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第一才女,被送入朱元璋房中“宠爱”一夜后,第二天就被杀!

发布时间:2025-09-04 21:18  浏览量:5

朱元璋无疑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极具传奇色彩的人物,他从一无所有、穷困潦倒的底层百姓,一路奋斗,最终成为坐拥四海、君临天下的大明皇帝。

在朱元璋的统治下,明朝逐渐各方面都走向繁荣昌盛。对此有人钦佩他的成功,赞叹他的付出。

可是他当皇帝后的一些严苛的决策,他的杀戮和猜忌,他冷酷又无情的为人,也给朝野带来了一次次的腥风血雨的同时,也给民众带来很大的恐惧和不满。因此也有人说他是暴君,说他是屠夫。

朱元璋传奇经历,充满了矛盾,给后世留下了很多争议和话题。

例如在他还没当皇帝的时候,曾和一位江南才女,有过一段爱恨纠葛。

前一晚双方还在卿卿我我,第二天朱元璋就下令将才女赐死,当真令人唏嘘不已。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风景秀丽、气候宜人的江南,一直都是文风鼎盛的佳丽地,才子才女风花雪月的故事,层出不穷。

苏坦妹便是元朝末年著名的江南才女之一。

文人就喜欢组织一些比较文雅的诗会,“兰溪会”便是刘伯温、宋濂、章溢、叶琛浙西四贤,和一些读书人每年一次组织的聚会。

也就是在这个牛人云集的诗会上,才情出众,智慧过人的苏坦妹,首次参加便以一首惊艳绝伦的诗词令所有人侧目,这年她12岁。

从此苏坦妹声名大噪,被官方认证为才女,与当时另一位女子楚方玉合称为“苏楚”,成为了江南文化圈中的耀眼的明珠。

1358年,朱元璋率领大军气势如虹地攻下浙江。他为了笼络人心,便下令到处张贴大军入城秋毫无犯、百姓照常生活,希望有识之士、特别是读书人加入义军等相关政策的告示。

只是当时的百姓大多不识字,对告示上的内容一知半解,满心疑惑却无从解答。

就在这时,出门逛街的苏坦妹,凭借着自己的才学和对时事的深刻理解,为百姓们每一个字、每一句话的耐心解疑答惑。

苏坦妹长得好看,声音又这么好听,性格还这么温柔,并且还这么有文化,引起了在场不少人的注意,其中就包括在此地执行公务的朱文正和胡德济两人。

朱文正是朱元璋的侄子,胡德济则是义军大将胡大海的儿子,两人看着眼前才貌双全的苏坦妹,双双泛起了小心思。

胡德济被苏坦妹的美丽容颜和优雅气质所倾倒,心中燃起了强烈的占有欲,想把苏坦妹纳入自己帐中。

朱文正则有着不同的想法。他深知朱元璋喜爱有才华之人,这样的美人无疑是一种讨好上司、为自己谋取资本的好机会。

说干就干,朱文正不顾众人非议,便以“私藏蛊惑百姓的传单”为由,将苏坦妹扣下,当即就献给了朱元璋。

朱元璋见到苏坦妹的那一刻,也被她的才情和美貌所吸引,直呼侄子干的好。接着朱元璋便恩威并使,不顾苏坦妹的反抗,将对方变成了自己的女人,度过了一个难忘的夜晚。

第二天,朱元璋刚神采奕奕的走出温柔乡,便接到军中有人强抢民女闹事的告状。

原来是胡德济没有得到苏坦妹,心中欲望未能得到满足,便充满了怨恨和不甘,逐渐掩盖了他的理智,于是在城中干下了违反军纪的事。

胡德济把气撒在了城中其他女子身上,做出强宿民女这等伤天害理之事时,因为太过放松,还被人抓住了。

这种恶劣的行为很快就传了出来,引得民怨沸腾,狠狠的打了朱元璋的脸。

朱元璋深知这种行为严重损害了军队的形象和自己的统治根基,他立即下令处罚胡德济。

没想到胡德济在愤怒和绝望中,说出了“前有车,后有辙”、“上有好者,下必甚焉” 等气话。

言外之意你都自己强占才女,我也是和你学的,你有啥脸来说我。

这些话如同一把利刃,狠狠的刺向了朱元璋,但他为了民心、军心,为了自己的颜面,还是以“扰乱军纪、动摇军心” 之罪名将胡德济处死。

然后令人想不到的是,心虚的朱元璋随后为了堵住悠悠之口,赐死了昨天还和自己亲亲我我的苏坦妹。

或许是他觉得对不起苏坦妹,没过多久他立了一个“罪己碑”在她墓前。

可这又是什么用,人死不能复生,一条无辜的生命,一个如花似玉的才女,就这样消逝了。

当然苏坦妹的故事并未记载在正史上,当是后人根据刘辰《国初事迹》所载朱元璋曾斩杀朱文正所献约二十岁能作诗才女一事演绎而来。

“太祖亲征婺洲,有侄男子进女子一人,约二十岁,能作诗。太祖曰:“我取天下,岂以女色为心?诛之于市,以绝进献。”

虽未提及该才女具体信息,但只为严抓军纪,便将无辜女子当众斩杀,也表现朱元璋的心狠手辣、残酷无情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