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侠故事:侠女复仇
发布时间:2025-07-29 18:37 浏览量:1
大唐元和年间,江南西道洪州地界,有一户姓谢的富商,家主谢全,为人正直,经商有道,在浔阳江上经营船运生意已有二十余载。谢全膝下有一女,名唤小娥,生得眉目如画,聪慧过人。谢全视若掌上明珠,自幼请了先生教她读书识字,小娥天资聪颖,不仅精通诗书,还跟着父亲学了些拳脚功夫。
这一年春,小娥年方十六,嫁给了同乡才子段居贞。段家也是商贾之家,与谢家门当户对。段居贞生得仪表堂堂,为人温文尔雅,与小娥情投意合,婚后二人恩爱非常。
这日清晨,谢全决定亲自押送一批贵重货物前往江州,段居贞新婚不久,也主动请缨随岳父同行。小娥本欲同往,却被父亲和丈夫劝阻。
"此去江州路途遥远,江上风浪不定,你一个女儿家还是在家中等候为好。"谢全抚着女儿的肩膀说道。
段居贞也温言相劝:"娘子且安心在家,我与岳父大人最多十日便回,到时给你带江州的胭脂水粉。"
小娥虽心中不舍,但也知道父亲和丈夫是为她着想,只得点头应允。临行前,她亲手为二人系上亲手绣的平安符,目送载满货物的船只缓缓驶离码头,直到帆影消失在浔阳江的尽头。
谁知这一别,竟是永诀。
十日期满,谢全和段居贞并未如期归来。小娥日日站在江边眺望,心中越发不安。直到第十五日,一艘残破的商船漂回洪州,船上血迹斑斑,却无一个活口。经辨认,正是谢家商船。
噩耗传来,小娥如遭雷击,当场昏厥。醒来后,她发疯似的跑到江边,只见官府的人正在打捞尸体。最终,谢全和段居贞的尸身被找到,二人身上刀伤累累,显是遭遇了强盗劫杀。
"据仵作查验,谢老爷和段公子都是被乱刀砍死,船上财物被洗劫一空。"县衙的捕头向小娥说明情况,"近来江上水匪猖獗,这已是本月第三起劫案了。"
小娥跪在父亲和丈夫的尸身前,泪水早已流干,只剩下满腔的仇恨在胸中燃烧。她咬破嘴唇,鲜血顺着下巴滴落:"爹,夫君,小娥发誓,定要找出凶手,为你们报仇雪恨!"
葬礼过后,小娥变卖家产,悬赏缉拿凶手,然而数月过去,毫无线索。她日渐消瘦,形容枯槁,亲友都劝她节哀顺变,重新开始生活,但她心中复仇的火焰从未熄灭。
一日深夜,小娥在梦中见到了父亲。谢全浑身是血,面目悲戚,手中举着一块木牌,上面写着"车中猴,门东草"六个大字。小娥正要询问,父亲却消失不见。接着丈夫段居贞出现,同样满身伤痕,手持另一块木牌,上书"禾中走,一日夫"。
小娥猛然惊醒,窗外雷声大作,暴雨倾盆。她点亮油灯,将梦中见到的十二个字仔细记在纸上,反复琢磨却不得其解。天刚蒙蒙亮,她便冒雨前往城外的净居寺,求见方丈解惑。
净居寺的慧明方丈是位得道高僧,听闻小娥所述,沉吟良久后道:"此乃谜语,老衲虽通佛理,却不擅此道。不过老衲听闻江州观察使李公佐大人博学多才,尤其擅长解字谜,谢施主不妨前往求教。"
小娥谢过方丈,回到家中收拾行装,次日便启程前往江州。一路上,她反复思索那十二个字的意思,却始终参不透其中玄机。
江州观察使李公佐是个四十出头的中年男子,面容清癯,双目炯炯有神。听闻谢小娥的遭遇和她带来的谜语,李公佐深表同情,答应尽力相助。
"车中猴..."李公佐在书房中来回踱步,忽然停下脚步,"车字中间是个'申'字,猴属申,所以'车中猴'指的是'申'字!"
