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再骂王银钏了,现实生活中王银钏只会比王宝钏过得更好!
发布时间:2025-08-14 11:33 浏览量:3
引言:每个人在不同的年龄会对世间有不同的心得体会,也会作出不同的选择!
小时候看《薛平贵与王宝钏》会被王宝钏不看贫富只忠爱且坚贞不渝的爱情观所感动,长大后再看这部剧,竟然莫名喜欢上了二姐王银钏。
小时候可能会讨厌她瞧不起薛平贵,讨厌她有意让魏豹做自己的三妹夫。对她的评价也是自私自利、利欲熏心的小人形象。
但是如今却对王银钏有和小时候不一样的积极人物评价,觉得她简直是清醒现实的大女主形象,纵观她的人生,若不是因为夫君太过冲动愚蠢,凭借她的家世和聪明一定会一生富裕无忧!
放到现在,像王银钏这种清醒且勇敢的女性,一定也会比王宝钏式的女性过得更加顺遂,更加富裕。
为何会下如此论断,让我们一起来品读吧!
一:目标清晰且贴近现实
宰相王允一生无子,膝下三千金,不舍三女出嫁,有意为三女招婿入府。
大女儿王金钏嫁给大将军苏龙,苏龙为朝庭立功无数,大女儿温柔贤良,小两口日子但也过得幸福恩爱。
二女儿王银钏自小锦衣玉食,享受着普通女孩一辈子享受不了的福气,嫁给了父亲认可牵线的魏虎,魏虎在朝廷也是一员大将,自然两人的日子过得舒坦很多。
对比三女儿王宝钏,若不是薛平贵主角光环太过强烈早被魏豹害死,还提什么做西凉王,做什么唐朝皇帝,王宝钏一辈子也只能做个吃着野菜的恋爱脑。
不说我最艳羡的王金钏,因为羡慕不来,但我最钦佩王银钏有着清晰且贴近现实的思路。
众所周知,金子是最值钱的一般等价物,像宝物一样被世人所珍爱!银则是次于金子的金属。
这样的观点在王银钏心里生根发芽,以至于长大成人后她也会拿出这件事和父母辩驳。
反观王宝钏真是人如其名,一直被家里视为掌上明珠。
这两人从小得到父母的爱是不一样多的。按道理长大后的两姐妹应该是王宝钏不缺爱,王银钏缺爱。在面对爱情时,王银钏更有可能是恋爱脑,王宝钏才是那个不可一世的宰相千金,但现实却恰恰相反!
长大后的王银钏接受父亲的安排,嫁给魏豹,魏豹也因为岳父的支持事业一路高升,对妻子王银钏自然百般疼爱。
看似张牙舞爪的王银钏为何能接受父母之命?因为她足够清醒,自己身为宰相千金,父亲王允自然介绍的女婿非池中之物,所以她才会接受父母安排。
她的这份清醒且贴近现实的思想在她看待三妹宝钏和薛平贵的爱情时便可看出。
当她看到全家视若珍宝的三妹居然在大街上和乞丐搂搂抱抱,瞬间开口大骂。
当时的我们看着王宝钏和薛平贵你侬我侬时只觉得连空气都是甜甜的,很是讨厌王银钏的嘴脸。现在看来王宝钏真的行为有失大家风范!
一个待字闺中的千金本该矜持,却敢在大街上与男人搂搂抱抱,这放到现在也很开放!
别说王银钏讽刺宝钏了,要是自家妹妹我也一定要批评,何况是王家贵族,她的行为举止可是代表着家族的脸面。
就连《红楼梦》里的老太太都说什么才子佳人都是假的,真相的千金小姐是知书达礼,就算出门也有下人陪同。哪有什么时间和想法与与情郎相会。
王银钏当然看不惯,后来王宝钏与薛平贵成婚,王银钏看到破烂的寒窑更是气不打一处来,分分钟口吐芬芳。
看这表情就知道王银钏当时多么震惊了!打死也不相信自己的三妹到底图了什么?
从王银钏看待王宝钏的婚姻选择就能看出王银钏的是那种目标清晰且比较理智的女人。她知道选择接近自己生活的婚姻才不会让自己落入贫贱夫妻百事哀的困境。才不会让自己的生活水平失衡。
这种性格的女人在现实生活中其实会过的风生水起。理由如下:
1.知道自己要什么,所以不轻易相信爱情
2.目标清晰,选择伴侣会进行多方考核
3.婚姻在后,自己在前
美好的婚姻人人都想要,但也是建立在经济基础上才会过的更好,若是不幸遇到人渣,所幸还能得一笔不少的离婚财产,岂不美哉!
若是婚前只以两情相悦为主导,不往后再想一步,遇到上进的是很幸运的,若是所托良人,婚后哪有你侬我侬?有的只是无穷无尽的家庭矛盾!
所以所有女性应当有王银钏式的婚姻观。一开始便就要有这种前瞻性思想!
二:务实的价值观主导选择
只要你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在生活里很多过的风生水起的人往往都是精明的利己主义者。
我们或许会对这类人嗤之以鼻,但我们内心也会对这种人高看一眼。因为有些事我们想不到,即使想到也不敢去做,怕失败,怕拒绝❌,更没胆!
