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老虎热不热,看闰六月”,明天是闰六月第一天,秋老虎凶吗?

发布时间:2025-07-24 17:21  浏览量:1

“闰月立秋闹双胞,早晚秋虎各不同”​,咱们摇着蒲扇,泡壶粗茶,唠唠今年这立秋的门道!咱庄稼人靠天吃饭,这节气的事儿啊,比自家炕头还上心,是不是?眼瞅着 阳历8月7号(就是闰六月十四)下午1点51分,就“立秋”啦!可这“早立秋”还是“晚立秋”,老话儿里头有两本账。

8月7号立秋,立秋分早晚,今年是早立秋还是晚立秋?

1. 看时辰:老辈子人说,晌午头(12点)前立秋,叫“早立秋”,凉风来得快,秋老虎蔫吧;过了晌午,就是“晚立秋”,热气赖着不走,秋老虎凶着呢!咱今年立秋都下午快2点了,照这个理儿,妥妥的“晚立秋”!

2. 看月份:还有一拨老讲究,看落在**农历六月还是七月。六月里头立秋算“早”,秋意来得早;拖到七月就是“晚”。今年不是闰六月嘛?闰六月如果顺延也算七月,因为有2个六月!所以按这个说,又是“晚立秋”!

都说啦:“老话儿是经验,是好东西,可这天啊,还得看老天爷的脾气,看太阳晒得狠不狠,看风往哪儿吹!” 咱心里有数就成!

“秋老虎”这个生动有趣的名字可不是现代人发明的,早在两百年前的清代就有了记载!道光年间苏州才子顾禄在《清嘉录》里写得明明白白:“朝立秋,渹飕飕;夜立秋,热吽吽......谓之秋老虎”。意思是:如果立秋在白天,秋风立马送爽;要是立秋在夜晚,热气还得横行一阵。古人观察得多细致啊,连时辰都计算在内了。

“秋老虎热不热,看闰六月”

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闰六月第一天晴空万里,热得不行,那预示秋天后续还要持续热很长一段时间,说明秋老虎还是很热的。如果明日闰六月第一天热量不足,气温不高,或者下雨,那说明后面热量不足,秋老虎就不会那么凶。

今年立秋属于晚立秋秋老虎今年怕是要“发威”,闰月加三伏,热上加热!

老话儿敲警钟啦:“大暑离闰六月近,七月还有秋老虎”!今年可不就是闰六月?大暑(7月22)离闰六月非常近,好家伙,这秋老虎,我看怕是凶得很!

老理儿说:“大暑热不透,秋老虎更毒”!要是大暑那会儿没热够本儿,这秋老虎憋着劲儿,回头更厉害!今年大暑受台风影响,我们这里下大雨,比较凉快,没有热透,看来今年秋天这热劲儿,后面还得续上。

地里头悬着,老哥儿几个蹲田埂上愁啊!村里老王头总念叨:“秋老虎最欺负庄稼!中稻正灌浆呢,它要是毒日头一晒,那谷粒子瘪的瘪、空的空!棉花地里的花骨朵、小棉桃,噼里啪啦往下掉,看着心疼!” 这可不是闹着玩的!

闰月三伏凑在一起,今年三伏天足足30天(从7月20到8月18),立秋那天(8月7)还在“中伏”里打转呢!闰六月又像给夏天加了长板凳,老话儿说“伏在闰月热到哭”,真不是吓唬人!广播里也说了,今年头顶上那个“大火炉”,副热带高压特别厉害,8月下半月,怕还有毒日头,长江边上那些地方,还得接着“蒸桑拿”。

遇到高温天气,要给水稻田赶紧灌深水,压压地气,给稻根降降温!菜园子一早一晚勤喷喷水,像给菜苗子擦汗。玉米地啊,铺层秸秆,像给地皮子打了把伞,下头能凉快好几度呢!试试,管用!

立秋后,一早一晚能觉出点凉意了,温差大,白天热点,晚上能喘口气。

南方一般要扛到9月,秋老虎在南方拖得久!更揪心的是,这些年天是越来越热了,这秋老虎啊,真从“纸老虎”变成“活老虎”了!

对付秋老虎,老祖宗有巧办法:

“立秋啃口瓜,不长秋痱子”!西瓜水汪汪的(九成都是水!),专治那燥热!那天记得抱个瓜回来,全家分着啃,图个吉利又解暑!

别光想着炖大肉贴膘,天还热着呢!学学南边人,炖锅老鸭汤,煮锅莲藕排骨,又香又润,不腻人,身子骨还舒坦!

像山西人,三伏天晒姜加红糖,存起来。要是贪凉喝了井拔凉水闹肚子,冲一杯热乎乎喝下去,暖肠胃,特灵!暑气没退,肚子得先护好喽!

今年这闰月把夏天拉长了,秋老虎看着是来势汹汹。可咱也别太焦心!老话儿说得好:“大暑热得透,秋凉才有信”。再凶的老虎,也架不住秋风扫落叶!

树荫底下摇蒲扇,三伏茶泡得酽酽的。等那雨后的知了叫得没那么急了,等那晚风里带上第一丝凉气儿,咱瓜棚底下,啃着甜瓜,笑着说一句:“你个秋老虎,再张牙舞爪,还能挡住咱地里的庄稼往上长?还能挡住咱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有滋味儿?”稳稳当当的,该下地下地,该歇晌歇晌,好光景在后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