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有才无德的3位能人,才华令人望尘莫及,但人品一塌糊涂
发布时间:2025-08-02 04:43 浏览量:1
有才有德,难能可贵;有德无才,仍为好人;有才无德,那就很难善始善终了。中国历史上,有才无德的人,还真不在少数。
中国历史上有三位著名的能人,他们很有才华,每一个人的名字,学过历史的人恐怕都觉得如雷贯耳。但他们的人品德行,就让人不敢恭维了。
这三个有才无德之人分别是谁?他们各自有着怎样的人生故事?
上下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发展史当中,涌现过许多才德兼备的历史名人,比如孔孟二圣等等。他们的光辉,始终照耀着中国历史。
但是,才德兼备之人,仔细想想,其实只占少数。在历史上,还有许多有才无德的人,他们的故事令人唏嘘。
这第一位著名的有才无德之人,就是四大发明之一的造纸术的发明者,蔡伦。
蔡侯纸可以说是大名鼎鼎,无人不知。
蔡伦入朝为官之后,经常需要处理各种文书工作。但是大量的竹简等写作材料,搬来搬去非常费事儿,而且重量不轻,对他来说是个不小的负担。
那时候,他在想,要是世界上有一种轻薄便携的书写载体出现,那就好了。正好在河边散步时,他从劳动人民打捞废物的工作中得到了灵感,找到了一些看似无用、但韧性极强的材料,这才成就了后来的蔡侯纸。
身为汉朝人,升官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蔡伦作为一个外姓男人,竟然能够成为龙亭侯,这足以见得,他是个满腹才华的男人。
一个普通人能够青云直上,真是祖坟烧高香了。可惜对于自己取得的成就,蔡伦不懂得珍惜,或者说,他实在有点贪心。
汉和帝看重他,他的地位水涨船高,身为皇帝亲信,蔡伦没少做玩弄权术的事情,这也让他在朝廷当中积累了不少政敌。
另外,他在20多岁的时候做过的一件事情,为他人生的悲剧命运埋下了伏笔。
当时为了讨好皇室,蔡伦帮着窦太后当打手,害死了后宫的宋贵人。而这个宋贵人有一个亲孙子,那就是后来的汉安帝。
汉安帝继位,当然要清算过去的旧账。蔡伦知道,当年的人命官司肯定过不去,所以为了不连累子孙后代,他只能被迫选择服毒自尽。
如果说蔡伦的故事是自作自受中夹杂着一些心酸无奈,那么接下来这个人,就是更加典型的有才无德了。
现在在咱们中国,很多两三岁的小孩子都会背一首诗,《悯农》。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悯农》所传达的主旨思想,被无数中国人当成勤俭节约的标杆,教育自己的下一代。
在浪费粮食之前,首先得想到,农民伯伯为了把这些粮食种出来,留下了多少汗水,付出了多少辛苦。想到这些,浪费粮食的羞耻心就会油然而生。
诚然,节约教育是一种很好的教育,但鲜少有人知道,能够写出《悯农》这样经典古诗的作者李绅,其实是个不折不扣的大恶人。
李绅出身贫苦家庭,少年时代的经历,造就了他对底层民众一定的同理心,所以在刚刚改变命运的时候,他的确能够洞察底层老百姓的苦难,也能够写出这样真情实感的诗词。
但他是非常容易忘本的,人在经历了命运转折之后,生活环境逐渐发生改变,身边来来往往的都是上流社会的达官贵人,于是他的心态也在不知不觉间扭曲。
大概是因为天生自卑,所以他总喜欢践踏别人,以此来弥补自己的自卑心理。和他打过交道的许多人,对他的人品都不敢苟同。
一些野史书籍当中记载了李绅奢靡浪费的故事情节,比如说他喜欢吃鸡舌,每一顿都要杀300只鸡,只吃舌头,其他部位全部丢掉。
这样的情节和他写下古诗的真情实感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因而具有很强的讽刺感,所以许多人应该都听说过这件事情。
不过野史记载没有真实的历史依据,是真是假,仍然停留在传闻层面上。真正的正史记载,李绅是个酷吏,待人接物十分刻薄,把很多人的命运推进过深渊。
总而言之,他也许是个才子,但他并不是个好人。
最后还有一位有才无德之人,那就是一生都善于投机取巧的宋之问。
从唐高宗李治统治的时代开始,一直到唐明皇李隆基时代,宋之问亲眼见证了唐朝许多年的发展。能够在不同的皇帝手底下担任要职,一直维护地位的稳定,足以见得他不是个简单的人。
宋之问的确很有才华,不管是写文章还是料理政治大事,又或者是一线实干,他都有过人的成绩。然而这些成绩在他看来却不足以成为自己傍身的资本,要想往上爬,他必须攀附权贵。
他饱读诗书,却只知道享乐,谁的地位更高,他就跟谁抱团,紧紧抱住谁的大腿。 偏偏唐朝的政治局面又风云变幻,今天的皇帝和明天的皇帝,可能从前就是死对头。
宋之问一开始依附于武则天和太平公主,他的许多所作所为,都严重损害了当时还是小孩儿的李隆基的利益。 后来李隆基登基,准备清算之前的种种恩怨过往,宋之问肯定难逃制裁。
因为过去和李隆基的仇人关系密切来往频繁,宋之问受到重点监控,后来被投入大牢,死于非命。如果他能妥帖地施展自己的才华,那么他这一生的命运走向或许不该如此。
这三个人只是中国历史上很多有才无德之人中的典型,他们的才华可能会让人仰视,但他们的品行却让他们在历史上留下了骂名。
功过无法相抵,他们的故事也生动诠释了,人就是一个复杂的矛盾体。
德行才是一个人行走于人世间最基本的底线,和这些人相比,那些德才兼备的前辈们,老祖先们,他们的故事,才更值得被后世所传颂。
参考资料:
1.文史丨蔡伦并非造纸术的发明者?且看“纸圣”的仕宦生涯——上游新闻
2.写出《悯农》的李绅为何会成了奢靡之人,被刘禹锡用“司空见惯”来讽刺?——京报网
3.北斗文星|那些诗词那些人:宋之问——北斗融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