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培源:执手校花六十载,那个骑马授课的物理泰斗

发布时间:2025-09-01 07:01  浏览量:4

凝视这张摄于1946 年美国的全家福,镜头里的周培源一身俊朗,妻子王蒂澂端庄优雅,后排长女如枚、次女如雁与前排的三女如玲—— 这 “四朵金花” 的衣着即便放在今日,也丝毫不见过时,足见女主人的好眼光。后来,小女儿如苹的降生,让周家的 “金花” 凑成了五朵,围簇着这位物理学界的泰斗,满是寻常人家的烟火温情。

1902 年,属虎的周培源在江苏宜兴的寻常院落里降生。三岁便踏入私塾的他,自幼浸润在墨香里,既有 “腹有诗书气自华” 的温润,又生得一副英挺模样,早早成了邻里口中的 “别人家的孩子”。

天生的学霸体质,让他的求学路一路“开挂”:跳级成了家常便饭,顺利考入清华后,1924 年又远赴美国深造。在藏龙卧虎的中国留学生中,周培源硬是凭着一股 “不疯魔不成活” 的劲头,仅用三年半就拿下了加州理工学院的学士、硕士与博士学位。多年后,女儿们好奇追问 “秘诀”,他只淡淡吐出两个字:“勤奋”。

1929 年,27 岁的周培源学成归国,受聘为清华物理系教授。彼时的他,英气逼人,站在讲台上侃侃而谈,才华仿佛要从眉眼间溢出来 —— 这颗物理学界的新星,在清华园里冉冉升起。

年轻有为的清华教授、高大英俊的外形,周培源几乎占尽了“优质” 标签,唯独缺了一位知心人。1930 年的一次拜访中,朋友夫妇看出了他的心思,妻子刘孝锦索性递来一摞女学生的照片。翻到某一张时,周培源的目光顿住了 —— 那便是王蒂澂。

祖籍山东潍县的王蒂澂,1910 年生于吉林扶余,自幼丧父却在母亲的教养下出落得亭亭玉立,更是北京女子师范大学的 “女学霸”。在朋友的撮合下,两人初次见面,这位理工男的 “追爱方式” 直白得可爱:生怕姑娘吃不饱,一根筋地往王蒂澂碟子里夹菜,直到韭菜堆成了 “小山”。

不爱吃韭菜的王蒂澂,却被这份笨拙的实诚深深打动。1932 年,这对 “才子配美女” 的组合喜结连理,年轻的物理系教授与北师大校花并肩走过清华园时,连后来写出《雷雨》的曹禺都记了一辈子 —— 晚年他还对周家小女儿如苹念叨:“当年你爸妈一出门,我们这些学生都追着看,你妈是真美人,你爸是真潇洒!” 每次说起这个 “名场面”,周培源与王蒂澂都笑得眉眼弯弯。

婚后的日子蜜里调油,如枚、如雁两个千金相继降生,可幸福却在第三年被按下了暂停键—— 王蒂澂患上了肺结核。在那个年代,这几乎是 “绝症”,鲁迅笔下华老栓为儿子华小栓治痨病求购人血馒头的悲剧,正是当时的真实写照。

身为清华教授,周培源每月有四百大洋的薪水,“钱不是问题,只要能治好她的病”。他立刻将妻子送进香山疗养院,自己则扛起了 “又当爹又当妈” 的担子。每逢周末,无论刮风下雨,他都骑着自行车往返五十里路去探望妻子。旁人只觉辛苦,可谁能想到,这位物理学家还是个 “运动健将”—— 当年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师从海森堡时,他曾凭乒乓球技打败蝉联冠军的导师,在校园里 “打遍天下无敌手”。

或许是这份执着的爱意感动了上天,王蒂澂的病情竟渐渐好转,最终痊愈出院。这场与“绝症” 的较量,周培源用陪伴与坚持,交出了最动人的答卷。

在林徽因那个汇聚了学界精英的“太太客厅” 里,金岳霖曾半开玩笑地预言:“若我们流落荒岛,最先撑不下去的是叶企孙,其次是我,梁思成身体弱也难长久,最后能活着回来的,肯定是周培源。”

这话绝非空谈。一次冬天,周培源与清华同事陈岱孙去山西打猎,在山里转了四五天,陈岱孙早已晕头转向,周培源却始终方向明确,“老马识途” 的本事让众人叹服。这位物理学家,在野外生存的 “实战能力” 上,同样是一把好手。

抗战爆发后,清华、北大、南开组成西南联大,周培源成了物理系教授。为躲避日机空袭,周家搬到了城外的山邑村,距学校足足38 里路,水路往返要三个半小时。为了不耽误授课,周培源买了一匹永北枣红马,取名 “华龙”—— 取 “中华之龙” 之意;巧的是,妻子养的狗叫 “华云”,“华龙” 与 “华云” 连起来,竟与云南省主席龙云的名字不谋而合,成了一段趣谈。

学校本可以将他的课集中安排,可周培源为了保证教学效果,坚持每周一、三、五往返授课。每逢上课日,他凌晨五点就起身喂马备鞍,先送两个女儿上学,再独自策马奔向校园。高大的身影骑在枣红马上,威风凛凛,联大物理系主任饶毓泰打趣地称他为“周大将军”。课余时,学生们总爱围着 “华龙” 喂草、抚摸,这匹马与它的主人一起,成了西南联大里最帅气的风景。

周培源与王蒂澂共育有四个女儿,对这四个千金,他从不掩饰偏爱:“老大我最疼,老二我最爱,老三我最宠,老四我喜欢。” 这份直白的父爱,藏着为人父的柔软。

四个女儿各有成就:长女如枚成了翻译,曾嫁与梁思成、林徽因之子梁从诫;次女如雁是总政文工团的报幕员,被称作“六十年前中国最美报幕员”,新中国成立十周年国庆晚会上,她一句 “下一个节目《军歌合唱》”,引出 230 位将军的亮相,成了终身难忘的高光时刻;三女如玲是生物学博士,成了著名核医学专家;四女如苹曾任中国科学学术中心副主任,小时候总像 “小炮弹” 似的冲进书房抱住父亲的脖子,惹得周培源又无奈又宠溺。

而最让女儿们羡慕的,是父母相伴六十载的深情。春天踏青时,周培源总紧紧牵着王蒂澂的手,生怕她磕绊;五十岁后听力下降,他说话总很大声,却每天雷打不动地对妻子说情话。

晚年王蒂澂瘫痪在床,他每天一早都会俯身大声问:“你今天感觉怎么样?腰还疼不疼?我爱你,六十多年我只爱过你一个人!” 王蒂澂偶尔会娇嗔 “好烦啊”,可眼里的笑意却藏不住 —— 连邻居都打趣:“这对科学家夫妻,撒的狗粮比年轻人还甜!”

1993年11月24日,周帅哥一早向妻子爱的表白后,感觉不舒服,躺下后,谁知再也没起来。

王蒂澂红着眼眶“埋怨”:“说好先送我,怎么连招呼都不打就走了?” 却还是让女儿写了好几遍 “培源:你是我最亲爱的人,你永远活在我的心中”,选出最满意的一张,轻轻放进了他的口袋。

这一年,周培源91 岁。他是世界知名的物理学家,是桃李满天下的教育家,更是妻子眼中的痴情郎、女儿心中的好父亲。可回望一生,他却淡淡说:“这一辈子不是我所追求的。”

或许,正是这份不满足于“圆满” 的初心,才让这位 “英俊潇洒的物理学家”,既活成了学界的泰斗,也活成了岁月里最温情的普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