这类人在做任何事情前会想到3,想到如何得到目的,会为了达到目的去利用身边各种人脉资源,总之!一切动作都是为了完成目标。
王银钏就是这样的人,她知道全家人都喜欢三妹,尤其是父亲王允,所以她撮合魏豹和王宝春成亲,为的就是在娘家父亲的势力能导向自己,在夫家得到尊重和拥护,这样自己的位置岂不更稳固。
不过她的想法过于极端,因为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差点搭上小妹的清白,也害得小妹流产且守寡18年,这点不值得我们效仿,她的前瞻性和资源整合能力值得我们学习。
她的务实价值观还体现在她对待薛琪的态度上。她一直对薛琪很好,对她像小妹妹一样细心呵护,言语关心且买买买,像一个知心大姐姐一样。
她做的这些不光因为薛琪是魏豹的老婆,更是因为她想借薛琪和薛平贵的关系,即使东窗事发,薛琪也能帮自己说说好话。
如她所料,果然东窗事发,薛平贵当上皇上来找魏虎要账,王银钏自知积怨已深无力挽回,于是和魏虎两人撺掇魏豹一起抱团造反。
她一直处心积虑,步步为营,为的就是自己能够永远现在最优位置。
即使她后期因造反罪名丈夫被砍,自己也被薛平贵贬为乞丐,赐金碗!她也没有因现状而选择轻生,拿着御赐金碗到处乞讨。
一个恶人被打倒看似很爽,但是仔细想想却不得不为王银钏的意志和感慨!
她完全不想自己是否是阶下囚,活下去就是希望,这是务实派的选择。命都没有了,要什么脸面!活下去才是真!
这是王银钏式的女性的性格特点-会提前布局自己想要的生活,会为自己的目标而努力,也会永远以自己为中心。
精明的利己主义者并没有错,也没有贬低之意,反而是欣赏之意。
但我要说的是凡事都要适度,过则甚忧!一切以良心为前提再去为自己打算!
也不要纯纯去讲善良,所有的事情非黑即白,要接受灰色地带,要学会为自己打算,学会权衡利弊才能稳扎稳打去实现自己的目标。
三:与家庭保持良性联结
对于一个女性来说,娘家就是最大的底气!是一个女人永远踏实可靠的后背!
《甄嬛传》里的华妃都是就是凭借着娘家的势力得到皇帝的万千宠爱,就连太后也要忌惮华妃的势力。再看娘家势力单薄的安小鸟在宫里唯唯诺诺。
可见娘家的支持是一个女性去面对婆家、世界的底气!
这点王银钏很是通透,她从小便投父亲所好,长大了有了夫婿也没有另住他处,与父母想住一府,事事讨父亲欢喜,丈夫魏虎也深谙其道,对岳父事事犒劳,伺候到位!
这点从薛平贵要问魏虎要粮饷时,魏虎对岳父说的话可以看出魏虎日常会拿出钱财来讨好岳父。
所以夫妻二人才能顺风顺水到中年,若不是薛平贵成为一国之王,夫妻二人光靠着岳父就能风光无限。
反观王宝钏,竟然为了爱情要与父亲断绝关系,发誓永不回家。
这放到现在也是气死人,别说有钱人家的父亲看到自己一直爱的女儿嫁给乞丐会气到吐血,就是普通人家的父母也会想打死女儿。
果然恋爱脑没有好下场,没有娘家锦衣玉食的供应,嫁给没有经济保障的婚姻结局就是有吃不完的野菜与住不破的寒窑。
居然还要为了忠贞坚守十八年,从小姑娘熬到老太婆,中间也不回娘家,也不改嫁。这真的不可思议!更是顽固不化!即使不是为了生活,你也得看看自己的老爸老妈呀!真的能为了自己的誓言十八年不探望自己的父母,太狠心了!这样的女儿不要也罢!
十八年里不知道吃了多少野菜,晒了多少太阳!让她像一朵憔悴的玫瑰,完全看不到往日的光彩。
即使后来做了皇后,也只做了18天的皇后便撒手人寰。
对比王银钏和王宝钏的选择,高下立见!王银钏才是生活的智者。
生活中这两种女性也是比比皆是。在很多农村地区,有很多的家庭女儿早早辍学外出打工,被黄毛骗去山区结婚生子,不顾父母的感受,亦或者为了和父母不支持的男女朋友结婚,不惜与他们闹掰,最后的结果大多都是被对方拿捏,因为你没有人可以帮你所以伤害起来才肆无忌惮!
而像王银钏这样的女性则会过的很好,因为靠着娘家帮扶在婆家说话有底气,做事也更有魄力,婆家也自然让着三分。
所以你说,是不是做王银钏这样的女人更对自己有利呢?
总 结
王银钏这类人,常常被贴上“世俗”“功利”的标签,但揭开这些标签,我们会发现她们的本质:用清醒的态度对待生活,用务实的方式应对挑战。
他们不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因为他们的选择不仅考虑自己,也兼顾身边的人;他们不是理想的背叛者,因为他们懂得理想需要脚踏实地才能实现。
在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里,务实不是妥协,而是一种生存智慧。
王银钏式的人,用自己的方式告诉我们:尊重现实,并非向生活低头,而是为了更好地驾驭生活,做生活的掌舵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