小娥眼睛一亮:"那'门东草'呢?"
"'门'字加'东'是'阑'字,草即草字头,合起来就是'兰'字!"李公佐越说越兴奋,"所以'车中猴,门东草'合起来就是'申兰'这个名字!"
小娥心跳加速,手指紧紧攥住衣角:"那第二句'禾中走,一日夫'呢?"
李公佐继续分析:"'禾中走','走'即'之','禾'字中间加'之'是'舂'字,去掉下面的'臼'就是'春'字。'一日夫','一'、'日'、'夫'合起来正是'春'字!所以这两句指的都是'申春'!"
"申兰、申春..."小娥喃喃重复这两个名字,眼中燃起仇恨的火焰,"多谢大人指点迷津,小女子这就去寻找这两个恶贼!"
李公佐劝道:"谢姑娘,此事凶险,那两个强盗既能杀害你父亲和丈夫,必是心狠手辣之人。不如将线索报官,由官府缉拿归案。"
小娥坚定地摇头:"血海深仇,不共戴天!小娥若不亲手为父为夫报仇,誓不为人!"
李公佐见她意志坚决,知道难以劝阻,便道:"既如此,姑娘务必小心。我这里有份江州附近可疑人物的名单,或许对你有帮助。"
小娥谢过李公佐,回到客栈便开始筹划复仇之计。她知道,一个弱女子要对付两个凶残的强盗谈何容易?经过深思熟虑,她决定女扮男装,化名"谢保",以仆役身份混入仇人家中,伺机而动。
次日,小娥剪短头发,换上男装,用炭灰将白皙的脸庞抹黑,又在鞋中垫高,使自己看起来像个少年男子。她对镜自照,确信无人能认出她是女子后,便开始了寻仇之路。
小娥沿着浔阳江一路打听,走访沿岸的码头、酒馆,询问是否有叫申兰、申春的人。起初毫无收获,直到三个月后,在浔阳城郊的一家小酒馆里,她听到两个醉汉的对话。
"听说申老大最近又发了一笔横财,在城东买了大宅子..."
"嘘,小声点!申兰那厮可不是好惹的,听说手上沾了不少血..."
小娥心头一震,强自镇定,上前为二人斟酒:"两位大哥,小弟初来乍到,想找份活计。听说申老爷家需要人手?"
醉汉打量着小娥:"你小子体格单薄,申老大可不要无用之人。"
小娥连忙道:"小弟虽瘦弱,但手脚勤快,识字算账都不在话下。"
另一个醉汉咧嘴一笑:"倒是个伶俐的。申宅在城东槐树巷,门口有两尊石狮子的便是。不过..."他压低声音,"申家兄弟脾气古怪,你可得小心伺候。"
小娥谢过二人,心中既激动又紧张。当夜,她在客栈辗转难眠,脑海中不断想象明日见到仇人的场景。天刚亮,她便起身前往槐树巷。
申宅果然气派,朱漆大门,石狮威武。小娥深吸一口气,上前叩门。一个满脸横肉的家丁打开门,不耐烦地问:"何事?"
"小的谢保,听闻府上需要人手,特来应聘。"小娥学着男子声音回答。
家丁上下打量她一番:"等着。"说完关上门进去通报。
不多时,家丁回来带小娥进入宅院。穿过几进院落,来到正厅。厅中坐着两个男子,一个约莫四十岁,浓眉大眼,满脸凶相;另一个三十出头,面容阴鸷,左脸颊有一道刀疤。
"这就是申兰、申春!"小娥心中狂跳,强忍恨意,低头行礼。
年长的男子——申兰冷冷开口:"听说你会识字算账?"
