面世界发生了哪些变化也不要紧。后人沿着武陵渔人做的记号,还是无法找到桃花源。以至于有人觉得,这就是个美丽的传说。画中的桃花源,让钱选相信,人世间存在乐土。

这就反映出钱选的另一个审美主张了,他喜欢具有真实感、代入感的山水画。有人觉得,文人画就是抒情,就要表现心境。应该画成逸笔草草的样子,让人觉得一头雾水才叫高妙。实际上,内心感动源于现实世界。看不出山水该有的样子,何谈传递感情,让人心动呢?钱选作为造诣极高的画家,并没有忽视形似的重要性。在他看来,好作品应该具有形神兼备的特征。

武陵渔人沿着溪水桃花进入桃花源中,此后桃花源好像凭空消失一般。钱选猜到一个原因,莫非那里的桃花开放的时间比较早。桃花落下,经过水流漂到现实世界,正好赶上春花绽放的暮春时节。到处都是花,无法分辨出哪些是桃花源中飘出的落花。就这样,再也没人能够踏入其中了。

钱选的解释有一定道理,他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方法,让人联想到画山水时用到的表现手法。首先,内容和形式要统一起来。画桃花源,实际上是描绘想象中的美好生活。画面一定要有美感。其次,创作山水画有一定规律性,笔墨构图要遵循前人总结的方法。描绘理想中自然景色依然需要逻辑性,需要考虑夸张和写实的关系。具有诗人、画家双重身份的钱选,用一首诗表达他的审美主张,了不起吧!

欣赏江亭晚景,让他陷入沉思

寒夜待客,品茗赏梅,杜耒《寒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