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主持王小丫:2016年突然退出屏幕,病中留言令人动容
发布时间:2025-08-24 14:48 浏览量:5
许多年前,每次打开电视,那个露出亲切笑容、说话清楚明快的主持人王小丫,总是在央视黄金时段出现,为全国的观众带去知识和一份暖意。
不过,从2016年开始,她突然就从大家的视野里没了踪影。
一时间,关于她的传言满天飞,有人猜说她退了休,有人又说她转了职业……
直到后来才知道王小丫是得病了。
一场严重的疾病,让王小丫领悟了生命的真谛,留下了令人动容的病中“乱记”。她的经历也证明了,小沈阳当年说的那些话,果然是对的……
顺风顺水的女才子
王小丫,这个听着挺俏皮的小名,实际上藏着父亲满满的宠爱。
她是在四川昭觉长大的,那地方算不上富裕的小县城,条件挺普通的。
父亲在《凉山日报》当记者,底蕴挺深厚,说起话来都讲道理,有理有据的。
他给女儿起名“小丫”,其实就是觉得“大俗即大雅”——简单平实的名字,寄托着最真诚的祝福。
从小,小丫一直是个沉默寡言、性格内向的孩子,不喜欢在人前显摆。她的数学成绩总是普通,但语文尤其厉害,特别是写作,经常在班里名列前茅。
她喜欢看书、爱写东西,这份爱好大概也得益于家里一直以来潜移默化的环境。
母亲平日里挺严厉的,不过父亲可是那种典型的“慈父”,感情表达得直接又暖心。这么一来,王小丫从小在两种性格的对比中,慢慢培养出了既懂得分寸,又带点柔和的性格。
虽然一直梦想着将来读中文系,可高考没帮她如愿以偿,于是她就改读了四川大学的经济系。
她一点都没灰心,反倒在大学里过得潇洒又充实:白天上课,晚上看武侠小说,还像其他普通学生那样谈谈恋爱。
她从来不标榜自己有多特别,却一直在一份“用心”中,坚定走着属于自己的道路。
大学一毕业,她就去了成都的《改革时报》,一开始是在通联组负责收发信件。
这份无聊又重复的任务,她却熟门熟路,三个人一起做的事,自己一人就能搞定。
这一切都得归功于她踏实努力、不挑任务的性格。
没多久,她被安排跟着前辈跑新闻,正式踏上了经济记者的道路。当时的她,没有什么名气,也没有后台,但凭着写得一手好稿子,逐渐在圈子里积累了一些声誉。
不过事情可没那么顺利,一切总不免遇到一些波折。
六年过去了,报社突然宣布解散,那熟悉的场景一下子就没了踪影,真是让人难以置信。
那一阵子,未来令人无限迷茫,焦虑和压力也紧随着而来。
在那个时候,她下了决定,踏出了改变命运的关键一步:报考北京广播学院,继续深造电视文学。从四川到北京,距离不算短,可她的心很坚定。
1997年,王小丫开始在央视的经济部门实习。
不到一年,她就凭借扎实的专业功底和沉稳的镜头表现,担任了《经济半小时》的主持人。
那会儿,她还只是个实习主持,但在全国经济类节目的主持人比赛里,一举夺得冠军,名副其实。
2000年,《开心辞典》开始播出,王小丫正式亮相,担任主持人。
这个节目的氛围轻松愉快,不仅需要扎实的专业水平,还得具备亲切感和临场应变的能力。
而她,正好样样都拥有。
她用温柔的语气、灿烂的笑容,顺利拉近了和观众的距离,也真正站到了央视那闪亮的舞台上。
节目播出一年之后,收视率稳居央视经济频道的第一名,王小丫因此拿到了“中国电视榜”最佳财经节目的主持人奖。
接下来这些年,她的事业发展得可谓顺风顺水。
2002年,央视在评选全台370个栏目和主持人时,她名列前茅,被认定为“甲等”主持人,成了台里重点扶持的崭露头角的新星。
