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这句话流传几千年!姜太公是咋成功的?
发布时间:2025-03-27 01:48 浏览量:1
周武王与姜子牙探讨用兵之道,姜子牙说:“……得贤将者,兵强国昌;不得贤将者,兵弱国亡。”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得到了有贤才的将帅的君王就会兵力强大,国家昌盛;得不到有贤才的将帅的君王就会兵力弱小,国家衰亡。
怀才不遇的姜子牙,直到晚年、头发都白了的时候才遇到西伯侯姬昌,后来他先后辅佐周文王姬昌、周武王姬发父子,推翻了殷商,开创西周王朝。
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这句话流传了三千多年,家喻户晓,但是具体经过是什么样的呢?姜太公是如何在白发年纪被周文王发现的,又是如何出山的?
姜尚(公元前1128-公元前1015),本名吕尚,姜,字子牙,商末周初人。一名望,尊称太公望,世人也称他为“姜太公”。
吕尚是伯夷的后代。伯夷是炎帝的后裔,因为曾经帮助大禹治水立过功,就被封在吕,因此他的子孙跟随了他的姓。
可是到了姜子牙出世的时候,当时家境已经败落了下来。为了维持生计,姜子牙年轻的时做过屠夫,也开过酒店卖酒。虽然生活贫穷,但是姜子牙人穷志不短,他一直勤奋刻苦地学习军事谋略,研究天文地理、治国安邦的思想,期望自己能有一天为国家效力。
但是事情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如意,他一直怀才不遇,直到六十岁的时候才遇到周文王虽然已经满头白发,但是他还是用自己毕生所学辅佐周文王兴周灭商,成就功业。
姜太公创建了齐国,他不但辅佐周文王兴周,还协助武王克殷,是周朝的开国元勋之一。
他是当时有名的韬略家、军事家和政治家。
他的著作《六韬》更是集军事、政治、思想于一体,而且其中还表达了爱民、顺民、举贤的思想;他制定的九府圜法,是利国利民的财政经济政策和金融管理制度,对后来的齐国乃至历代王朝都有着深刻的影响。在历代典籍中享有崇高的地位。
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殷商末年,商纣王残暴无道,荒淫无度,残害忠良。朝廷更是小人当道,朝政十分腐败,民不聊生。
而反观西部的周国,西伯侯姬昌在他管辖的地区开始实行仁政,国内经济发展良好,百姓安居乐业,国力也渐渐强盛起来。所以天下百姓都倾心于周,四边的诸侯都开始依附周国。
而此时一直志不得伸的姜尚在听说姬昌为了治国兴邦,广招天下的贤能之士的时候,毅然选择离开商朝,独身一人来到了渭水之滨的西周领地,就住在了磻溪,每天只是一个人钓鱼,静观世态时局变化,等待着机会出来一展抱负。
妻于牙钓鱼和一般人不一样,一般的人钓鱼都是用的弯钩,利用弯钩上的鱼饵来吸引水中的鱼吃,从而钓到鱼。可是姜子牙不但使用的是直钩,而且还没有在上面放鱼饵,同时还离水面有三尺多高。他一边用他的方式钓鱼,一边自言自语说:“不想活的鱼儿啊,如果你们愿意的话,就自己上钩来吧!”
有一天,有-个砍架的人看到了姜子牙奇特的钓鱼方式,就劝解道:“老先生,如果像你这样钓鱼的话,就算是钓个100年也不会钓到一条鱼的啊!”
可是姜子牙却举了举钓竿,说:“我这样做不是单纯地为了钓到鱼,而是为了钓到王和侯的位置!”
果然不久之后,姜子牙这种奇特的钓鱼方法传到了姬昌那里。
姬昌得知后,派了一名士兵去请姜子牙来见他。
可是姜子牙不理会这个士兵,只顾着自己钓鱼,还自言自语地说道:“钓啊,钓啊,鱼儿不来上钩,虾儿反而来胡闹!”
士兵回去后之后将他的原话报给了姬昌,姬昌知道士兵请不动他,于是又派了一名官员前去请他来。
可是姜子牙还是不理睬,自言自语道:“钓啊,钓啊,大鱼不来上钩,小鱼别来胡闹!”
这个时候姬昌才真正地意识到,这个钓鱼的老者肯定是一位难得的贤能之士,必须亲自请他才对。
于是,姬昌吃了三天的素食,然后洗了澡,换了干净的衣服,带着厚礼去到磻溪聘请姜子牙。
两人见面之后谈得十分投机,姬昌见姜尚这么博学多才,就开始向他请教一些治国兴邦的良策,姜子牙毫不犹豫地提出了“三常”的说法,就是想要治国兴邦,必须以贤能的人为本,重视发掘和使用人才。
姬昌听了之后非常高兴,说道:“我的先君太公曾经预言‘当有圣人来到周国之后,周才可以兴盛’。想必您一定就是那位圣人吧?我可是盼望先生很久了啊!”
姜子牙看到姬昌也是诚心诚意地来聘请自己,便答应为他效力。
然后姬昌亲自把姜子牙扶上车辇,回宫之后拜为太师,称“太公望”。
自此之后姜子牙就一直辅佐姬昌,兴邦立国,还帮助姬昌的儿子周武王姬发,最终灭掉商朝,建立周朝。
后来,姜子牙被武王封于齐地,建立齐国,也就是春秋时期的齐国,姜子牙最终实现了自己建功立业的愿望。
太公钓鱼成功的经验
姜子牙一直心怀建功立业的伟大抱负,奈何时运不济,直至他60岁高龄,还郁郁不能得志。
但是他一直没有放弃自己建功立业的理想,时时关注时局,等待着施展抱负的那一天。因为他深深地认识到,要想国家发展、国富民强,君主必须得到贤能之士的辅佐,而他自己就是当世的大贤。
避世垂钓的他终于等来了属于他的机会,钓到了属于他的时代。
姜子牙用自己的才能辅助周文王和周武王,建立了不朽的功勋。而他自己更是在中国的历史上占据了绝高的地位,成为享誉盛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谋略家。
微言微语话历史,带给我们的启示和思考
无论是何时何代,只有贤者才是真正引领时代的先驱者,他们心怀壮志,有着经天纬地之才,以改造世界为已任。
正所谓“得贤将者,兵强国昌,不得贤将者,兵弱国亡”。
一个国家要想谋求发展,就必须有贤者的辅助;要想保持立足之地而不会灭亡,也必须要有贤者的辅助。
今天的社会也是如此,国家有了贤者就会国富民强,企业有了贤者就会蓬勃向上。所以我们必须积累知识,争取成为一个贤者,无论现在怎样也不能轻言放弃。
姜子牙沉寂了那么多年才能一展宏图,成就一番功业,所以我们也必须懂得韬光养晦要相信,是金子总有发光的一天。
看了这篇文章,您是否有了拼搏奋进的动力?
此文参考资料来源于《微言微语话历史》,该书主要是以微博的全新形式,向读者们介绍历史。上自帝王将相,下于才子佳人,以典型的形象,向人们展示古人的风姿,在书中,可以领略千古帝王的雄心壮志,可以看到将相臣子的赫赫功劳,也可以了解贤者隐士们的悠然自得,还有才子佳人的爱恨情愁。这本书将历史融入到购现代人的生活,以古喻今,喜欢的朋友,可以点击下方的链接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