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才女出上联:山东人东山再起,湖南人对出绝妙下联,让人佩服
发布时间:2025-09-01 09:40 浏览量:4
民间总说:世间的红火,三分是烟火,七分却是人情。可人情要怎么落在纸上呢?这事搁古人手里,他们能用七字对联写出世事沧桑,也能用一刹的灵机,把人生的起落寄在门楹。这不,说到对联,咱中国人哪怕上不得殿堂、穿不进书院,家里年节还不是要贴两幅红红的对子。“一帆风顺年年好”,一看就喜庆。但你以为这只逢大事小事才用?其实更多时候,对联是人跟世界拱拱手,是生活里小心思和盘托出。
不过有些对联背后,藏着八百转的故事。明朝有个老朋友,名气太大,唐寅,就是大家常说的唐伯虎。他那会儿没成画中仙前,其实也逛过不少乡土,说白了也是在江南一路糊口、一路玩着。他爱游山玩水,但也怕磕头碰脑遇见雨。你说天公不作美,他就真撞上那么一场,暴雨这说来就来,他拖着半湿的衣袍,居然在寻常人家门口站了半天,想着讨个屋檐躲一躲,把一身才气先晾干。
这屋里住着的,不是大富大贵,就是个操琴的小艺人。人穷志却不穷,说话客气极了。见陌生客站门口,又瞥见那副带点书卷气的神色,隐约猜出不是等闲之辈。果真,寒暄时,两人话里带刺、字里藏锋,那艺人听说眼前人正是“画坛活神仙”唐伯虎,激动得手心直冒汗。可惜人有偶像,就忍不住想使点劲,苦思冥想丢出一句上联给唐伯虎:“雨无门户能留客。”这说的是,雨又没门没槛,偏生拦住了你我。听起来谦虚又机巧,带点自得,带点意思。
唐伯虎本性洒脱,见对方出得风趣,心里也是舒坦。对联这事,看着是玲珑文字,实是两个人的试探和角力。雨停得慢,木檐上“滴答滴答”还有余音,天边一抹红得突兀。他似乎灵机一现,也不卖关子,张口直接回:“虹有桥梁不渡人。”嗯,多漂亮,彩虹像极了桥,可你走不得,上不得,隔着美景,只能远远瞧。对得巧妙,也把那一点点雨后惆怅和巧遇的尴尬,一笔勾去。琴师嘴上啧啧称奇,脸上掩不住欣赏。这场小插曲,说穿了,就是两个人借着天气和缘分,互相烧了次脑,成了江南水巷里的谈资。
唐伯虎走了,把湿漉漉的江南留在身后。这点小事,明明是人生的边角料。可细想,那会儿的才子们何尝容易?高楼画院不是谁都进得去,命运层层摞摞,有才还不一定有运。偏就这样的小场合,才是人活着的真味——偶遇、碰撞、彼此欣赏,有人记住你一句妙语,哪怕是流年里的无心插柳。
扯远了,说回对联。你要说对联是文人游戏,谁都玩得起,这到现代照样风生水起。网络上有段时间刮起一阵对联风,说来也是闹着玩,但闹得好就显得精气神都有了。山东姑娘出题:“山东人东山再起。”这八个字干脆利落,咬着地名不放,借了成语里的“东山再起”,拐进了地域自豪。你若是山东人,心里自然会抖三抖,觉得天高地阔——咱不服输,跌倒了还得站起来。你若是外省的,那联下去,嘴角也难免带点儿较劲的火花。
网友们七嘴八舌,一下子各个省份都活过来了。河南那边,姑娘气咻咻地抛来一句:“河南妞南河出嫁。”名字和地名拼得紧密,念起来有点乡音软糯,里头还有点儿乡愁的意味。山西的才子倒不服软,劈里啪啦:“山西人西山挖煤。”土气、实在,有地气,不作妖,倒像个老实人。
可最妙的还是湖南那位,一手一船桨、一湖天光:“湖南客南湖泛舟。”这不是单纯的地名堆砌,像是那片水从画里流了出来,湘楚水乡的魂一并藏进去。你看人和地名对得分毫不差,意境却比人高一筹。仿佛一幅江南晨雾,轻得像梦。
说到底,这些对联里捣鼓的不就是点人味吗?咱中国人那些南来北往、跌宕起伏,半辈子辛苦、不服输的劲,无非一个“拼”字。无论朝代更替还是网络世界,谁不想自家省份争口气,顺便给生活添点彩头。对联里见的明争暗斗,和牌桌上的几番起伏,有时真没两样。
当然了,要说这世界有趣的下联还有千千万。也许有人能用一口气顺下“江苏人苏州赏月”,或者“陕西汉汉中种田”。你嘴皮子快倒也好,慢慢寻思更显耐心。其实在那些被春联裱起来的老宅子,在湿漉漉的江南巷子里,对联还依旧是生生不息的。如果哪天你路过街口,看见谁家门口挂了一两句新对子,也许就该驻足半晌。别急着走,或许下一场雨、一个互动,你就能遇上一场自己的“唐伯虎遇奇缘”。
谁说古人的智慧,只能在史书里发灰?也许转个身,咱手里也能写下属于自己的上联下联。你还会出什么有趣的对子?敢不敢来出个主意,让千年文化,也活泼得像这六月的大雨,说来就来,走了还留彩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