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首古诗,茉莉栀子香满夏,竹影婆娑觅清欢

发布时间:2025-07-25 23:50  浏览量:1

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人们很容易忽略身边细小的美好。

或许,读一首古诗,闻一闻花香,就会重新发现生活的美好诗意。

【1】

竹林避暑

宋·戴炳

自抱桃笙过竹林,浓阴一片直千金。

清眠尽晚无人唤,时有风鸣石上琴。

竹林给人们的印象,往往是宁静幽深,而且还会有清爽的微风,应该是古人在盛夏避暑的天然空调房。

炎炎夏日,诗人抱着凉席,独自走进竹林中。“桃笙”,是一种用桃枝竹编的竹席。一人一席,透着一种闲适,一种风雅。

竹林深处有一片浓密的树荫,清凉的气息,让人感觉比千金还要珍贵。

这里清幽静谧,没有公务缠身,没有俗客来打扰,可以身心放松睡到自然醒。

时不时地有清风吹来,发出的声音,好像是有人在石头上弹琴。

浓荫如墨,清凉无价。盛夏酷暑,不妨步入竹林,享受清凉,聆听风声,与怀抱桃笙的诗人,进行一场穿越时空的纳凉对话。

【2】

茉莉

宋·王镃

炎州分得冰花脑,来伴湘波六月凉。

醉折一枝簪鬓睡,晓来印却枕痕香。

茉莉花,芬芳美丽,又香又白,深受人们的喜爱。炎热的夏天,也是茉莉花盛开的时节,诗人用一株茉莉花,寄托自己的满怀诗情。

茉莉是从炎热的南方传来的,种植到湘江边,人们在酷暑中,感受到阵阵清凉。

诗人醉酒后,将茉莉花插在鬓边,安然入睡,第二天早上醒来,枕上的香气还没有消散。

茉莉花小巧精致,芳香馥郁,插在鬓发边,不仅可以消暑解乏,而且衬托得面容更加精致。

王镃笔下的这枝茉莉花,穿越八百年时光,依然在某个夏日的午后,为读者带来一抹清凉与芬芳。

【3】

和令狐相公咏栀子花

唐·刘禹锡

蜀国花已尽,越桃今已开。

色疑琼树倚,香似玉京来。

且赏同心处,那忧别叶催。

佳人如拟咏,何必待寒梅。

盛夏不只有荷花、茉莉花,还有栀子花的诗意。

蜀地的繁花如今都已经凋零殆尽,然而越地的栀子花正在盛放。“越桃”是栀子花的别名。

栀子花洁白纯净,像是用白玉雕琢成的玉树,它花香浓郁,不是人间的凡物能比的,大概是从天上的仙宫飘落人间。

栀子花的花期只有几天的时间,难免令人感伤。诗人劝慰友人,趁着栀子花开,抓紧时间一起欣赏吧,不必因为它终将凋零而忧虑。

如果才子佳人想要吟咏鲜花,夏天的栀子花同样值得歌咏,为什么非要等到寒冬腊月梅花盛开的时候?

美,从来不需要迎合时令。栀子花的花期不过短短数日,但它的香气却留在记忆中,芬芳了千年。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