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海茫茫知音少:藏在诗句里的孤寂与期盼
发布时间:2025-09-05 15:12 浏览量:5
1. 《古诗十九首·西北有高楼》:“不惜歌者苦,但伤知音希。”意思是不叹惜歌者演唱的辛苦,只悲伤知音太少,表达了歌者内心无人理解的孤寂。
2. 《留别王维》:“当路谁相假,知音世所稀。”作者感慨世道艰难,无人援引,世间知音更是稀少,道出了知音难遇的无奈。
3. 《夏日南亭怀辛大》:“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夏日乘凉欲弹琴一曲,却遗憾没有知音欣赏,尽显孤独寂寥。
4. 《赠弹琴李处士》:“情知此事少知音,自是先生枉用心。”深知弹琴之事少有人能懂,即便用心弹奏,知音也难寻觅。
5. 《送李审之桂州谒中丞叔》:“知音不可遇,才子向天涯。”感慨知音难以遇到,才子只能孤独地走向天涯,充满了落寞之感。
6. 《忆张处士》:“古乐知音少,名言与俗违。”指出古乐高雅,能欣赏的知音稀少,其蕴含的名言哲理也与世俗相悖,无人理解。
7. 《秋夜对月怀李正封》:“平生知音少,君子安可忘。”诗人平生觉得知音稀少,故而对君子友人格外珍视,不舍得忘记。
8. 《小重山·昨夜寒蛩不住鸣》:“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想把心事寄托于琴音,却无奈知音太少,即便琴弦弹断也无人倾听。
9. 《蝶恋花·月下醉书雨岩石浪》:“宝瑟泠泠千古调,朱丝弦断知音少。”弹奏宝瑟,曲调如千古遗音,然而知音难觅,弦断也无人领会。
10. 《万年欢》:“杳杳兴亡成败,满乾坤、未见知音。”感慨历史兴亡成败,偌大乾坤间,却找不到能理解自己对历史感悟的知音。
11. 《一落索》:“清润玉箫闲久,知音稀有。”玉箫闲置许久,只因知音稀少,无人欣赏其美妙乐音。
12. 《西江月》:“可怜世上少知音。”直白地感叹世上知音寥寥,充满了对无人理解的悲哀。
13. 《知音者诚希》:“知音者诚希,念子不能别。”深知知音稀少,所以对能理解自己的友人格外不舍,不忍分别。
14. 《月下独酌四首·其一》:“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诗人在花丛中自斟自饮,没有亲朋好友相伴,只能邀明月和影子作伴,尽显孤独,侧面反映了知音难觅。
15. 《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诗人感叹天地悠悠,却难遇知音,孤独之感油然而生,怆然涕下。
16.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以孤鸿自喻,心中有恨却无人能懂,表现出知音难寻的孤寂与清冷。
17.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作者将吴钩宝剑看了又看,栏杆拍了又拍,心中的报国之志与愤懑无人领会,尽显知音难觅之苦。
18. 《月夜听卢子顺弹琴》:“钟期久已没,世上无知音。”借钟子期与俞伯牙的典故,感叹钟子期已逝去,世上再难有知音能听懂琴音。
19. 《警世通言》:“春风满面皆朋友,欲觅知音难上难。”说明平日里看似朋友众多,实则真正的知音极其难找。
20. 《青玉案·元夕》:“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表面写寻觅佳人,实则可理解为在茫茫人海中寻觅知音,寻寻觅觅后,才发现知音或许就在那冷落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