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浪山的小妖怪》:普通人如何活出生命的意义?

发布时间:2025-08-14 00:10  浏览量:3

为了看这部电影,我又回去重新刷了刷2023年的那部《小妖怪的夏天》。

现在,那部小猪妖和乌鸦精的故事又有了新的变化。

电影角色新增了蛤蟆精、黄鼠狼精和猩猩怪三个角色,组成了“草根取经团”。

这四个小妖怪分别代表了不同的群体:小猪妖是奋斗派,蛤蟆精是纠结稳定与冒险的中间派,猩猩怪是社恐族,黄鼠狼精则是从浮躁到沉淀的成长型。

在主题表达上,前年的短片聚焦职场异化和小人物的生存困境,描写了小猪妖在浪浪山被熊教头压榨的职场日常,比如刷锅被当“钢丝球”、改良箭矢也被否掉,映射出打工人面对KPI、无效内卷的无力感,结尾则借孙悟空赠毫毛保留了一丝希望。

而今年的电影则更加深化了"无名之辈"的集体共鸣。电影的英文名《Nobody》点明了这一主旨。导演在访谈中也提到,小妖怪们没有名字是刻意为之,因为他们代表着芸芸众生。

同时通过西行路上的众多场景,比如村庄、小雷音寺等,构建出更加宏大的社会隐喻,探讨底层小妖如何突破阶层固化,挑战“取经成佛”的精英叙事

电影中的每个角色既有自己的特色,又都有成长的烦恼与觉醒。小猪妖从“想喝唐僧汤”到为救村民对抗黄眉怪,喊出“若见死不救,取经何用?”完成精神觉醒。猩猩怪结结巴马来喊出“我是齐天大圣”的爆发式成长,等等,都在观影时带给我很大感动。

当然这部电影最大的价值,我认为是它人民性的立场。它一反小说电影等文学作品中常见的英雄史观,而用4只没名没姓的小妖完成了一部史诗般的巨作。
所谓用水墨画江湖,用笑泪浇生活,在嬉嬉闹闹里,炸响了一声惊雷:
谁说英雄就得戴金冠?谁说史诗就得写龙凤?四只没名没姓的小妖,假扮唐僧师徒去取经,看似荒唐儿戏,实则刺破了银幕的宿命!

因为过去的神话,净是神佛打架、帝王将相、才子佳人;
而今天的银幕,偏让灶房烧火的、山上巡逻的,庙里坑骗的,洞中幽闭的,成了乾坤的主角!

浪浪山里刷锅的妖,本是职场的囚徒,被熊教头指着鼻子骂:“你们这些钢丝球,就配擦锈!”
可他心没死,志没灭!逃出浪浪山,拉上蛤蟆精、黄鼠狼、猩猩怪,搭个草台班子,就敢冒充取经团 ——这哪是儿戏?这是对天命最大的反抗!

这不就是我们身边的每个普通人吗!为了回应那些看扁我们的声音,为了回应当年的那些嘲笑,因为一些因缘际会,我们不断抗争找到自己的过程?

四妖假扮取经团也是对“自我身份”的寻找,但最终村民视其为英雄,却仍不知道他们的名字,因为行动价值早已超越了名利。结尾处满身伤痕的小妖们瘫倒变回原形,却没有一只后悔,因为踉跄前行也值得歌颂。

总之,《浪浪山小妖怪》以更宏大的叙事、更普世的精神内核,完成了从“职场寓言”到“凡人史诗”的跃升。它不鼓吹“逆天改命”,却以踉跄前行的勇气、籍籍无名的微光,诠释了最真实的英雄主义:“敬每一个勇敢出发的自己”。正如电影所启示:翻山的意义不在抵达,而在出发时的决绝与路上的坚守。而生活的意义也不在于活得多久,而在于奋斗和创造,在于生活本身。因为生活本身就是方法,生活本身也是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