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纨扇图》:唐伯虎笔下的美女,藏着一个失意的中年男人
发布时间:2025-09-04 21:14 浏览量:6
唐伯虎的仕女画是一绝。但流传下来的唐伯虎作品,赝品很多,而且他的真迹,也未必符合现在的审美。
不信看这幅唐伯虎的仕女画代表作《秋风纨扇图》。
乍一看,画中的女子是八字眉,眉间距离很宽,高发际线,露出大脑门,眯眯眼,肩膀一边宽一边窄,整个人含胸驼背。
这还是美女吗?
没办法,只能说这一是古代画家人体解剖知识缺乏,人体写生太少,只能依赖传统人物程式化画法,二是当时审美就喜欢愁眉(八字眉又叫愁眉)凤眼(也就是很多人误以为的眯眯眼),娇弱瘦小的女性形象。
而且,唐伯虎要画的,本来就是个怨妇的形象。
为什么说是怨妇?
关键就在于女子手中的扇子。
画中的这扇子可不是普通道具,它叫纨扇。汉代班婕妤曾以它为主题写过一首诗:“常恐秋节至,凉飙夺炎热”,翻译过来就是:“皇上现在爱我如夏日清凉,可秋天一到,我是不是就该卷铺盖走人了?”纨扇就成了失宠的怨妇象征。
唐伯虎借这个典故,将背景设定在秋天,还在画上题诗:“秋来纨扇合收藏,何事佳人重感伤?请把世情详细看,大都谁不逐炎凉。”翻译成大白话就是:“秋天到了,扇子该收就收,你哭啥?看看这世道,谁不是见风使舵?”。
其实,唐伯虎画的不是美女,而是自己。
别看唐伯虎现在被吹成“风流才子”,他的人生比电视剧还狗血:29岁中解元,结果被卷入科举舞弊案,直接从“准公务员”沦为“灵活就业人员”,靠卖画为生。
这把扇子,就是他的隐喻:他本人就是拿着过季的扇子的“弃妇”,虽然曾经有过人的美貌(才华),却失去老爷(皇帝)的宠爱(赏识),遗世独立,冷对秋风(白眼)。
而且,唐伯虎将美女肩部线条故意画得有点抖,像强装镇定的打工人,裙摆线条却舒展得像在说 “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这种又刚又怂的线条语言,像极了我们发完离职朋友圈又偷偷设置仅自己可见的样子。
更有意思的是人物比例,小姐姐的脑袋比身子大一圈,典型的“幼态审美”。但唐伯虎用线条偷偷“整容”:脖子线条拉长半寸显优雅,腰腹线条往里收——这种用线条藏情绪的本事,比现在的emo文案高级多了。
这么一讲,你现在再看这幅画,是不是突然懂了?
这哪里是美女写真?唐伯虎用一支妙笔,把“职场失意”“中年危机”“世态炎凉”全给画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