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花才子的一首佳篇,不拘一格,充满禅意
发布时间:2025-08-09 07:21 浏览量:1
夏日里的街道上热气腾腾,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挡住了空气流通,令人感到酷热难耐。如果整天躲在空调房间,虽然可以减少出汗,但是又会感到极其憋闷和烦躁。
古人虽然没有现代化的降温设施,不过深山幽林却显得非常凉爽。远处的山峦笼罩在淡淡云雾里,暑气被树荫滤成清凉。一位才子在林间漫步,心情就像被溪水漫过的卵石。下面一起读诗:
夏日曾元鲁方伯邀同修若二上人黄弈客阁集
明代 陈子壮
夏阁兀平林,清谈白昼深。
晴山当一面,风翠恰盈襟。
鹤过时留影,蝉移不辍吟。
看君有真赏,弈旨与禅心。
陈子壮,广东南海人,明末抗清志士、岭南诗派领袖,24岁中探花,官至礼部侍郎。明亡后任南明东阁大学士、兼兵部尚书,总督四省军务,率军抗清,兵败被俘后遭锯刑殉国。
陈子壮的诗歌融合心学与禅意,骨力苍劲,寄托深远,清人评其雄直。他重振南园诗社,与陈邦彦、张家玉并称岭南三忠,以气节与文才彰显文人风骨,其精神成为后世典范。
开篇表达出聚会地点的清幽,“夏阁兀平林,清谈白昼深。”炎炎夏日里,楼阁静立在平原树林间;清雅的闲谈中,白日悄然深沉。一个“兀”字,用得极妙,既写出楼阁在平林中的孤高独立,又暗合诗人内心的坚守。
楼阁的意象常被视为精神超越的象征,王阳明曾言心外无物,此处的夏阁正是这样一处隔绝尘嚣之地,可以让白日在清谈中悄然流逝。一个“深”字,点明交谈时间之久,更暗示出思想交流的深邃。
颔联进一步描绘了一幅清新明丽的山间晴景,传递出自然与身心相融的惬意之感。“晴山当一面,风翠恰盈襟。” 阳光明媚、天色澄澈,眼前连绵的山峦在视野中铺开,显得格外开阔与清晰。山风中吹拂草木,翠色沾满衣襟,令人感到身心交融。
晴朗的山峦成为阁外的天然屏障,将尘世喧嚣隔绝在外;风中摇曳的翠色仿佛有了生命,主动扑入衣襟。这种拟人化笔法不落俗套,也委婉地道出了诗人愉悦和陶醉的心情。
颈联描写动物状态,“鹤过时留影,蝉移不辍吟。” 仙鹤掠水而过,翅尖轻触涟漪,倒影在碧波中,稍纵即逝;蝉虫挪换枝桠,鸣声穿过叶隙,长吟不辍。一动一静间,藏着自然的灵动与执着。
鹤影倏忽即逝,蝉鸣持续不断,形成动静对比。前者象征生命中不可挽留的瞬间,后者则隐喻不断的精神追求。蝉鸣不再是夏日的聒噪,鹤影也超越了单纯的视觉印象。
结尾耐人寻味,“看君有真赏,弈旨与禅心。” 观察您的言行举止,可以判断出您的鉴赏眼光非常独到,并能从棋谱的精髓中,体悟到深刻的禅意。
棋盘落子如参禅,每一步皆是取舍与顿悟。执棋时心无旁骛,观棋如观己心,急乱缓明。胜负之外,见得失之轻,悟进退之智。落子无悔,恰如人生无返,专注当下,也似禅定修心。
探花才子的一首佳篇,不拘一格,充满禅意。暮色四溢,诗人注视着棋坪上的落子,又看着禅坐的剪影,他没有说破输赢,也未追问来去,尘心自落,光阴悠长,才子似乎融化在整个山林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