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必吃的10种“应季菜”,新鲜,味美,营养高,错过再等一年

发布时间:2025-08-30 06:08  浏览量:2

九月的风褪去暑气,恰是《黄帝内经》“食饮有节,顺应四时” 的绝佳注脚。

追溯典籍,北魏《齐民要术》早有 “秋菜宜晚种,霜后收之,味倍浓” 的记载,

可见古人对秋蔬的珍视,早已刻进农耕文明的基因里。

彼时农户依二十四节气耕作,待白露过后,

菜园里的蔬果便攒足了天地灵气,成了餐桌上最应景的滋味。

这季的蔬菜,藏着数千年的人文温度。

老南京有 “九月吃菊脑,清热又润燥” 的民俗,

菊脑入馔可追溯至宋代《山家清供》

北方人家则爱囤秋白菜,

《东京梦华录》 “秋末冬初,市中笋、菘、芥、韭新出” 的场景,

至今仍在市井延续。

邻里间互赠刚拔的萝卜、鲜嫩的菠菜,

不是贵重之物,却是秋日里最暖的人情味。

如今冷链技术让蔬果四季常见,可总少了份 “应时” 的鲜活。

九月应季菜经昼夜温差滋养,糖分与养分更足:

胡萝卜的 β- 胡萝卜素含量较夏季高 20%,

西兰花的维生素 C 留存更完整,这是自然的馈赠,也是古人 “顺时而食” 智慧的实证。

接下来,便一同探寻这 10 种 “错过等一年” 的秋蔬,品地道秋日风味。

9月吃藕正当时!莲藕虽四季可见,但自然成熟的最佳时节在9-10月

此时莲藕淀粉积累足、口感最粉糯

湖北洪湖的莲藕堪称一绝,这里水域广阔、水质清冽,

产出的藕肥大洁白、孔小肉厚,

自古就有“长江的鱼,洪湖的藕,才子佳人吃了不想走”的美誉。

莲藕不仅口感好,还营养丰富。

说到莲藕的吃法,那可太多了。

清炒藕片脆嫩爽口,凉拌藕丁酸辣开胃,莲藕排骨汤更是秋季滋补的佳品。

将藕与排骨慢炖,汤汁浓郁,藕香四溢,让人回味无穷。

茭白

茭白,这颗水灵灵的“江南美人”,9月正当时!

它本是野生菰草,因感染黑粉菌后茎部膨大,意外成了餐桌上的鲜嫩珍馐。

古籍《诗经》里“采葑采菲”的“葑”便是它,

周代还曾是“六谷”之一的菰米,后来才因口感更绝成为蔬菜界的宠儿。

要说产地,浙江缙云、景宁的高山茭白最是出名,

喝着山泉水长大,肉质脆嫩如玉,清甜得能直接生吃!

吉林镇赉的盐碱地茭白也后来居上,

错峰上市填补南方空档,成了北方新宠。

最简单的做法是油焖:茭白切块,少油煎至微焦,

加酱油、糖、黄酒小火焖透,撒把葱花,鲜甜裹着酱香,配碗白粥能炫三碗!

切丝炒肉,清爽不腻,秋燥时吃最是熨帖。

这水灵灵的秋日限定,错过可要等明年啦!

小白菜

9月是小白菜最鲜嫩的时节,

尤其在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如广东、浙江、江苏等地,

此时播种的小白菜经过20-30天生长,正值最佳采收期。

这种蔬菜古称“菘”,汉代已有记载,

宋代因其耐寒特性被比作松柏,

民间更有“白菜可做百样菜”的说法,象征清白与财富(谐音“百财”)。

小白菜口感脆嫩,富含维生素C、钙及膳食纤维,热量极低,适合清炒或蒜蓉。

做法简单:小白菜洗净焯水,蒜末爆香后快炒,加少许生抽调味,3分钟即可出锅,鲜嫩清甜,配粥下饭皆宜。

国内主产区以广东、江苏、山东为最,品质上乘。

9月不妨多尝这口鲜,既应季又养生。

秋葵

这翠绿修长的“蔬菜界小辣椒”,在华北地区通常9月上市,

南方则从6月一直吃到10月。

它原产于非洲或南亚,明代《本草纲目》已有记载,

但作为蔬菜食用是近十年才在长江流域普及的。

秋葵的黏液是它的灵魂!