不过,和“央视名嘴”这个称呼比起来,王小丫带给人更深的印象,还是她一直坚持做真实的自己。
2006年,她和林志玲一起参加了时装周。面对记者们一连串问“谁最有魅力”的问题,她没有去讨好或是恭维,而是直接说:“我姐姐刚刚下岗,重新找到了工作,我觉得她才最有魅力。”
当被再次追问时,她干脆充当聋子,既不回应也不评价任何明星。
有人觉得她不太会买乖,但也正是这份不愿阿谀奉承、不喜欢讨软拍的脾性,让她在粉丝心里显得更真切。
突然间的变故,真让人措手不及。
作为主持人,王小丫之所以取得这么好的成绩,离不开她自己的坚持和付出。
刚开始在央视工作的时候,她也曾被那些专业上的琐事搞得快要崩溃了。
一次节目里得特别强调一下“英雄”这词,按正常发音,最后那个音得带点儿后鼻音。
可是她就是怎么也发不好。
央视对主持人的要求可是特别严,一字发错的话,好像就要扣两百块,连重音、轻音搞错了也会被扣钱。
她最高一次,一个月工资被扣了七百块,对刚起步的年轻人来说,这可真是压力山大呀。
不过王小丫没因此退缩,也没有因此灰心丧气。
她心里清楚,问题不在天资,而是基础没打牢。
在旁人看来,她已经挺拼了,但她对自己要求还更严一些。
那段时间,她几乎手里一直拿着《新华字典》,到哪都带着,不停地查着,反复纠正自己的发音。
也正是这份不断琢磨,让她的专业能力一点点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最终变成了台里最被认可的财经节目的主持人之一。
2008年,汶川地震把全国都震惊了,王小丫连续两天两夜都在演播室奋战,为全国观众第一时间播报了灾情的最新情况。
她眼眶泛红,嗓音嘶哑,差点说不出话来,仍然坚持站在亮光下,只为履行一名主持人的责任。
正是这份敬业精神,让王小丫的身体很快开始亮起了红灯。
到了2016年,王小丫在录制完节目后感觉身体不舒服,被急匆匆送到医院,最后被诊断出肾衰竭,不得不靠终身透析来维持生命。
这个病的意思就是她得彻底放下手里的麦克风,离开那个陪伴了她几十年的舞台。
对她而言,主持不仅是份工作,更是一段充满热情的生命旅程。让她自己主动说再见,就像是把心里的一部分狠狠地割了下来似的。
就算得忍痛舍弃心底的挚爱,也丝毫没有把王小丫打倒。
躺在病床上时,她写下了一句句令人感动的話:“病魔虽然可怕,但我心里不会放弃。”还有那句更朴实却打动人心的肺腑之言:“余生要好好走,健康就是福,不要和自己过不去。”
就像小沈阳在春晚小品里那句经典台词一样:“人这一辈子最痛苦的事,莫过于人走了,钱还没用完。”
王小丫大概是在生病的时候,才真正感受到这句话里面的意思。
曾经,她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工作上,如今她逐渐明白,健康和普通的生活,其实才是最值得珍惜的奢侈品。
还好,在那些最难熬的日子里,她并不是孤身一人在坚持。
曹建明一直陪在她身边,毫不离弃,尽心尽力地给予她最稳妥的支撑和陪伴。在她身心都脆弱的阶段,这份情谊变成了她最坚实的依靠。
康复之后,她并没有急着重返舞台,也没有试图“硬撑”着继续站在聚光灯下,而是选择了退到幕后,把更多时间用在了公益事业上。
大概是因为那段与生死擦肩而过的日子,让她逐渐明白了生命的宝贵,也更乐意用自己的方式去给人带来温暖。
虽然王小丫现在不常在公众面前露面,可她的身影,还是在许多人的脑海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