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同耀北大,自有它的成功秘籍——我眼中的新化县资江高级中学

发布时间:2025-07-24 16:30  浏览量:1

(肖凯文) 生命力洋溢的盛夏时节,新化县资江高级中学2025年有3位学子被北京大学成功录取的消息犹如一股春风,吹过湖南新化县的大街小巷、田间地头,成为150万新化人最具吸引力的谈资。尤其是今年有子弟要上高中的学生家长,纷纷前来资江高级中学了解学校办学情况。是啊,作为一所县域民办高中,同届学子有3人同时考上北大,自有她的成功秘籍与过人之处。单凭这数据,就足以让人涌上“这所学校真不错”的念头;如果知道该校是一所民办学校,那涌上来的更是钦佩的情愫;如果到她的深处走一走,瞧一瞧,问一问,那大多会不知不觉地爱上这所气魄恢宏、办学特色分明的崭新的高级中学。

2024年,新化县资江高级中学接受娄底市高中办学实地督导评估,笔者作为湖南省教育督导评估专家,被邀请去做点指导,这本来也是笔者应尽的义务。因此,笔者“走进”了资江高级中学,在一段不长的时间内,踏遍了学校的各个角落、阅读了学校全部的管理资料、出入过不同的课堂、访谈过师生代表、调查过家长代表等。给笔者的整体感觉是:资江高级中学专注于高中教育,立志办一所积极影响学生一生的学校。后来,督导评估专家组通过现场考察,给予了更高的评价。笔者斗胆说一声,这大概是“英雄所见略同”吧!

当然,评价是不是好的学校,是不是好的教育,光看有一些高分学生还远远不够,即使整体文化成绩好也还不足,更重要的是要通过教育,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与坚定的信念。从家长统计的数据看,今年高考,资江高级中学本科上线达1032人;一些放弃高考的学生,经过学校精心的单招指导,考上了比较理想的学校。而资江高级中学最大的成功之处,是在学校创设之初,就响亮地提出并积极践行“五育融通·全面育人”的办学理念。为让办学理念落地,董事长彭晓辉主持了省级重点课题“县域高中五育融通策略与行动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特别是笔者认为该校落实老祖宗“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等永不过时的教育思想与主张,堪称教育典范。在这一教育理念的实施下,莘莘学子在这里得到了充分发展,人格健全,身心健康,具有高尚的审美情趣等。这才是真教育、大教育。

根据政策规定,高级中学必须慎谈高考成绩。笔者认为,为高等教育输送人才是高中学校重要的培养任务之一,不是不可以谈,而是不能把适应高考作为唯一的培养任务。普通高中的培养任务是“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为学生适应社会生活、高等教育和职业发展作准备,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资江高级中学把培养任务融入到了办学理念之中,并一以贯之予以落实落地。

青春的资江高级中学出现这么好的发展势头,肯定是有原因的。

俗话说,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诚然,资江高级中学拥有把握学校发展大局的“领头雁”。

董事长彭晓辉,一辈子从事教育工作,本来已是县教科所教研员,但为了实现“穷尽一生办一所心中的理想学校”的教育梦想,毅然辞去公职,前后投入近3个亿,在逶迤的青峰山下,建设了一所全新的充满新时代气息的静美的资江高级中学。如果不是教育情怀、社会担当、大气魄、大手笔的支撑,梅山大地上怎能有资江高级中学伟岸的身躯!

如今,通过短短几年时间的发展,无论什么时候、站在什么地方看资江高级中学,满眼都是美。阳光普照的晴日,校园每个角落都能洒下太阳光的光辉,伟岸的身躯极像刚健的男子汉,充满力量;而雨中的她又如正在沐浴的青春少女,楚楚动人。校园内的立人文化广场、立德走廊、开放式阅览室会让人流连忘返。看到课堂里渴望知识的睿智眼神、校园里面带微笑的青春脸庞、运动场上的矫健身影、食堂里就餐的井然有序,你会悄然觉得“立德树人”应是这番模样吧?

