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斋故事:织娘
发布时间:2025-08-14 10:15 浏览量:3
苏州城的冬夜,寒风刺骨。城南一间摇摇欲坠的茅草屋里,宋子玉裹着单薄的棉袍,就着微弱的油灯苦读。他今年二十有五,是苏州城有名的才子,诗词歌赋无一不精,却因家境贫寒,至今未能考取功名。
"咳咳咳..."宋子玉掩口轻咳,呼出的白气在冰冷的空气中凝结。他抬头望向屋顶的破洞,几颗寒星在夜空中闪烁。"父亲若在世,见我这副光景,不知该多心疼。"他喃喃自语,手指轻抚案头那本已经翻烂的《论语》,那是父亲留给他的唯一遗物。
三年前,父亲因操劳过度离世;去年,忧思成疾的母亲也撒手人寰。如今这间破屋里,只剩下他孤零零一人,与满架诗书为伴。
"子玉啊,你何时才能娶妻生子,延续宋家香火?"母亲临终前的话语犹在耳边。宋子玉苦笑,自己这般穷困潦倒,哪家姑娘愿意下嫁?
正沉思间,忽闻窗外传来一阵清脆笑声,如银铃般悦耳。宋子玉一惊,这深更半夜,怎会有女子在外?他放下书卷,推开吱呀作响的木门。
月光如水,洒满庭院。院中站着一个黑衣女子,约莫十八九岁年纪,肌肤如雪,眉目如画。她见宋子玉出来,掩口轻笑,眼波流转间似有星光闪烁。
"姑...姑娘是何人?为何深夜在此?"宋子玉结结巴巴地问道,心跳如鼓。他从未见过如此美丽的女子,一时间竟看呆了。
女子止住笑声,盈盈一拜:"奴家名唤织娘,就住在城西。今夜月色甚美,出来赏月,忽闻郎君读书声,清朗悦耳,不觉循声而来。"
宋子玉这才回过神来,慌忙回礼:"在下宋子玉,寒舍简陋,恐污了姑娘眼目。"
织娘却不在意,莲步轻移,走到他面前:"郎君满腹经纶,何必自谦?奴家最爱读书人。"说罢,又吃吃笑起来,笑声如清泉叮咚。
那一夜,两人月下长谈,竟有相见恨晚之感。临别时,织娘回眸一笑:"明晚奴家带些酒菜来,与郎君共赏明月可好?"
宋子玉痴痴点头,目送那抹黑色倩影消失在月色中,心中如小鹿乱撞。
第二日黄昏,织娘果然如约而至。她带来一壶桂花酿,几样精致小菜。两人对月小酌,谈诗论文,好不快活。酒至半酣,织娘忽然正色道:"郎君可愿娶我为妻?"
宋子玉手中的酒杯差点跌落。他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姑娘此话当真?在下家徒四壁,如何配得上姑娘?"
织娘却执起他的手:"奴家不图富贵,只爱郎君才华横溢,心地纯良。若郎君不弃,今夜月为媒,天地为证,我们结为夫妻如何?"
宋子玉激动得浑身颤抖,当即与织娘在月下三拜,结为夫妇。
婚后,织娘白日操持家务,夜晚则"唧唧复唧唧"地织布到深夜。她织的布匹纹路精美,色彩绚丽,在集市上总能卖出高价。宋子玉心疼妻子辛苦,更加发奋读书。
"娘子歇息吧,夜深了。"宋子玉常劝道。
织娘却总是温柔一笑:"夫君专心读书便是,奴家不累。待夫君金榜题名,我们就能过上好日子了。"
然而科举之路并非坦途。连续三年,宋子玉都名落孙山。每次放榜归来,织娘都安慰他:"夫君才华横溢,终有出头之日。"而她自己,却因常年熬夜织布,容颜渐衰,眼角爬上了细纹,青丝中夹杂了银线。
第四年秋闱,宋子玉终于高中举人。次年春闱,又考中进士,被授官苏州府通判。喜讯传来,织娘喜极而泣,多年的辛劳终于有了回报。
庆功宴上,宾客盈门。当织娘出来敬酒时,满座哗然。这位新任通判夫人竟是个容颜憔悴的中年妇人!宾客们交头接耳,窃窃私语。
"宋大人年轻有为,怎娶了这么个老妇?"
"听说当年是个美人,如今怎么..."
"啧啧,真是..."
宋子玉听得面红耳赤,挥手让织娘退下:"你身子不好,回房歇着吧。"语气冷淡,与从前判若两人。
夜深客散,织娘端来醒酒汤,却被宋子玉一把打翻:"以后这种场合,你不必出来了,免得丢人现眼!"
