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不允许吃饭砸锅行为,善于走钢丝的“公知”梁文道还能走多远?

发布时间:2025-07-26 18:41  浏览量:1

香港文化人梁文道的播客节目《八分半》,因信口开河、胡说八道带节奏,毫无根据地针砭时弊、触碰不该碰的议题被最大音频平台下架,多个社媒账号也遭清空。

也许,有人还不知道梁文道是谁,我们先介绍介绍这个人吧。

54岁的梁文道,1970年12月26日生于香港,为香港著名媒体人、作家、文化评论家,祖籍广东顺德,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哲学系。他因童年辗转于台湾与香港的特殊经历,形成对两岸社会差异的敏锐洞察,其作品常以哲学思辨解构社会议题。

作为媒体人,他早年主持《开卷八分钟》《一千零一夜》等节目,以“夜间街头读书”的独特形式普及经典,被誉为“文化教父”。作为作家,其出版有《常识》《我执》等著作,文字兼具批判力度与人文关怀,探讨自我认知与社会伦理。作为社会活动家,他曾任牛棚书院院长、绿色和平董事,参与公共事务与环保倡议。总之,他游走于两岸三地,以“无用的阅读”对抗功利主义,主张“在已知之外保留超越自我的机会”,其思想启蒙与跨界实践持续影响华人文化圈。

梁文道早年曾是凤凰卫视读书节目《开卷八分钟》主持人,也是在大陆有高知名度的清谈节目《锵锵三人行》常驻嘉宾。在当时,他时常针对时事温和地发出不同的声音,是民众最熟知的香港公共知识分子之一,不少人亲切称他“道长”,比现在的馆长热度有过之而无不及。

这两档节目陆续停播后,梁文道延续此前风格,从2018年起主持网络音频节目《八分》,除了讨论文艺作品,也关心社会热点事件,很快成为小众播客圈层中的“顶流”主播。去年4月,梁文道告别《八分》,推出299元人民币的付费播客《八分半》,有不少忠实听众买单,仅播客平台“小宇宙”上便有超过3万4900人付费收听。

物极必反,好景不长。这不,不少听众本周发现,《八分半》突然被最大音频平台“喜马拉雅”下架全部节目,小红书、B站等平台账号近期也被清空所有内容,仅剩用户体量较小的小宇宙还能正常收听。制作方星期三(7月23日)也在小宇宙上发公告,称“节目内容调整,休假两周左右”。

这让一些听众担心,《锵锵三人行》2017年的戛然而止,会在《八分半》身上重演。曾是凤凰卫视王牌节目的《锵锵三人行》当年毫无征兆停播,一度成为社媒禁止搜索的敏感词,引发大量揣测,被关原因至今不明。

由于《八分半》近期话题涉及多个引爆舆论的公共事件,节目的种种异象也同样众说纷纭。有人认为,最近节目中谈到某女大学生被指“有损国格”遭开除事件,下架可能与此有关。也有人猜测,梁文道对7月初浙江脱轨火车乘客砸窗透气事件的评论,属于过火言论。

梁文道则在节目中说,《八分半》在一些平台“看不到了”,可能跟介绍已故香港作家蔡某的节目有关。在7月2日上线的这期播客中,梁文道借蔡某谈起香港社会变化,不分青红皂白地多次提及已停刊的亲民主派媒体《苹果日报》《壹周刊》,也毫无是非观念地以英文名“Jimmy”代称某人,对他感恩戴德。这种人,就连三岁小孩也会鄙视,何况我们的公众社会呢?!

他还说,被人称为“香港四大才子”之一的金庸,以前写的报纸社论很锐利。“有些拿出来放到今天的香港,那是能坐牢的言论。”这期以《人们为什么如此怀念蔡某?》为题的播客里,梁文道感慨香港,断言大家就会怀念过去那个过火的时代。

这番“过火”的言论,其实只不过是他的错觉而已。这话被广传后,梁文道在上周四(18日)更新的最新一期节目中说,不要在当下做有太大影响的事,“影响大了就不妙了”,考虑是否继续更新这档节目。就在不久前,还常有听众向梁文道留言吐槽,指他现在的节目有种“和稀泥”和“隔靴搔痒”的感觉。

梁文道对此两度笑问,“要是大胆点……能混得下去吗?”

即便如梁文道般在舆论场熟练走钢丝多年,面对隔靴搔痒也变得”不妙”的时代,似乎也难以避免踩过那条飘忽不定的红线。其实,我要说,像这种口是心非的人,早早让他安静下来会更好些。否则,会误导很多人,影响一大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