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马、维京以及蒙古,俄国究竟继承了谁的衣钵?维京文明是其内核

发布时间:2025-08-01 20:41  浏览量:1

俄罗斯的标志是双头鹰,对于这个标志,不同人有不同的理解。大部分人认为,这是东罗马帝国留给俄国的遗产,毕竟双头鹰就是东罗马的标志。

当然了,也有人认为,俄国是一个地跨欧亚大陆的超级大国,不仅要在西方开疆拓土,在东方也要砥砺前行。两个方向都要照顾到,自然体现出了双头鹰的精神。

还有一种说法,则直指文化层面。他们认为,俄国是一个文化杂糅的国家,不仅继承了罗马文明、维京文明,而且还夹杂着蒙古人带来的东方文明,是一个东西文明交汇的国家。

每一种说法都有各自的道理,那么在历经1100多年历史后,俄国究竟更偏向于哪种文明呢?换句话说,哪种文明更让俄国人刻骨铭心呢?

这或许是俄罗斯人最感到骄傲的事情,因为他们自诩罗马继承者,也就是第三罗马。15世纪开始,蒙古金帐汗国走向衰败,这个时候沙俄的前身莫斯科公国,开始向东罗马文明靠拢。

那时候东正教已经在东欧地区广泛传播,这是一股和伊教抗争的强大力量。罗斯人自诩纯种欧洲人,自然不屑信奉来自中东地区的信仰,他们更愿意跟随东罗马的脚步。所以罗斯诸国是普遍信仰东正教的。

不过那时候东罗马已经日薄西山,相对而言,莫斯科公国却在不断崛起。1453年,东罗马的首都君士坦丁堡,被奥斯曼土耳其攻破,东罗马宣告覆灭。

这个在欧洲延续了1000多年,对欧洲文明有着根本性影响的帝国,就此消失在了尘埃之中。但是,有人接过了这杆大旗。

莫斯科大公伊凡三世,迎娶了东罗马帝国最后一位皇帝君士坦丁十一世的侄女索菲娅。这场联姻标志着东正教开始成为莫斯科公国、沙俄以及后来俄罗斯的国教。

在索菲娅及其儿子瓦西里三世的影响下,整个莫斯科公国,都开始奉罗马为正统。他们沿袭罗马文化,制度以及信仰,甚至将双头鹰当成了莫斯科公国的标志。

这完全可以理解,因为在罗马时代,罗马就是欧洲文明的象征。就好比是汉朝的时候,大汉就是东亚文明的代表一样。不是说没有其他文明,只是论体量,论影响力,罗马文明在欧洲绝对是扛把子的水平。

反观日耳曼人、凯尔特人以及斯拉夫人,则被罗马人称之为三大蛮族。蛮族是用来干嘛的?自然是用来刷战绩的。俄国人的祖先,就是斯拉夫人中的一部分。

公元395年,罗马帝国一分为二,公元476年西罗马被日耳曼人所灭。此后日耳曼各国纷纷抢夺罗马继承者的头衔。

东欧这边也一样,东罗马覆灭以后,东斯拉夫人也自诩罗马继承者。其实这都是对高阶文明的一种向往。

这种行为其实和东方文明很类似。汉朝覆灭以后,出现了很多混乱时期,无论是五胡乱华还是五代十国,其实都是为了继承汉文明的正统地位。

南北朝时期的北魏,在孝文帝时期搞汉化改革,前秦时期的苻坚,也在努力搞汉化。两宋时期的金、辽以及西夏,无一不曾汉化。哪怕是大一统的元朝,前期也曾努力搞过汉化,只是后来失败了。清朝那就更不用说了,是一个典型的汉化王朝。这和日耳曼人、凯尔特人以及斯拉夫人,传承罗马文明,进行罗马化改革,是一个道理。

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中,数典忘祖绝对是一件耻辱性的事情。不过如果祖先出身不好,又或者说,祖先曾经干过一些缺德的事情,那很多人是难以启齿的。

比如说清朝的时候,有个官员叫秦大士,他的老师便是和纪晓岚齐名的大才子袁枚。当然了秦大士也很了不起,是乾隆年间的状元。他就曾经写过一副对联:人从宋后羞名桧,我到坟前愧姓秦。言下之意就是因为秦桧这个人,使得后世姓秦的人都感到羞愧。

再比如说,以前搞批斗的时候,但凡祖上有地主或者富农的,基本就被断定为出身不好。这些人往往也会痛恨自己的祖上。哪怕是现在,但凡直系亲属有蹲过号子的人,也会影响到个人考公、参军。