"回老爷的话,小的略通文墨,能写会算。"小娥恭敬回答。
申兰对弟弟申春道:"近来账目混乱,正缺个识字的。"又转向小娥,"月钱五百文,包吃住,愿意就留下。"
小娥连忙道:"多谢老爷收留,小的定当尽心尽力。"
就这样,小娥以"谢保"的身份混入了仇人家中。她被安排住在家丁房,负责整理账目和跑腿打杂。申家表面上做药材生意,实则暗地里从事不法勾当。小娥细心观察,发现常有形迹可疑的人深夜来访,带着沉甸甸的包裹离去。
一个月后,小娥逐渐摸清了申家的底细。一天夜里,她趁申兰醉酒,偷偷潜入书房寻找证据。在一本账册的夹层中,她发现了父亲随身佩戴的玉佩和丈夫的印章——这正是确认申氏兄弟就是杀害她亲人的铁证!
小娥紧握玉佩,泪水模糊了视线。她轻轻将物品放回原处,心中已有了复仇的计划...
谢小娥在申家潜伏数月,表面上勤勤恳恳,暗地里却摸清了申兰、申春的日常行踪。她发现,每月十五,申家兄弟都会在宅中设宴,款待一群江湖人士,酒过三巡后,他们便会清点赃物,分赃论赏。
这一日,又逢十五。
夜色深沉,申家大宅灯火通明。谢小娥假意伺候酒水,实则暗中观察。待众人酩酊大醉,申兰、申春也醉眼朦胧,踉踉跄跄地回到各自房中。
小娥知道,时机已到。
她悄悄潜入厨房,取出一把锋利的菜刀,又备好绳索,直奔申兰的卧房。推门而入,申兰正瘫在床上,鼾声如雷。
"申兰!"小娥低喝一声,眼中怒火燃烧。
申兰迷迷糊糊睁开眼,还未反应过来,小娥已一刀劈下!申兰惨叫一声,挣扎着要起身,却被小娥死死按住,连砍数刀,直至他气绝身亡。
鲜血溅在小娥脸上,她顾不得擦拭,转身直奔申春的房间。
申春酒量稍好,听到动静,正摇摇晃晃地起身,见"谢保"持刀闯入,大惊失色:"你……你是谁?"
"血债血偿!"小娥撕下伪装,露出女子真容,"我是谢全之女,段居贞之妻!今日取你狗命!"
申春骇然,慌忙拔剑,可他醉意未消,动作迟缓。小娥身手敏捷,一刀刺入他的胸膛,申春瞪大眼睛,倒地而亡。
大仇得报,小娥浑身颤抖,泪水与血水混在一起。但她知道,事情还未结束——申家的同党仍在,若不斩草除根,后患无穷。
小娥连夜赶往官府,击鼓鸣冤。县令听闻此案,大惊失色,立即派兵包围申宅,果然搜出大量赃物,并擒获数名同伙。
经审问,申兰、申春正是浔阳江上多起劫杀案的元凶,官府早已悬赏缉拿,却因二人狡猾,始终未能捕获。
县令敬佩小娥的胆识,又见她为父为夫报仇,合乎孝义,便上奏朝廷,请求宽恕她的杀人罪责。朝廷批复:"谢小娥为报父仇,手刃凶徒,其志可嘉,其行可悯,免其罪责,并赐银百两,以彰孝烈。"
消息传开,百姓无不称颂谢小娥的侠义之举。浔阳江上的商旅听闻此事,纷纷感念她的功德,称她为"侠女谢娥"。
大仇已报,小娥无心再留红尘。她将朝廷赏赐的银两捐给寺庙,为亡父亡夫超度,而后削发为尼,隐居山林,青灯古佛,了却余生。
然而,她的故事却在民间广为流传。人们都说,浔阳江畔曾有一位奇女子,智勇双全,为报血仇,女扮男装,深入虎穴,最终手刃仇敌,替天行道。
多年后,有游侠途经浔阳,听闻谢小娥的传说,感慨万千,提笔写下:
侠女谢娥,智勇无双。血仇得报,青史留芳。"
从此,谢小娥的故事代代相传,成为民间最动人的侠义传奇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