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平凹:人需要奉承

发布时间:2025-09-03 04:45  浏览量:4

奉承是一种微妙的语言艺术,它存在于生活的每个角落,像空气一样无形却无处不在。人们需要赞美,需要被肯定,哪怕是最刚强的人,在感情的世界里也难免会低声下气地讨好。一首歌里唱道:“我愿做一只小羊,让你用鞭子轻轻地抽在身上。”这看似卑微,实则是爱意的流露。现实生活中,当一位女子在拥挤的电车上不小心踩了别人的脚,若是一位相貌平平甚至丑陋的女性,被踩者往往怒气冲冲;可若是位漂亮的女子,对方反倒会赔笑说:“对不起,你把我的脚垫疼了!”这并非脚不疼,而是心被美所软化。

女人如同集市上被反复挑选的桃子,无论被挑走多少,总有人愿意驻足欣赏。她们天生敏感于赞美,也早已习惯被赞美。对她们而言,最大的失落不是困苦或孤独,而是无人再愿意投来欣赏的目光。奉承本身并不可耻,它源自人对美好的天然向往,只要发自内心,便是真诚的情感流露。我们或许会在一旁悄悄微笑,却不会轻易否定这份温情。

然而,令人不适的,是那些虚伪的、刻意的奉承。有些人平日里不学无术,连家人都瞧不起,一旦身居高位,却突然“无所不通”,在各种会议上侃侃而谈,下属只能记录执行。更可笑的是,曾经批评他的人,如今在会议上竟说:“领导,您太不爱惜身体了!您的身体不只是您自己的,更是大家的!”这话听着像关心,实则满是算计。

我曾参加一个全国性会议,发现许多老太太佩戴的照片竟是几十年前的青春模样。她们曾是美人,不愿告别美的舞台,这可以理解。但用年轻的面容掩盖岁月的痕迹,未免有些自欺欺人。隔壁房间,常有人来拜访一位作家领导,夸他头发有型,西装得体,尤其盛赞他那本《××××》。其中一人结巴着讲了个故事:街头打架,一人被打倒,头一直昂着,对方打了几拳、踢了几脚都不低头,直到捡起一本书往头上一拍,头才低下去——那书正是《××××》!这话虽拙,却比千篇奉承更显“高明”。

奉承要讲究方法。说秃头“聪明绝顶”,说独眼“一目了然”,都是巧言。若说王主席“长个小尾巴就好了”,看似玩笑,实则暗讽王字变毛字,反而显出机智。但若在寿宴上说“又离死近一年”,或探病时说“才子命短”,便是大煞风景。

有人奉承只为私利,像狐狸骗乌鸦张嘴,只为夺其口中之肉;像贾桂宁愿站着也不肯坐,只为博得主子欢心。他们只向上看,科长奉承处长,处长奉承局长,一级追一级,只为攀高枝。而真正的巧言不等于奉承,正如灶王爷上天言好事,下界降吉祥,不为私利,故受万人敬仰。

世间奉承难绝,因人心有欲,社会重权。只要真诚不欺,赞美便是温暖;若心怀叵测,言语再美也是枷锁。我们当学会分辨,以真心换真心,以善意待善意,让奉承回归本真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