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头婚出轨“洋海王”,二婚三婚被绿,最后与小迷妹患难与共45年

发布时间:2025-07-16 00:16  浏览量:1

“我遗弃了别人,也被别人遗弃!”晚年的萧乾用一句话概括了自己前半生的情感轨迹。

这位蒙古族遗腹子,一出生便是人间悲剧的开场——父亲早逝,13岁又成孤儿,靠织地毯、送羊奶在教会学堂挣扎求生。缺爱的童年造就了他矛盾的性格:敏感忧郁却又任性肆意,这种特质在他日后四段婚姻中反复撕扯,直到遇见那个改变他余生的清华才女。

1910年冬,萧乾生于北京东直门城墙根的贫民区。父亲是守城门的蒙古族旗兵,在他出生前病逝;八岁时母亲病故,他攥着母亲临终塞的七块大洋成了孤儿。

寄居三叔家的岁月里,饥饿与孤独对他来说是常态,年纪轻轻的他清晨四点摸黑去羊奶厂刷瓶子,放学后蹲在胡同口卖樱桃,地毯坊当学徒。

三婶的儿歌可以说是他的启蒙教育。这位裹小脚的妇人成为他最早的启蒙者:夏夜槐树下讲《小五义》,冬日在炕头教唱《丁郎寻父》,传统叙事韵律深深影响了她。

十一岁时被送进崇实洋学堂半工半读,信仰与生存的撕扯就此开始:白天背诵《圣经》换取免费教育,夜里在教会地毯坊织工到深夜。

1926年寒冬,十六岁的萧乾因组织活动被捕。狱中七天,他记住的不是鞭打而是看守哼唱的京戏《捉放曹》。保释出狱后被校方开除,他揣着四块银元化名“萧若萍”逃往汕头,在角石中学当国文教员谋生。

在汕头角石中学教书时,第一次尝到爱情的滋味。学生“雯”姑娘与他情投意合,却在跟他回北京前夕突然反悔。多年后他才知道真相:当地恶霸威胁若她敢走,就“打断萧乾的腿”。为保护恋人,她含泪斩情丝。1935年,25岁的萧乾将这段往事写成《梦之谷》,字字泣血。

而现实中,他转身遇见同样孤苦的王树藏——一个出生丧母、被父亲丢给奶奶抚养的姑娘。两个孤独灵魂在1936年结合,他叫她“小树叶”,满以为从此有了家。

当王树藏赴日留学,萧乾调往香港《大公报》。在维多利亚港的晚风里,瑞士教授干女儿卢雪妮轻易俘获了他的心。她肌肤吹弹可破,法语流利,钢琴声如流水,眼波流转间尽是风情。萧乾忘了自己是有妇之夫,火速写信要和王树藏离婚。朋友们的怒骂如潮水涌来:杨振声、沈从文痛斥他不义,巴金妻子萧珊更骂他“见一个爱一个,爱一个扔一个”。

他不知自己只是卢雪妮鱼塘里的一条鱼。西南联大教授金克木的箱子里珍藏着她的情书,连躲空袭都紧抱不放;她老家的表哥已守护她十年。当萧乾远赴英伦当战地记者,卢雪妮转身嫁作瑞士人妇,留他在伦敦街头捧着凋谢的玫瑰。

1945年8月,日本无条件投降,萧乾兴奋地爬上屋顶,将备好的中国国旗挂到了最高处。牛津毕业生格温手捧鲜花走进萧乾办公室。中英混血的她热烈示爱,两人1946年回上海成婚。平静日子没过多久,格温闹着回英国。矛盾在生育时爆发——接生的王医生见格温貌美,谎称生产危险需特殊护理。待萧乾返校授课,两人竟在他租的房里暗通款曲。更荒诞的是,王医生老伴拒绝离婚,格温最终孤身返英,留给萧乾一个儿子和满城嘲弄。

情伤未愈的萧乾又撞上梅韬。这位于1947年出现的第三任妻子曾做子宫手术无法生育,萧乾暗喜“会对儿子好”;梅韬看他与乔冠华、夏衍交往,满心盼当官太太。幻梦在解放后破灭:梅韬见他仕途无望,冷漠如霜。他采访途中写万字情书哀求,她瞥都不瞥。曾经才子佳人,终成陌路怨偶。

1953年,刚调来人民文学出版社的萧乾,在楼下与同事们做工间操,他太胖了,即使用尽了力气,做操弯腰时仍然碰不到地面。这滑稽的画面引起一个女人的关注。

北海泛舟,43岁的萧乾偷拍下划船姑娘的背影——两条大辫子垂在蓝布衫上。26岁的文洁若回头瞬间,他枯井般的心漾起涟漪。

彼时萧乾离过三次婚,头顶微秃,大腹便便;她却是清华毕业的外交官千金。出版社全体哗然,更有人酸溜溜劝她:“这人肚子挺得弯不下腰,你图什么?”

阻力山呼海啸般涌来。母亲厉声警告:“你外公说过,嫁要饭的也别找二婚的!”

倔强的文洁若非他不嫁。1954年五一节,他蹬着1946年从英国运回的自行车,接她搬进小屋。严文井送来一盆月季,便是全部婚礼。

两人的温馨生活仅三年。1957年反右风暴中,萧乾被扣“洋奴”帽,夫妇双双下放劳改。1966年浩劫再临,文洁若因海外关系遭批斗,被押到母亲门前时,老人已悬梁自尽。造反派逼她骂“死了活该!”她咬碎牙往肚里咽。

萧乾在牛棚绝望欲自尽,文洁若攥住他的手:“再苦都不准自杀!白天斗12小时,夜里还有窝棚能喘气。”她被人揪发抽皮带,伤湿止痛膏都舍不得贴。看着妻子伤痕,萧乾在回忆录里写:“她成了我的避难所,让我知道斗完还能回家缓缓。”

1979年平反时,两人鬓已星霜。萧乾提笔翻译《尤利西斯》,文洁若将日文版逐句比对。书出版那日,他摩挲着封面说:“等了四十年,终于有个家了。”他曾送她玛瑙别针,象牙爱神旁刻着“雪子”——她的日文名。“感谢世界给我生了个雪子。”而他的小名“乐子”,终于在漂泊半生后实至名归。

1999年萧乾89岁离世,72岁的文洁若拒绝子女接她去美国的提议。书桌上《尤利西斯》译稿旁,她添上新稿纸。如今98岁的她仍在翻译,笔尖沙沙声如岁月回响。当年北海泛舟的姑娘不会想到,那个大她17岁的离异男人,最终与她共同穿越45年风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