彭董有一副慈善心肠,在学校经费特别紧张的时候,都不忘社会责任。近年来,学校提供场地,资助50万元,助力“同心惠民·爱农无疆”2023新化县首届直播大赛圆满举办;捐赠曹家镇教育基金会60万元等。彭董爱生如子。笔者受邀参加过一次该校组织的“学校改革与发展论坛”,她讲话语重心长,讲到管理细节时,要求做到学生起床后、就寝前都能够喝上一杯温开水,让每一个学生听上去觉得特别贴心。

校长毕政之,娄底一中原常务副校长、正高级教师、湖南省名校长,有着一长串的学术头衔,当年与其他三位并称“新化四大才子”。他受邀出任校长,想发挥余热一点不假,但更想挑战一下自己:公办学校的校长能当好,民办学校的校长也能当好吗?毕校长甘当老黄牛,工作勤勤恳恳,以校为家,不断总结与创新学校管理,用“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评价他一点不为过。

教学副校长肖松华,本是省级示范性高中化学名师,有“最牛班主任”之美誉,辞掉公职来到资江高级中学,坚持以教学领导教学,始终站在教学最前沿,一直担任班主任与化学教学。

有这样一群“领头雁”坐镇,学校办不好才怪呢!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资江高级中学领导层深知师资的重要性,倾心倾情建设教师队伍,积极营造“兼容并包,学术自由”的人文环境与学术氛围,充分尊重教师的劳动,激励教师创新,吸引了省内外相当一批名师、专家加盟,形成了强大的师资阵营。一次笔者访谈怀化籍的张老师,聊到学校师资,张老师发自肺腑说道:“我本来不优秀,但来到资江高级中学这个大家庭,我不得不变优秀。”

也许有人认为这些名师、专家是奔着高薪而来。笔者认为,高薪只是其中一个因素,更重要的奔着学校光明的发展前景而来、奔着在这里能收获成就感而来!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了人类需求的五个层次: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这应证了笔者的推测。资江高级中学如果没有足够的实力与底气,怎么能吸引国家督学、数学博士后、清华大学教授、有“中国基础教育第一人”美誉的王殿军校长领衔的国家重点项目课题组,把“实践基地校”的牌子挂在这里呢?

办学需要定力,需要用心用情用力,需要静下心来,不能瞎折腾,不能投机取巧,不能抱侥幸心理;必须能抗拒干扰,脚踏实地打基础,仰望星空谋发展,只要办学目标是正确的,就要坚定不移地一步一个脚印去实现。笔者认为,资江高级中学在这些方面也是做得很成功的。

资江高级中学在发展的进程中,也许会存在一些不足,但我相信,随着办学的进一步深入,这些不足会得到改进。而整个社会更应该从关爱的角度出发,真心实意去关心和支持一所民办高中的发展。民办学校基本没有政府投入,照样把人才培养出来,应该被认可被尊重;只要这所学校在依法依规运行,我们就不要吝啬我们的鼓励和欣赏。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资江高级中学的出现,在解决县域公办普高学位不足、满足学生对优质普高教育的需求、提升县域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水平、优化县城河东与河西普通高中布局、人才培养、解决就业岗位、增加国家税收等诸多方面作出了不可否认的贡献。笔者期待资江高级中学的明天更加美好!

作者简介:

肖凯文,正高级教师,湖南省特约省督学,湖南省教育督导评估专家,湖南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课题评审咨询专家,湖南城市学院教育硕士行业导师,湖南城市学院教师教育学院实践指导教师;湖南写作学会理事,湖南省作家协会会员,首届“新世纪”杯全国中学生作文大赛评委。第四届与第五届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第三届与第四届全国语文教师“四项全能”大赛“四项全能”称号、新化县首届“名师杯”中学语文素质教育“三优联评”竞赛一等奖获得者。曾获全国小公民思想道德建设实践创新先进个人,湖南省学生资助工作先进个人、示范性普通高中网络督导评估优秀专家,娄底市十佳少先队辅导员、先进教育工作者等20多项市级以上荣誉;记三等功7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