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毕竟涉及到了自己的核心利益,哪怕是老祖宗也不能轻饶。

俄国人的祖先是什么人?目前统一说是东斯拉夫人,其实他们的祖先中,有那么一支,是从北欧过来的维京人,又称瓦良格人。当年从乌克兰拉回来的航母,其实就是以瓦良格为名称的。

维京人最出名的就是海盗,没错,这帮人就是靠打家劫舍过日子的。公元9世纪的时候,一帮维京人来到了东欧大草原,他们在这里打家劫舍,征服了当地的罗斯人,从而建立了基辅罗斯王国。

这是罗斯文明的开端,是维京人赋予了这个开端。但是现在俄国人很少提及这些事情,因为这并不光彩。正如英法也对其殖民历史,以及到东方劫掠的历史讳莫如深一样。

维京人来了以后,不仅与当地罗斯人结合,而且还建立了基辅罗斯王国,为13世纪莫斯科公国的建立,奠定了基础。而且莫斯科公国的君主,都是维京人的后裔。连君主都是维京人的后裔,可想而知俄国人中有多少维京血统的后代了。

倒不是说维京人的后裔有什么不好,只是需要说明的一点是,是维京人首次赋予了俄国文明。在此之前,东欧草原一盘散沙,到处都是野蛮的部落。

13世纪,蒙古人在成吉思汗的带领下,走向强大。他们通过3次西征,征服了欧亚大陆上绝大多数地盘。

第一次西征是成吉思汗亲自带队,主要是西夏和金国一时半会儿打不下来,所以蒙古人打算去西边抢一波物资和人口,再回来收拾西夏和金国。结果就这么灭了西辽,打垮了中亚的花剌子模国。第二次西征,又称长子西征,是各宗王家族的长子带队西征,主帅是成吉思汗的孙子拔都,他是术赤的儿子。这次蒙古人主要征服了中亚和东欧,当时俄国人的祖先们,绝大多数都成了蒙古人的手下败将。第三次西征,则是成吉思汗的另一个孙子旭烈兀,他是托雷的儿子。这次西征主要征服了中东地区的两河文明,也就是伊拉克、叙利亚等地。一直到了埃及,才被当地的马穆鲁克军团拦住了去路,因此没能踏上非洲大陆。

那时候欧亚文明基本可以代表人类的主体文明,所以毫不夸张地说,蒙古人征服了当时地球上三分之二的文明。只有西欧和中欧等地,没有遭到蒙古人的入侵。毕竟战线太长了,就算自带主角光环,也难敌劳师远征。

感觉蒙古人打到东欧的时候,就已经有点心有余而力不足了,因为他们对东欧的统治,基本采取的是羁縻统治。啥意思呢?就是说,你们宣布臣服于我,给我交税就行了,蒙古人不干涉当地的统治。

这种柔和的策略,给了莫斯科公国喘息之机。他们利用这个机会,极力地讨好蒙古金帐汗国,从而获得了在当地收税的权力。

蒙古人的统治,无论西东,都比较粗犷。对于收税这种技术活,他们更是懒得搞,所以他们打下一片地区以后,基本采取的都是包税制度。也就是说,朝廷给每个地方定一个税收额度,只要到时间你把这些税足额交上来就行,至于你在地方上收多少,那朝廷管不着。

这不就给了莫斯科公国崛起的机会了吗?他们利用收税的机会,大肆敛财,成为了罗斯诸国中最富有的一个,这才在15世纪逐步统一了罗斯国家,为建立沙俄奠定了基础。

后世的沙俄,对领土的热爱,其实就是从蒙古人这儿传承来的。毕竟被蒙古人统治了200多年,继承了蒙古人开疆拓土的精神。

提到双头鹰,第一感觉要么东罗马,要蒙古。很少有人提及维京人,提及基辅罗斯。其实个人觉得,基辅罗斯才是俄国真正的内核,无论是东罗马还是蒙古,其实都是后来附加在基辅罗斯基础之上的。

这就好比,一个人的原生家庭,对这个人的影响,几乎是伴随一生的。幸福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人则用一生来治愈童年。

长大以后,这个人或许会接受不同的教育,经历不同的工作。但这个人的本色,是来源于他的原生家庭,这是很难改变的。

俄国高举东罗马大旗,沿袭蒙古开疆拓土的精神,似乎将维京文明抛之脑后。可事实上,维京文明的劫掠、贸易以及殖民这三重属性,也牢牢印刻在了俄文化的基因当中。当然了,聪明人会将其称之为战斗民族的本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