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放小对联欣赏,这就叫雅俗共赏!
发布时间:2025-07-24 22:12 浏览量:1
今天给大家带来方放老师创作的10副楹联佳作欣赏,堪称文书一体,雅俗共赏之典范。
古人文房楹联,体现了古人对自然、天文或雅物的热爱,亦可窥探出古人古雅的生活方式与哲学思考。虽然我们不能复制古人的生活,但是我们可以体会他们的态度与意境,寻找到属于自己处于当代社会的宁静与和谐,岂不乐哉。
❶
此联来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诗,正好是对仗工整的楹联佳句,意蕴悠远,得雅风习习之感。“漫研竹露题唐句”描述作者身居竹林中,采集竹叶上露水研磨墨汁,撰写唐诗。下一句“细嚼梅花读汉书”则描述了作者在冬日里一边欣赏孤寒梅花,一边读《汉书》。
对联描绘了一个和谐而宁静的治学场景,体现了作者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和对知识的追求,传达了一种淡泊名利、注重精神修养的生活态度,诠释了读书与生命的共修。
❸
这是来自明代大画家、书法家徐渭的名句,他的文辞简洁明快、直白自然而通俗易懂,这句展现他天真烂漫不失怪诞的一面,也是徐渭艺术创作的写照。他尊重自然,追求真实与朴素,充满了野性和生机。
如诗句所述,徐渭认为,书画家应追求真实自然的表达,不宜刻意雕琢和修饰,所以他的作品充满了生活气息和人情味,深受后人喜爱。
❹
这是宋代刘克庄佳句,其中“众壑归沧海”是指各种学问、知识汇聚在一起,就像众水汇入大海,这是强调读书要注重厚积的过程。而“下笔微云起泰山”则是指写作是读书的薄发,即微小的思考也能引发重大启示。
词句是用来勉励自己,也鼓励了我们注重广泛阅读与汲取知识和智慧,厚积而薄发。
❺
这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一句诗,前一句描绘环境,"清潭"象征着清净无瑕,"竹如意"则寓意安详如意,"宴坐一枝松养和"是说在这样宁静的环境中,人们可以安心地坐下来,享受生活带来的和谐与平静,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与崇高品格的向往。
❻
这是大才子苏轼的名句,墨水冻结,陋室孤灯,生动描绘了天气变化,写实曾经包含生活质感,苏轼似乎发现了一些小问题,带着好奇与淡然从容之心,去寻找答案,看似写实,实则写意,果然是苏轼的生活态度。
❼
这句话摘自陆游名作《书怀》,展现作者深度品茗的学术态度。“温火试香”是指用文火来慢烤茶叶,通过记录其颜色气味变化,来研判断其熟度与品质,而“删旧谱”则是在调制后根据实际变化来删改茶谱。
楹联展现中国茶道文化的传承,也描绘了品茗对增添生活情趣的意义。
到了文征明这,让我们感受到另一种场景,其中“霜松雪柏”指的是松柏树在冬天被霜雪覆盖的壮观美景,而“涧壑边”则是指山间的小溪和深谷。后一句“紫芝玉树”则描绘珍贵的植物,象征着美好的寓意。这句话表达了文征明对自然的赞美,托物言志,寄托了他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❾
这句出自宋代文学家苏轼的《题西林壁》,前后两句都是描绘自然美景,但是一小一大。首句描绘从清晨到日暮山间溪流如潮水般涌动,变幻无常,但是“青山”则宛如一幅美丽的画卷,从古至今都保持着它的美丽。
巧妙啊,一动一静,一小一大的对比,遥相呼应、相得益彰。这种细微与宏达的对比,体现了作者关于时光流逝的思辨,强调了小的美,体味了大的精,阐述了自然的美妙。
❿
这是唐代诗人贯休《山居诗》中的名句,被广为传颂,她对仗工整、巧妙自然,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和内心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爱听松风且高卧”描绘作者喜欢听松风之声,享受宁静生活,借物喻人,而“每书蕉叶寄新题”意思是作者有感而发,在芭蕉叶上书写新的诗句寄给好友,托物言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