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流才子的人生悲剧

发布时间:2025-08-27 19:11  浏览量:1

一位我敬重的书法家为我写了一幅字,古雅的底色上娟秀的行书,加上边角处那些古代车马的装饰性图案,成为我家客厅的一道风景。

这幅书法作品的内容是一首题为《桃花庵歌》的七言诗,作者是明朝著名才子唐伯虎。全诗是这样的:“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里桃花仙;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半醒半醉日复日,花落花开年复年。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车尘马足贵者趣,酒盏花枝贫者缘。若将富贵比贫者,一在平地一在天;若将贫贱比车马,他得驱驰我得闲。世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写作这首诗的时候,唐伯虎遭遇急转直下的人生拐点不久。在那个拐点之前,他是才华横溢、声名远播的江南书生。

在唐伯虎生活的那个年代,通过科举走上仕途无疑是一个理想的选择,而这位出身书香门第、自幼被誉为神童的小帅哥,恰恰是一个所向披靡的学霸。他饱读诗书,踌躇满志,十六岁考中府试秀才第一名,轰动家乡苏州城;二十九岁到南京参加乡试,又获第一名,从此被称为“唐解元”。照理说,唐伯虎的人生之路是光明而宽阔的。然而,就在他第二年到京城参加会试时,却因“泄题案”而身陷囹圄,他的人生就此拐了一个弯儿。

在那桩“泄题案”中,唐伯虎充当了一个替罪羊的角色。与他同行的江阴考生徐经,在大考之前以重金贿赂主考官,取得考题。然后,请并不知情的唐伯虎完成命题作文。东窗事发后,徐经、唐伯虎,连同那个主考官,一起锒铛入狱。为什么会牵连到唐伯虎呢?因为有人举报他。为什么有人举报他呢?因为他恃才傲物,目空一切,仿佛状元非他莫属。一路春风得意,已经使这位风流才子膨胀得找不着北了。这一科场大案的结果是,唐伯虎被削去仕籍,充作县衙小吏。心高气傲的唐伯虎认为这是对他的莫大羞辱,拒绝合作。不能为官,也耻于为吏,他始终未去浙江就任,尽管他后来穷困潦倒。

自尊心受到极大打击的唐伯虎,万念俱灰,消极颓废。在江南温柔乡里,他酗酒、狎妓,放浪形骸。手头拮据了,就去卖画。“不炼金丹不坐禅,不为商贾不耕田。闲来写幅丹青卖,不用人间造孽钱。”这种闲云野鹤般的日子看上去很美,但内心的苦闷无法消解。所以,他筑“桃花坞”自娱,并且自诩为桃花仙人。我家客厅墙壁上的那首《桃花庵歌》,就是在这个时候写成的。平心而论,我对这首诗洒脱、飘逸的韵致十分欣赏,所以我在一篇题为《桃花三月天》的散文里曾经引用过它。写作那篇散文时,我还年轻,对“桃花坞”里的事情,只是觉得有趣。现在想,唐伯虎不仅有才华,还有一颗傲慢的心,这颗心使他为人轻狂,放荡不羁,从而铸就了人生悲剧。

在网络时代的今天,玩世不恭的唐伯虎被娱乐化、情色化、庸俗化了,他的春宫画、他的艳诗、他与女人的种种瓜葛,成了人们茶余饭后津津乐道的话题。关于这一点,看看周星驰、巩俐版的电影《唐伯虎点秋香》就知道了。在人们眉飞色舞的笑谈中,唐伯虎成了一个有趣的消遣对象,而他的才华和书画作品不过是一种点缀性的存在。

作者:岳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