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半个文坛都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为啥却嫁大20岁的二婚老头
发布时间:2025-05-19 20:17 浏览量:1
图片源于网络
民国文艺圈,才子佳人数不胜数,但是有一位女子,不仅是拥有美貌和才华,还因为出彩的表演艺术,让大才子徐志摩、闻一多,梁实秋等为她争风吃醋。
徐志摩曾在《爱眉小札》中提到:“好一位小姐,差些一个大学都被她闹散了。梁秋实也有不少丑态,想起来还算咱们露脸,至少不曾闹什么话柄……”
可见,俞珊这颗“南国明珠”何其耀眼,惹得半个文坛的才子们都洋相百出。
然而,这位开局就是王炸的女子,最终却选择嫁给了比她大20岁、还二婚的赵太侔。
这其中又有那些曲折呢?
图片源于网络
01南国明珠1908年,俞珊出生在浙江的名门望族。
祖父俞明震是进士也是鲁迅的师长,祖母是曾国藩的孙女。
这样的家世背景,让俞珊生来便不平凡。
和其他世家小姐一样,她从小就按照家族要求接受良好的教育。
后来她进入南开女中学习,在那里接触到了话剧,还多次参与话剧的排练和演出。
对话剧颇感兴趣的她,还开始学习英语,了解了更多的西方戏剧。为她后来能出演话剧奠定了基础。
然而,父母对俞珊参与演戏非常反感,认为这些都是“戏子”做的事,作为世家小姐,她不应这样抛头露面,有损家族颜面。
但是,俞珊每次都是表面答应,私下还是会偷偷参与表演,不过她会乔装一番不让家里发现。
1929年,俞珊得到了田汉的青睐,邀请她加入南国社。
此后,她多次与田汉合作,当田汉决定排演话剧《莎乐美》时,他想到的主角人选便是俞珊。
果不其然,俞珊一上台,年仅21岁的她就斩获了无数青年才俊的心,她在剧中的表演不仅富有激情,也将“疯批”而又大胆的张狂形象表现的相当到位。
据说,当时本来原定只有不到一百观众的剧场,一下子涌进了400多人,场面一度失控。
此剧也因此被称为中国话剧的不朽经典。
次年,她再度出演了田汉改编的《卡门》,现场坐满了前来观看演出的观众。
至此,俞珊的演艺事业直接冲向了顶峰。
精湛的演技,强大的台词能力和俏丽的容貌,一时间让他们成为众多才子们争相邀约的对象。
不仅是文坛的青年才俊,还有不少商界人士也想拿下佳人。
图片源于网络
02事业停摆但是,随着俞珊话剧上的成功,她偷偷演话剧的事业最终被父亲知晓。
一怒之下,父亲对她表示,要是再出去演戏,就和她断绝父女关系。
其实,按照我们今天的想法,只要是自己热爱的,家里人不支持,便自行独立就好。
然而,世家出身的俞珊很清楚,她不能不顾舆论和家族的颜面。毕竟作为女子,在当时的地位并没有想象的那么高,她还是需要依靠家族或者未来的夫家生活的。
尽管当时有很多女性选择新思潮,背离家族,但那毕竟是少数,受世家教育影响多年的俞珊最终没有跨过这道坎,她选择了家族。
她选择回到家中,不再出来演戏。
可是这样艰难的抉择,也让她身心疲惫,导致她大病一场。
得知她生病,一直牵挂她的梁实秋便写信邀请她到青岛大学图书馆任职。
收到信件的俞珊和父亲商量之后,决定前往,一来那时能在大学任职也是比较体面的工作,再则,有工作消磨时间,也好比在家中无所事事的好。
不过,她怎么也没有想到,正是这次青岛之行,改变了她后半生的命运。
本以为到了青岛能过几天消停的日子,谁知道,在哪里,除了梁实秋这位故友,闻一多也对这位女神青睐有加,更让人没有想到的是,当时已经过了不惑之年且结婚多年的赵太侔不惜离婚也要对其展开追求。
正是这样的多人追求,争风吃醋的局面,让后来徐志摩调侃他们丑态百出。
不过,谁也没有想到,这番情感大战却因为俞珊的弟弟俞启威的到来而画上句号。
那一年,俞启威因为姐姐在青岛大学,便也考进了这里的物理系学习。
可是,俞珊并不知道,其实弟弟此番到青岛来,并不是只是学习这么简单,那时的他早已加入了党组织,已经励志要为救国出力。
也正是弟弟的这个举动,成为俞珊选择比自己大20岁的赵太侔结婚的主要原因。
据刘光鼎在《我和我的父母及兄弟姐妹》一文中提及,1933年4月,俞启威被捕后判处死刑,俞珊四下打听,所求无门。后来赵太侔就对俞珊说:“只要你嫁给我,我就将你弟弟救出来。”
于是,两人达成一致,在同年12月份举办了婚礼。
图片源于网络
尽管,和赵太侔的婚姻带着交易。
但是,性格沉闷的赵太侔在婚后给予俞珊的情感还是相当充足的。
加上赵太侔当时被任命为国立山东大学校长,在身份和地位上,他给予了俞珊和家族重要的资源。
更重要的是,赵太侔在关键的时刻救出了俞启威,这让俞家对于这个年纪虽然大些,但是社会地位匹配的女婿还是颇为满意的。
图片源于网络
有了校长太太的身份,也成为俞珊在人生转折的一个重要节点。
她不仅获得了家族的认可,还可以继续光明正大的演戏,不被束缚。
在婚后的一段时间内,据在青岛大学的学生回忆,俞珊要在家里办化妆舞会,赵太侔前一秒还皱眉吐糟:"不成体统。",当晚还是穿着莎士比亚戏服扮演"哈姆雷特"。陪着妻子满场乱转。
而赵太侔虽不喜外露情感,但是他此前也是学习戏剧专业,因此,在演戏上他和俞珊还是拥有共同的交流话题的。
只不过,这段感情最终还是以离婚收场。
然而,在1945年,他们却结束了这段婚姻。
直到1968年,在大风暴的席卷下,60岁的俞珊被迫害至死,赵太侔也选择了投海自尽。
俞珊的人生故事,让我们看到,即便是在舞台上光芒四射的她在时代的束缚下,也渐渐失去了色彩,她的人生选择也是 那个时代的缩影,作为一个世家小姐,她有才华却无力反抗家族,为了家人的生命,她妥协婚姻,牺牲自我,既无奈也可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