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颗荔枝引爆暑期档!大鹏这次赢麻了,让所有人对他另眼相待

发布时间:2025-07-24 02:58  浏览量:1

《长安的荔枝》成为暑期档的口碑和票房最强音。

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同期对打的还有拍出过《让子弹飞》的姜文,执导的新作《你行!你上!》,以及悬疑感、冲突感更强的《花漾少女杀人事件》等作品。

但最出彩的,依旧是《长安的荔枝》。

看类型并不是大荧幕中最热门的,看阵容虽是破次元壁的全明星,但放在如今的电影圈,充其量算得上是优势。

既没有名导坐镇,也没有当红顶流担任主演,而是大鹏自编自导自演。

但这仍旧是目前国内最稀缺的电影类型。

他懂观众想看什么,也符合当下的时代情绪,或许对于专业人士来说,这是一部投机取巧的作品。

但别忘了,电影就是拍给人看的,受众群就是普通人。

这一次,小人物大鹏,让所有人对他另眼相待。

取舍得当的改编,重视观众认可度

剧版的失败,源于对马伯庸原作的魔改。

不仅增加了原著中没有的新人物,还删掉了重要的角色,甚至还将大家耳熟能详的才子杜甫,刻画成了酒蒙子的形象。

无一例外,都精准地踩中了雷点。

大鹏显然聪明的多,他在改编上取舍得当,完全明白观众对于每一个角色的期待。

比如剧版直接删掉了李善德的精神支柱李夫人,改编成了是女儿支撑他完成死亡任务,而影版不仅对李夫人进行了保留,还给她取了一个专属的,更有记忆点的名字--郑玉婷。

就连演员,找的都是国民度极高的杨幂。

在女性角色越来越重要,女性议题不断被讨论的当下,保留重要的女性角色,并适当地赋予她们高光。

在这一点上,已然能够说明大鹏是深入了解过观众的期待与喜好的。

而杜甫一角,剧版找来了朱亚文,选角问题不大,但形象让人接受无能。影版巧妙的将杜甫与韩洄相融合,使得人物更加立体出彩。

他既懂官场的生存之道,又保持一份内心的纯净,在得知李善德运送荔枝后,既帮他理清了关系,又为他提供了情绪价值。

将角色合二为一的改编,同样避免了被吐槽。

还有原作中分道扬镳的朋友,影版改编后都让他们成为了李善德成功的一大助力,恰到好处的避开了李善德单打独斗,被刻画成悬浮英雄的可能。

大鹏拍电影,是基于懂观众的基础上创作,用尊重观众的方式,去呈现不同的主题。

把观众放在第一位,重视观众认可度,自然能够拍出被大众认可的好电影。

标准小人物形象,不入流的“屌丝男士”

越来越多的演员,因为刻画小人物的形象而频频翻车,雷佳音便是其中之一。

在演绎剧版的李善德时,雷佳音最初唯唯诺诺的底层形象很容易让人共情,但随着剧情的发展,端着架子的演法让人物身上的官味儿重过人味。

这就导致雷佳音演小人物彻底翻车,后续再演此类角色,想必很难把控得住。

同样翻车的还有演过《逆行人生》的徐峥,从形象接地气到背离大众对角色的认知和预期,成名的徐峥果然很难再演普通群众,成了大众对他的统一认知。

而大鹏本人就是标准的小人物逆袭,从最早因为《屌丝男士》的短剧在网络爆火,到转型拍电影交出《煎饼侠》、《缝纫机乐队》等作品。

大鹏的成功依赖他的才华,也靠豁出去的努力,这样的形象给人的感受是热血又扎实的。

但他的作品,又始终被专业人士看作是不入流的,尤其是《煎饼侠》上映后,在圈内受到了争议。

越是如此,大鹏越能在观众那里收获几分同情分,不自觉的代入到大鹏的身上,与所谓的专业点评对抗。

这样的人生经历,再加上大鹏的实力,使得他演绎李善德更有本色出演的味道,不存在翻车,更不会让人出戏。

况且大鹏从群众中来,也不忘在创作作品时到群众中去,自然更容易被普通人认可。

因为成名之后太多人忘本,而大鹏却给人一种仍旧保持初心的感觉。

现实版草根逆袭,集众家之长拍有人味的电影

所谓的专业视角,从某种角度来说,只是特定人群的审美体现。

但电影并不只是针对这些专业人士的,而是面向大众,为电影贡献票房的,也是千千万万的普通人。

大鹏并非只能拍他们眼中哗众取宠不入流的作品,在拍完《缝纫机乐队》后,他用4年的时间制作了《吉祥如意》,拍的是自己家的故事。

这部现实主义风格的影片,让他获得了金爵奖的提名,也成功让专业人士刮目相看。

但大鹏的聪明之处在于得到业内的认可,只是能力的一种体现,想要走得更远,就要拍真正能让大众接受的好作品。

大鹏没有着急产出新作,而是去各位名导的电影里刷脸。

在这个过程中,大鹏集众家之长,看过了这些成功的导演是如何拍电影的,又将学到的东西转化成自己的优势。

就像演完了《年会不能停》,在自编自导自演《长安的荔枝》中,就能看到背景不同,但职场设定相似的社畜图鉴。

大鹏就是现实版的草根逆袭,从被调侃只会拍烂片,到拍出品质、票房全面在线的作品,他比所谓的名导们更加敏锐也更加清醒。

没有将自己束之高阁,在电影中各种炫技,也没有为了融入某一个圈子,走小众路线。

他在技巧中加入自己的真诚,他深知成名的不易,珍惜每一个观众。

动辄投资数十亿,找来名导们联合出品的大片,明显不是当下观众最需要的。反而是像大鹏这样,能够精准的抓住时代情绪,拍得出有人味作品的导演屈指可数。

不难看出,大鹏没觉得自己是个谁,但他又真将观众当做自己的衣食父母。

坚守这样的初心,怎么会没人支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