束星北:放弃美国高薪归国,却扫了半辈子厕所,他回来是对是错?
发布时间:2025-08-15 08:47 浏览量:3
文| 陈志华观天下
编辑| 陈志华观天下
«——【·孤独的天才的陨落·】——»
2017年4月,青岛电视台《今日》栏目,全程报道了束美新及其家人前往青岛百花苑公园,祭奠其父:束星北的新闻,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束星北的身上,不仅拥有“中国雷达之父”、“天下第一才子”及“中国的爱因斯坦”等一连串赞誉与称号。
点个关注,我们一起来看看,隐藏在这位无数光环加身的科学巨匠,背后长期沦为“厕所清洁工”的坎坷一生及悲惨身世。
在1983年,一则新闻登上头版头条。
几名大学生,竟然把束星北的遗体,草草扔在了操场上。
做出了如此荒唐的事情,实在是一件令人震惊的事情,同时也撕下了中国教育界的最后一块遮羞布。
束星北是一位充满智慧的科学巨匠,一位奉献精神的爱国主义者,一位中国传统意义上的谦谦君子。
他的一生都在为祖国和人民奉献,在中国人民心中,他的形象永远是崇高的,是许多人的偶像。
在他的一生中,他创造了几项中国历史上的“第一”,肯定是中国历史上至今无人能打破的记录,而且可能永远保持下去。
半个世纪以后,他的一些学生还清楚地记得他的第一堂课,第一次考试,第一次听他的学术报告。
就是这么一位伟人,竟被如此对待,实在是荒唐,令人寒心!
«——【·天下第一才子·】——»
束星北出生在一个江南的名门望族,他的父亲束曰璐是江南陆师学校的高材生,曾经参加过很多国家活动,也担任过全国水利局主事一职。
只不过,在战争爆发之后,束曰璐就辞去了公职,转而去了一所民族企业当管理人,同时也创办了自己的企业,这个企业也代表着一个家族,代表着一个历史。
他在创业的历史上,都是非常成功的,他们都是著名的爱国人士和慈善家。
父子二人,一个是为了民族精神,一个是为了国家的基石,两个人都是不遗余力的。但是束曰璐在辞去公职之后,就跟束星北的母亲闹了离婚。
离婚之后,束星北的母亲既没有拿前夫所给的抚养费,也没拿到生活费,更与束曰璐没有任何往来。
束星北的母亲离婚之后没有自暴自弃,在尝尽了人生的酸甜苦辣后,她慢慢地恢复过来,变得越来越乐观,越来越坚强,重新回到了社会。
她的坚强,以及遇到任何挫折都能克服的精神感染了束星北。
以至于,后来束星北也有了这种宁折不弯的倔强性格。
可没想到就是这样的影响,为他之后的悲惨生活,埋下了伏笔。
时间一天一天的过去,母子二人也渐渐适应了这样的生活,彼此之间的依赖也越来越多。
束星北的成绩也一直在年级前十,很快就到了上大学的时候,当时束星北的成绩稳上国内的大学,但是学校里面的领导看着他如此优秀,就决定派他到美国留学。
于是1926年,年仅19岁的束星北,便毅然赴美国加州大学、拜克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留学;
在完成本科学习之后,又攻读了麻省理工的物理学硕士学位。
在留学期间,他也没有闲着,而是辗转去了欧洲各国学习,还去给爱因斯坦当过研究助理。直到他的母亲给他写信,他才启程回到了故乡。
那一年,束星北才21岁。
«——【·怒怼蒋介石·】——»
在回到中国几个月之后,就在母亲的介绍下跟妻子葛楚华结了婚。
其实本来美国给束星北开出了天价的酬劳,想要把他留在美国效力,但是当时国内正在打仗,正是急需人才振奋人心,重振家园的时候。
所以他毅然决然回到中国,然后在同学朋友的帮助下,去了南京当了一名物理老师。
这所学校可不是普通的学校,是一所中央军官学校,里面很多都是有权有势的人物。
在教学的那段时间里,他也不忘培养后备力量,除了忙于科研、教学、指导研究生之外,他把大部分精力都放在了物理专业的教学上。
当时恰逢“九一八”事变没多久,蒋介石却下达了停止抵抗日寇的命令,这一想法让束星北非常不理解,他开始想离开这所学校。
在有一次蒋介石来视察学校工作时,接见了束星北等几位留过洋的讲师。
束星北就放弃抵抗的问题和蒋介石进行了讨论,还发生了激烈争吵,并当众怼蒋介石:“国民政府不应该签署停战协议,这是卖国行径。”
蒋介石最后只留下一句:“你不懂政治,做好学问就行。”
束星北就是因为这一观点与蒋介石发生了冲突,后来就离开了这所学校。
在辞职之后,束星北想了很多,他认为当下只有教育才能救中国。
所以就去应聘了浙江大学的物理学副教授。
那时候,他也没想过要什么报酬,只是把学校的事情当成了自己的事情。
在教学时,他什么都亲力亲为,对自己的学生都很尊敬,就像是朋友一样。
同时他也强调了学生们要独立学习的重要性,所以他上任的第一件事,就向学生们提出了三点要求:
