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名句背后的血泪史:刘希夷与宋之问之间的“恩怨情仇”

发布时间:2025-07-12 13:12  浏览量:1

“匹夫无罪,怀璧其罪”

在历史的长河中,有许许多多的文人墨客,因为其卓越才华而流芳百世、名垂千古。但也有一些人,因为其卓越的才华,从而招来不幸,甚至失去了生命。

而唐代的“诗人”刘希夷,便是这样一位,因为写的一首诗太过出彩,而导致自己失去生命的才子。

这首诗,我想大家也并不陌生,名为《代悲白头翁》原文如下:

朗诵视频如下:

这首诗,是刘希夷的代表作之一,诗中他以白头翁为喻,抒发了对人生易老、世事无常的感慨。其中,“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这一句,更是成为了千古传诵的名句,以其深刻的哲理和优美的意境,打动了无数读者的心。

然而也正是因为这一句,为刘希夷招来了杀身之祸。

据传,当时另一位诗人宋之问,对刘希夷的才华极为嫉妒。当他看到《代悲白头翁》这首诗时,更是被其中那句“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所震撼,心生歹念,想要将这首诗据为己有。

在多次请求刘希夷将此诗相赠无果后,宋之问,不惜采用卑劣的手段,将刘希夷骗至家中,遂派亲信用土袋将刘希夷活活压死。

此时的刘希夷不满30岁。

而这个宋之问,也并非无名之辈。他是唐朝时期著名的诗人,还是史料记载,唐诗“七言律诗”跟“五言律诗”的奠基人之一。

他的那首《渡汉江》以简洁语言传达游子归乡的复杂心理,成为了千古名句。原文如下:

但他也是史料记载,“有才无德”“品行不端”的诗人。正史里,贬斥其品行,肯定其诗才。

如《旧唐书·宋之问传》载:“之问弱冠知名,尤善五言诗,当时无能出其右者。”但同时批评他“媚附权贵,谄事张易之”“污行垢迹,炳于史册”。《新唐书》更直言其“外饰忠鲠,内怀谄佞”,将其列入《奸臣传》。

关于刘希夷的死亡,正史记载极为简略,而民间流传的“宋之问夺诗杀人”之说,到底是不是真实的已无存考证。

不过,对于刘希夷这样一位,能够写出“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诗句的,才子诗人的悲惨遭遇,真是着实可惜。

不然,说不定他还能够,写几篇流传千古的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