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圣陆羽和两个女人的故事

发布时间:2025-07-25 17:50  浏览量:1

大家都知道,陆羽(733年—约804年),名疾,字鸿渐,又字季疵,唐代复州竟陵人。唐代茶学家、茶文化奠基人。他一生嗜茶,精于茶道,工于诗词,因为著述了震铄古今的第一部茶学专著《茶经》而闻名于世。

唐上元初年(760年),陆羽隐居苕溪(今浙江湖州),撰《茶经》三卷,对茶的性状、品质、产地、种植、采制、烹饮、器具等皆有论述,并首次提出了“精行俭德”的茶道精神,使饮茶从物质层面升华到精神层面,该书为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著。陆羽生性诙谐,与女商人高五娘、女诗人李季兰、诗僧皎然交厚,晚年隐终卒葬竟陵(一说葬于湖州杼山)。

陆羽一生嗜茶,精于茶道,以著《茶经》而闻名于世,对世界茶业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被誉为“茶仙”,尊为“茶圣”,祀为“茶神”。陆羽的事迹在《新唐书》《文苑英华》《唐才子传》《全唐文》等文献中有所记载,其著作颇丰,不过大部分作品已散佚,唯有《茶经》三卷完整存世。他亦工于诗,但传世者不多。《全唐文》存文五篇,《全唐诗》存诗二首。

今天,小编就和大家聊陆羽和两个女人之间的故事。

一、女茶商高五娘

高五娘是高句丽人,唐高宗总章元年(公元668年),高句丽灭亡,高氏家族迁到都城洛阳,居住在丰财坊。高五娘的父亲,名叫高俌,唐玄宗开元初年,担任左羽林司戈,是下级军官。高五娘十六岁嫁入柳家,丈夫病死后,她接过清化旅社的算盘。后来,她凭借敏锐的商业头脑,发现了金矿商机,在开元二十五年带着本金前往伊阳淘金。短短一年,她就收获了三千两黄金,成为仙人沟矿场的负责人。

第二任丈夫李暹病逝时,高五娘不过二十五岁,却已坐拥伊阳最大的金矿。李隆基的叔父李齐物当时任竟陵的的郡守,他给高五娘写信,让她到竟陵来做茶叶生意。当时,陆羽正抱着 “茶者,南方之嘉木也” 的执念四处考察茶叶,高五娘的商队带来了急需的资金,而陆羽的专业知识则帮助她的茶叶迅速打开局面。两人在靖陵茶山上搭建了 “采制研销” 体系,从改良种植到发明蒸青工艺,从设计茶罐包装到打通草原商路,通力合作。高五娘的 “五娘茶” 出现在长安西市时,受到了包括胡商在内的广泛赞誉。

天宝四年,高五娘曾被诬告入狱,但东都留守李憕翻开账本,看到她捐资修建山路、疏浚河道以及持续十年的贫民施粥记录等善举。后来,唐玄宗的诰命诏书送到,高五娘戴着凤冠接受百官拜贺,以一品诰命夫人的身份,在史书上刻下了属于女性的商业神话。

二、女诗人李季兰

李季兰(又名李冶,她与薛涛、鱼玄机、刘采春并称“唐代四大女诗人”)十一岁被父母送到玉真观出家为女道士,她依然神情潇洒,专心翰墨,生性浪漫,爱作雅谑,加及她又善弹琴和书画,尤工格律。当时超然物外的知名作家陆羽和释皎然(俗家姓谢,是谢灵运十世孙)均同她意甚相得,著名诗人刘长卿也与她有密切联系。

陆羽在一次和诗僧皎然外出的时候,恰好救了因失恋正欲轻生的李季兰,并疯狂的爱上了她。李季兰是唐朝赫赫有名的三大女诗人之一,她有一首名为《相思怨》诗广为流传:“人道海水深,不抵相思半。海水尚有涯,相思渺无畔。”但李季兰却爱上了长相俊朗的皎然。但皎然一心向佛,就写了一首诗婉拒:“天女来相试,将花欲染衣。禅心竟不起,还捧旧花归。”

李季兰被晈然拒绝后,生了一场大病,整整三个月。这期间,陆羽一直守着李季兰,悉心照顾。后来,李季兰才发现这个其貌不扬的陆羽,有着一颗多么纯洁善良的心灵,且才华横溢,不在当世任何诗人之下。病愈后,李季兰写了一首诗给陆羽:“遥忆江南景物佳,湖清水秀竟风华。何当共品山泉水,细雾升腾慢着茶?”

但就在这时,唐代宗李豫听闻李季兰才色双绝,便下了一道圣旨招其入宫。李季兰走后,陆羽大病一场,痊愈之后,他慨然长叹:“罢了罢了,既然天不遂我愿,我也不再苦苦强求了,这辈子,我就以茶为妻了。”从那以后,陆羽心如止水,专心扑在茶学研究上,孑然一身,孤独终老。

再后来,李季兰还遇到了当时最大的动乱“安史之乱”,此时的李季兰和众多文人一样,身无长物,又无力逃亡,只好留在长安。悲哀的是,她的盛名,竟让她无法在乱世中隐居自保,叛将朱泚要她写诗,好给脸上贴金。也许,是出于叛将的逼迫;也许,是出于对朝廷的极度失望,总之李季兰写了。在费尽气力平叛之后,德宗皇帝终于回到了长安,他大肆诛杀叛将余党。而李季兰的行为,等同叛国。盛怒之下的德宗,将李季兰召入宫中,大声斥责道:“你既然是个诗人,怎就不知道严巨川的诗?‘手持礼器空垂泪,心忆明君不敢言’。你就做不到吗?”李季兰无言以对,被“扑杀”,也就是乱棍打死之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