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名人游衡阳丨风流才子唐伯虎:潇湘夜雨迷离醉

发布时间:2025-08-25 17:10  浏览量:5

■廖和平

唐寅(1470—1523),明代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字伯虎,一字子畏,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鲁国唐生、逃禅仙吏等;据传于明宪宗成化六年庚寅年寅月寅日寅时生,故名唐寅。

他一生经历跌宕起伏,充满曲折与无奈:虽然中过解元,但最终功名无望;家庭连遭劫难,可以说是厄运不断。但他豁达乐观,玩世不恭,自称“江南第一风流才子”,这个“风流”显然不是男女之间的风流韵事,而是英俊杰出、有才华而不拘礼节。他饱读诗书,在书画艺术上才气横溢。

可惜因一场科考案,唐伯虎的人生来了一个180度大转弯,饱尝了世态炎凉,从此与官场绝缘。

明孝宗弘治十四年(1501),唐伯虎开启了自己人生当中历时最长、行程最远的一次游历,远游江苏、江西、湖南、福建、浙江、安徽等地的名山大川,历时一年之多。他从苏州出发,先是乘船到达镇江,再从镇江到扬州,游览瘦西湖、平山堂等名胜,然后沿长江走过芜湖、九江,到达庐山,泛舟彭蠡。接着又乘船溯江而上至黄州,观看赤壁古战场遗址。之后沿长江南行入湖南,游洞庭湖,登岳阳楼,又顺着湘江南行至衡阳,登上南岳衡山。然后东行转入福建,漫游武夷诸名山和仙游县九鲤湖。紧接着由闽入浙,登游雁荡山、天台山,又渡海去普陀山,然后到杭州,再沿富春江、新安江上溯,抵达安徽,登上黄山与九华山,最后返回苏州。

这次千里壮游,历时9个多月,踏遍诸多名山大川,为他后来作画增添了不少素材。

只可惜,地方史志对唐伯虎的南岳衡山之行语焉不详。打开《南岳衡山古今诗词集成》,也只找到他的一首《潇湘夜雨》诗:

鱼龙出没吼江涛,墨染云烟不断飘。

乔口桔洲何处是?满江芦荻夜萧萧。

潇湘是湘江的别名,“潇湘夜雨”是潇湘八景之一。自古以来,潇湘就以水色的清幽和产生于其间的优美传说牵动着诗人的感情,而“潇湘夜雨”,更以它所独具的迷离朦胧的景象,神秘而凄清的氛围,成为诗人和画家歌咏、描写的题材。唐伯虎以绘画的笔触,表现出了“潇湘夜雨”的苍茫迷离,以及在这一自然景色中的感受和体验。

他对南岳衡山的念想一直都在。据传,晚年唐伯虎在游览泰山之时,感叹五岳的雄伟壮丽,便做了这样一副上联,历经500多年没能对出最佳下联:

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五岳飞来齐道贺;

这副对联十分巧妙地将中华五岳组合在一起,读起来气势磅礴,但要对出十分工整的下联,着实不易;据说唐伯虎的几位好友都冥思苦想,一时也没对出理想的对子。

才学渊博的你,能否对出完美的下联呢?

注:以上图片均为AI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