第一,专业上有兴趣。第二,要有独立之思想、自由之研究。第三把学习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建设祖国。
束星北的教学方式也很独特,他认为通过自由教学这种方式,学生可以毫无顾忌地学习,激发学生对知识的热爱和渴望。
除此之外,学生们还可以互相帮助,互相监督,互相学习,互相评价,共同进步。
在担任副教授教学之外,他也在进行自己的研究。
«——【·中国雷达之父·】——»
在抗战时期,中央领导就因为看中了他的科研能力,把他聘请到军令部担当顾问。
在工作期间,他撰写了数十份,向中央军委和总部提交的科研论证报告和咨询报告。
看到抗战中中国空军雷达技术落后,从未研究过电子技术及武器装备的束星北,竟然仅用了几个月时间,便带领一帮人成功研出了中国第一部实验雷达。
束星北也被称之为“雷达之父”。
他积极推动中国科学的发展,在抗战时期,他做了许多卓有成效的工作,加强了我军的建设,促进了国家的经济建设。
在原子弹方面他也最先注意到了短板,还写了一篇关于原子弹的研究理论。
因为这一篇论文,对国家在这一领域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也为后来我国成功研制出原子弹奠定了基础。
但是也因为束星北的刚正不阿,他也受到过很多不公平的待遇,不断受到批评,甚至被关进了监狱。
当时因为与山东的校长争论,学校给予了他记过处分,还因为此事被学校开除了。
在离职之后,因为争取自己的公民权利,还被判处了三年劳动管制处罚,去到青岛月子口修水库。
在三年期满之后,那些势利的人依旧没有放过他,不知道被安上了什么罪名,竟然被派去一所大学扫了十几年的厕所。
但是束星北没有气馁,反而进行着自己的研究,与命运抗争,一步一步地实现着他的科学梦想。
直到在平反之后,他才重新前往梦寐以求的研究室进行科学研究。
在这期间,他还弥补了自己的海洋知识的短板。
在国家下达的任务中,他凭借自己的知识快速地列出公式,准确计算出中国第一枚导弹的准确弹着点和打捞时间。
在1983年的时候,束星北离世了,在他的遗嘱中也写道:“我要把身体捐给国家,为中国的科研事业做贡献。”
在家人的安排下,束星北的遗体送到了青岛医学院。
他将自己的遗体和器官捐献给了医院进行医学研究,并将自己毕生的积蓄,捐给了自己的单位——中科院理论物理研究所。
但是没想到他的赤子之心却被狠狠践踏。
医学院的领导正在内斗根本没有时间去管遗体,久而久之就忘了遗体的存在。
直到腐烂之后,才安排几个学生把遗体抬到学校树林埋了。但是那几个学生觉得很费事,就随意地扔到了操场,用草埋住,心安理得地一走了之。
直到被其他学生发现,才揭开了学校的丑恶嘴脸,并得到了应有的惩罚。
这件事被报道出来后,当时所有媒体都在愤愤不平,大骂学校没有公德,把孩子们搞坏,把学校领导养肥了。
这就是“被社会牵着鼻子走”,作为社会文明前沿的高校,这简直就是一种耻辱!
这件事之后,需要反思的不仅仅是他们,还有他们的家长、老师,还有整个社会。
束星北一位伟人,把自己的一切都奉献给了国家和人民,为中国的科研事业和国家安全贡献了毕生的才华。
可是当他把自己的生命都奉献给了他们的时候,为什么他们的遗体,却要孤零零的躺在这片陌生的土地上?
正因为如此,他的死才会让人更加的震惊,更加的悲伤。
如果对一位德高望重的人使用这种纪念 的方式,那其他科研工作者还能够心无旁骛地做研究吗?
不得不说当时的教育真是害死人,没有就会思想,甚至连道德都丢失了。
所以,如今我们必须要时刻牢记这些伟人所做的贡献,向他们看齐,像他们那样追求美好的思想品德,为我们伟大的祖国多做贡献。
这个世界上还有很多默默无闻的英雄,或许他就在我们的身边,他们有着无畏的精神,他们的心里装着别人,他们的心灵是崇高的,他们值得我们的后人永远的传颂和敬仰,我们不能忘记他们!
如今,中国正处在正处于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上,我们能够说,这样的一个事业是十分之艰巨、十分之复杂的。
但要知道,我们这一天所取得的成就,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是经过几代人的努力才能取得的。
也只有这个时代和社会的精神领袖,才有资格向我们这个时代致敬,追随这个时代,朝着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伟大复兴而去!
让我们要向每一位科学家、每一位工程师、每一位“大国工匠”、每一位建设者和参与者点赞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