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要背下这6首千古名作,读来让人豪情万丈!
发布时间:2025-08-01 07:21 浏览量:5
1、《咏华山》
——宋·寇准
祇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
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
寇准,字平仲,北宋名相,19岁中进士的他自幼聪明才华出众,吟诗作对样样精通,神童之名远播。7岁时,父亲在家宴客,其间有位客人故意考他,让他以华山为题写一首诗。
当时在场的人都为他捏了一把汗,可他却不慌不忙的略加思索地走了三步,便一气呵成写下了这首大气磅礴的五绝,震惊四座。当年才华横溢的曹植尚且要七步成诗,而他只用了三步就脱口而出,着实让人惊叹不已!
险峻巍峨的华山高耸入云,站在山顶环视一圈,发现头顶只有天空比它高,而举目远眺周围也没有任何一座山能高得过它。
以至于抬头就仿佛能碰到太阳,近在咫尺一般;而回首却发现白云竟在脚下,云层比华山都还要低,可想而知华山有多高耸,地势有多险峻了,好一幅旭日东升、云海翻腾的壮丽景观。
2、《塞下曲》
——唐·卢纶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卢纶,字允言,是“大历十才子”之一,也是大唐的“社牛”,朋友圈都是宰相。虽然,他出身家境不好,打小体弱多病,父亲更是早早就去世了,不得已他只能到舅舅家寄人篱下。
但他勤奋好学,可惜多次去参加科举,都名落孙山,在古代寒门弟子想要出人头地,真的太难了。不过,好在他很会写诗,宰相王缙就很赏识他。
在一个漆黑寂静,连大雁都杳无踪迹的夜晚,打了败仗的匈奴单于趁着夜色偷偷地逃跑了。尽管敌人很狡猾,但还是被将士们发现了他们的踪迹。
于是,我们的骑兵将土立刻跨上马想去追击,结果弓刀刚从腰间拔出来,刀上瞬间就已经落满了大雪,可见边塞的环境有多恶劣,生活是多么的艰苦。
3、《马诗二十三首·其五》
——唐·李贺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李贺,字长吉,有“诗鬼”之称,是一个天才,7岁能写乐府辞章,15岁则名动京城。18岁,去参加府试深得大咖韩愈的赏识。
可惜20岁去参加科考时,因父亲名字中的“晋”与“进”同音而被取消了进士的考试资格,导致愤怒无比的他郁郁不得开心颜,27岁便走了,让人无比的惋惜。
大漠的荒沙,在月光下的照耀下如同铺上一层白茫茫的雪花,而燕山岭上的明月如钩。但疆场难上,都不知道几时才能骑上马在沙场驰骋,去保家卫国,建功立业?由此可见,诗人是多么的渴望去成就一番事业呀!
4、《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唐·岑参
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遥怜故园菊,应傍zhan场开。
岑参,出生在三代相门之家,到他时虽已没落,但他从小聪明好学,9岁便能写文章,20多岁和王昌龄、颜真卿成了好朋友。
30岁中进士后,又结交了高适与杜甫,并成了好友。33岁,首次出塞的他便写下了这首边塞诗,他说“功名只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
安史之乱爆发后,岑参在行军途中恰遇重阳节,他在这一天很想和将士们一起去登高喝酒,可惜身在荒凉大漠,既买不到酒,也没人会给他们送酒。
这不禁让他想起每年重阳节,和知己好友一起去故园赏菊喝酒的快乐时光,可惜此刻长安城却战火纷飞,民不聊生,所以他很担心菊花的处境,不知它是正寂寞地盛开,还是已香消玉殒了,他多么希望可以早日结束战乱呀!
5、《剑客》
——唐·贾岛
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
今日把示君,谁有不平事?
贾岛借侠客的口吻直抒胸隐,暗喻自己寒窗苦读努力奋斗了十年,为的就是强大自己,让自己拥有对抗一切困难的能力和底气,同时更希望有朝一日可以建功立业,实现自己的人生抱负,为民好打不平,伸张正义。
我默默地在困境中发奋努力了十年,目的就是为了武装强大自己,如今剑已磨好,而且锋利无比,闪烁着白如霜的寒光,但一直还没有机会拔出试一试它的锋芒。
如今,终于遇到了知贤善任的明主,所以你们如果有什么冤屈或不平的事,尽管大胆地说出来,我一定帮你们使张正义,这是何等的痛快呀!诗人把慷慨的侠客风宣泄的淋漓尽致,怎一个爽字了得!
6、《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唐·刘长卿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刘长卿,字文房,出生于没落家族,因五律成就非凡,被誉为“五言长城”,年轻时参加科举多次名落孙山,直到天宝年间才进士及第,一生历经玄宗、肃宗等四朝,但仕途坎坷,宦海一直沉浮不定。
这是他有一次去山里游玩,在天黑之前没能及时下山,于是在风雪中去芙蓉山主人家借宿,然后根据当时的情况写的诗。
眼看马上就要天黑了,但我高苍山的家路程还很远,这里到处天寒地冻的,感觉越走越冷,而且在这样的天气里走夜路也不安全,正当不知怎么办才好时,走着走着眼前却突然看到路边有户白墙灰瓦的农家。
尽管,一看农户的家庭生活条件就不好,就一扇柴门象征性地掩着,但当我走近门口想去询问能否借宿一晚时,里面竟传来了犬吠声,就像在防御我这个不速之客,也像是在欢迎我这个在雪夜无家可归的旅人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