织娘愣在原地,泪水无声滑落。她默默收拾碎片,退了出去。
此后,宋子玉对织娘日渐冷淡,动辄呵斥。他开始频繁参加同僚聚会,每每看到那些年轻貌美的官夫人,心中便涌起一股无名火。
"李大人新纳的小妾才十六岁,娇艳如花..."
"王尚书的千金知书达理,琴棋书画样样精通..."
"听说刘侍郎有意将侄女许配给大人..."
同僚们的闲谈如同毒蛇,一点点啃噬着宋子玉的心。他开始夜不归宿,对织娘呼来喝去,甚至动手打骂。
一日,织娘为他整理衣冠时不小心扯断了一根丝线。宋子玉勃然大怒,一巴掌将她打倒在地:"你这老妇,连这点小事都做不好!"
织娘嘴角渗血,却仍强撑着站起来,轻声道:"夫君息怒,奴家这就去补好。"
当晚,宋子玉醉酒归来,见织娘仍在灯下为他缝补官服,心中忽生一丝愧疚。但转念想到同僚们的嘲笑,那点愧疚又烟消云散。
"我要休了你!"他借着酒劲吼道,"你这样的老妇,如何配得上朝廷命官?"
织娘手中的针线跌落,泪水夺眶而出:"夫君...奴家这些年..."
"住口!"宋子玉打断她,"这些年若不是你拖累,我早该飞黄腾达!明日你就收拾东西,滚出宋府!"
织娘不再言语,只是深深看了他一眼,那眼神中有悲伤,有失望,还有宋子玉看不懂的复杂情绪。
次日清晨,宋子玉醒来时,织娘已经离去,只留下一匹织好的锦缎,上面绣着一首未完的诗:"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宋子玉心中莫名一痛,但很快被即将迎娶新妻的喜悦冲淡。三个月后,他迎娶了刘侍郎的侄女刘氏。新夫人年方二八,貌美如花,宋子玉得意非常。
然而好景不长。刘氏性情暴戾,动辄打骂下人。一次,一个丫鬟失手打碎了她心爱的花瓶,竟被她命人砍去一根手指。宋子玉看得心惊胆战,却不敢出声阻拦。
更可怕的是,刘氏对他也日渐苛刻。稍有不如意,便摔杯砸碗,恶语相向。宋子玉这才明白,自己抛弃了怎样一颗真心,换来了怎样一场噩梦。
一个雨夜,宋子玉被同僚灌得烂醉,独自踉跄回家。行至半路,他摔倒在泥泞中,无力爬起。恍惚间,他仿佛看到织娘向他走来,就像多年前那个月夜一样。
"织娘...我错了..."他伸手想抓住那幻影,却扑了个空。忽然,他感到身下一凉,低头一看,竟是一条毒蛇正欲咬他!
千钧一发之际,一只大蜘蛛从天而降,落在毒蛇头上。毒蛇受惊,迅速游走。宋子玉惊魂未定,再看那蜘蛛,竟有巴掌大小,通体漆黑,眼睛却闪着奇异的光芒。
"织娘?"宋子玉喃喃道。蜘蛛停顿片刻,迅速爬走了,只留下一根银丝在月光下闪烁。
宋子玉恍然大悟——原来织娘是蜘蛛所化!难怪她织的布那般精美,难怪她夜夜不眠...而她多年来默默付出,不图回报,自己却因她容颜衰老而背弃誓言...
悔恨如潮水般涌来,宋子玉伏地痛哭。然而为时已晚,织娘再也不会回来了。
此后,宋子玉郁郁寡欢,官场失意。刘氏见他失了权势,卷了家财与人私奔。短短数年间,宋子玉从春风得意的朝廷命官,沦为人人耻笑的落魄书生。
一个寒冷的冬夜,病重的宋子玉躺在破旧的床上,恍惚间看到织娘站在床前,仍是初见时的模样,美丽动人。
"织娘...原谅我..."他艰难地伸出手。
织娘轻轻摇头,眼中含泪:"夫君,奴家本是西山蜘蛛,修炼百年得成人形。那夜闻君读书声清朗,心生爱慕...可惜凡尘情爱,终究敌不过人心易变..."
"我错了...我真的知错了..."宋子玉泪流满面。
"太迟了,夫君。"织娘叹息,"奴家修为已散,再难化形。今日特来送君最后一程..."
说罢,她的身影渐渐淡去。宋子玉拼尽全力想抓住她,却只抓到一缕蛛丝,在指尖化为尘埃。
次日,仆人发现宋子玉已经气绝,脸上犹带泪痕。而在他枕边,静静躺着一只已经死去的黑蜘蛛,在晨光中闪烁着奇异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