咬开嫩果时,脆爽中带着丝滑,像吃进了整个夏天的清新。

国内山东、广东的秋葵最负盛名,四川木里、云南箭叶等品种各有风味。

最经典的吃法是白灼:水开下秋葵煮2分钟,捞起过冰水,

蘸生抽蒜末小米辣,简单却鲜掉眉毛。

凉拌则加醋糖提鲜,蒜香秋葵用热油激出蒜香,连汤汁都能拌饭。

记得选5-10厘米长的嫩果,绒毛完整无黑斑,用盐水泡洗更干净

南瓜

这种原产自美洲的“外来客”,自明代传入我国后,就成了秋日餐桌上的常客。

老辈人常说“秋吃南瓜胜补药”,这话可一点不假,

南瓜蒸着吃软糯香甜,烤着吃外焦里嫩,连南瓜籽炒熟了都是解馋的小零食。

要说国内顶好的南瓜产地,陕西定边红南瓜必须拥有姓名。

山东寿光更是有绝活,用控水技术种出的贝贝南瓜,

蒸熟后口感像板栗一样绵密,连皮都能吃。

最简单的吃法就是清蒸:整个南瓜洗净,冷水下锅蒸20分钟,切开后撒把白糖,用勺子挖着吃,甜得能粘住嘴唇。

要是想换花样,试试法式蒜香烤南瓜

南瓜切块拌橄榄油、蒜末、黑胡椒,

200℃烤20分钟,外皮焦香内里软糯,配杯牛奶就是健康早餐。

菠菜

老话儿说"秋菠赛羊肉",这抹鲜绿在农历八月(公历9月)达到最佳赏味期。

《唐会要》记载菠菜原产波斯,

唐贞观年间由尼泊尔作为贡品传入,初名"菠薐菜",

苏东坡曾赋诗"雪底菠陵如铁甲"赞其耐寒特性。

山东金乡、四川什邡、河南驻马店是三大核心产区,

当地沙质土壤富含钙镁铁,昼夜温差达10℃以上,造就叶片肥厚、根茎脆嫩的特质。

推荐试试"翡翠芙蓉羹":

菠菜焯水切碎,与蛋清、鸡汤同煮,撒把枸杞,鲜得能鲜掉眉毛。

老辈人担心"菠菜配豆腐伤元气",实则焯水后草酸去除90%,

与豆腐搭配反而促进钙吸收。

这抹秋色入菜,既应季又养生,您可别错过。

胡萝卜

9月正是胡萝卜大量上市的时节,尤其是春季播种的品种,此时肉质根最是饱满脆甜。

这种原产西亚的蔬菜自13世纪传入中国后,便以“胡”字彰显其外来身份

橙色虽非自然最甜,却因17世纪荷兰人偏爱而风靡全球。

山东寿光化龙镇以“中国胡萝卜第一镇”闻名,出口量占全国60%;

内蒙古察右中旗的红萝卜则因皮薄甜脆、

获国家地理标志认证,被誉为“塞外小人参”。

简单做法最能凸显本味:

凉拌胡萝卜丝,焯水后加醋、蜂蜜、芝麻,酸辣脆爽;

或与排骨同炖,清甜汤头暖身又滋补。

芋头

中秋前后,正是芋头最粉糯香甜的时节。

广西荔浦芋头堪称“芋中之王”,9月成熟,

红壤沃土孕育出奶白细腻的芋肉,蒸煮后绵软如沙,香气似龙涎

古人早将其视为珍馐,《诗经》“君子攸芋”记载先秦食俗,

苏轼贬谪海南时更以芋头创制“玉糁羹”,吟出“香似龙涎仍酽白”的绝唱。

芋头不仅美味,更承载文化寓意。

中秋食芋因“芋”谐音“遇”,寓意“遇好运”,潮汕、台湾等地至今保留此俗。

其营养丰富,富含膳食纤维与微量元素,健脾养胃,老少皆宜

茄子

这种原产印度的蔬菜,西汉时期传入中国,隋炀帝曾为其赐名"昆仑紫瓜"

因其形似玛瑙,又被赞为"酪酥"

山东青州的黑帅长茄子堪称一绝,20-35cm的修长身形裹着黑亮外皮,单果重达250克,

春季茄子6月上市,秋季品种则从9月延续到初冬,让这道紫玉般的食材始终新鲜。

最诱人的当属红烧茄子:

茄子切滚刀块,撒盐腌出水分,热油煎至金黄。

另起锅爆香葱姜,倒入茄子与青椒翻炒,加酱油、糖调味,最后撒把蒜末,软糯入味。

若想更清爽,凉拌茄子也别具风味,

蒸熟的茄条淋上香醋、生抽,拌入蒜泥与香油,酸甜开胃。

从印度到中国,从宫廷到百姓餐桌,茄子用千年时光沉淀出独特风味。

茼蒿

《本草纲目》记载其"安心气,养脾胃",唐代药王孙思邈更将它录入药典。

山东寿光的的茼蒿,茎秆空心少、叶肉肥厚,

清晨带着露水采收时,挥发油含量达峰值,正是药食同源的黄金期。

老饕们讲究"汆烫三秒锁鲜香"

水沸后下茼蒿,见叶色转深即捞起,过冰水保持脆嫩。

蒜末爆香后猛火快炒,撒把松子仁,锅气裹着清香直窜鼻腔。

这菜最妙是百搭,

剁碎拌进肉馅做饺子,或是与豆腐同蒸,鲜味层层叠叠。

现代研究证实,每百克茼蒿含钾450毫克,秋季干燥时吃正合适。

秋味正浓,何不趁鲜尝一口大地馈赠?

无论是清炒茼蒿的香、莲藕汤的暖,还是南瓜的甜,都是这个季节最治愈的烟火记忆。

你最爱哪一味秋蔬?

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私房做法,

一起把秋天端上桌,暖心暖胃,不负好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