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的荔枝:一骑红尘妃子笑背后,早就注定了大唐由盛转衰的命运
发布时间:2025-07-19 21:06 浏览量:1
最近这部剧有点火,起源当然是因为杜牧那句诗: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杜牧是晚唐人,大环境注定了杜牧不可能有太大的作为。因为晚唐时期的唐朝,已经危如累卵,各地军阀拥兵自重,朝廷对地方的管理能力奇差。这也为后来的五代十国埋下了伏笔。
五代十国指的是5个盘踞中原的朝代,以及10个围绕着中原王朝的割据政权。实际上这种情况,早在晚唐就已经形成了。只是黄巢和朱温,撕下了唐朝最后一块遮羞布而已。
杜牧非常有才华,但他这一生,纸醉金迷,于清醒中喝得烂醉。最终只能感叹一句: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所以说,个人的命运,和大环境之间是有极大关联的。
唐玄宗年轻的时候,那绝对是一代明君。是他帮助老爹唐睿宗李旦,夺取了皇位。也是他出兵平定了太平公主之乱,这才开创了盛唐时代。
可以说,唐玄宗前期的唐朝,就是唐朝最巅峰的时代。那时候,天下英雄如过江之鲫,纷纷涌向长安,立志报效国家。李白、杜甫、王维等大才子自然也在其列。
不过,从一个人的离去开始,这场盛宴也逐渐落下帷幕,这个人就是开元年间的右相张九龄。
唐朝的官制中,右相是大于左相的,右相又称中书令,直接参与决策,主管中书省,是百官之首。左相则被称之为门下侍中,主管门下省。
张九龄在的时候,革新吏治,轻徭薄役,有效地缓解了社会矛盾,维护住了开元盛世的体面。不过开元二十五年,张九龄下岗,取而代之的则是大名鼎鼎的李林甫。
李林甫的能力是很出众的,但是人品不行。他担心有才能的人上来,把他给取代了,所以一直在压制人才选拔。李林甫主持下的科考中,居然有一年一个人都没录取。唐玄宗不禁发问:难道民间没有人才了?李林甫则回答:人才都被圣人启用了,早已野无遗贤。
唐玄宗听后哈哈大笑,十分满意。杜甫也参加了那一年的科考,表示无辜躺枪。
李林甫为右相19年之久,是唐玄宗时代担任宰相时间最长的一个。为了维护自身的地位,他不仅压制底层人才上升的通道,而且排除异己,只要和自己不是一条心的,全部除掉。换言之,只要愿意拍马屁,跟着自己混的,就各种提拔。
为了打击朝中的文臣对手,李林甫不仅建议唐玄宗,以后不能用文臣担任边防节度使,而且还建议唐玄宗启用番将担任边防节度使。这使得哥舒翰、高仙芝以及安禄山这些番将逐渐掌握了唐朝的军权。这也为后来安史之乱埋下了伏笔。
李林甫时期的吏治已经烂到了根子里,唐玄宗却浑然不知,他所看到的永远都是盛世繁华,却不知道已经有人在釜底抽薪了。
李林甫走后,杨贵妃的哥哥杨国忠,成为了新一代右相。如果说李林甫是比较有能力的奸臣,那么杨国忠就是个志大才疏的奸臣。他是靠关系上位的,从小就是不学无术的家伙。
别说外人瞧不上这货,就连杨国忠家的自己人,也看不上这家伙。很多人说杨贵妃贤德,曾多次阻挠唐玄宗提拔杨国忠为右相。实际上估计是杨贵妃太了解自己这个哥哥了,这货居然能成为权倾天下的右相?这样的盛唐,简直摧毁了杨贵妃所有的幻想。
李林甫在的时候,还能镇得住安禄山,可杨国忠和安禄山,都属于受宠的新贵,两人争权夺利,谁不知道谁呢?安禄山又岂能怕了杨国忠?最高权力被这么一批人把持着,盛唐岂能不由盛转衰?
剧中所讲的是,一个基层公务员,接了一个大单,要从岭南将新鲜的荔枝运送到长安,以此恭贺杨贵妃的诞辰。
岭南距离长安太远,想要把新鲜的荔枝运到长安,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那么为什么这个任务会落在一个老实的基层公务员头上呢?很简单,因为高层需要一个背锅侠。
剧中的太监鱼朝恩,其实和历史上还是有一定出入的。唐玄宗时代的大太监,其实是高力士。鱼朝恩在唐玄宗时代,只是一个名不经传的小角色,他是到了唐玄宗的儿子唐肃宗时期,才开始发家的。
当然了,这不影响整体剧情,剧中的确是鱼朝恩和杨国忠争夺权力。
原本将新鲜的荔枝从岭南送到长安,在大家看来是不可能的,所以鱼朝恩就随便找了一个老实人李善德当背锅侠。结果善于算术的李善德,居然还真的研究出了运送方法。
这个时候很多人不爽了。
首先是岭南的官员。他们觉得,你小子要是办成了这事儿,那岂不是在打他们的脸?就你小子尽心尽力办事,我们岭南的官员都是吃干饭的?其次是鱼朝恩。他本来是想找个背锅侠,结果发现这小子居然真把这事儿给办成了。于是鱼朝恩自然打算要把功劳据为己有。还有就是右相杨国忠。他了解情况后,认为李善德为鱼朝恩尽心尽力办事,岂不是在和自己作对?所以杨国忠也打算将李善德拉到自己这一边,把功劳据为己有。所以说,原本是找人背锅的事情,弄来弄去,居然成了一场献媚大赛。就看谁先办成这事儿,让唐玄宗和杨贵妃高兴了。
可悲的是,运送荔枝的过程,最受伤的还得是普通人。
首先是种植荔枝的那些农户们,辛辛苦苦培育了几十年的荔枝树,一夕之间就被官府砍伐殆尽。为啥?虽说贵妃吃不了多少,但路上有损耗,而且各级官员们也得尝尝鲜。其次便是各路驿站附近的村民,杨国忠为了不从国库拿钱,只好把负担下沉,让沿途老百姓们分摊,顺便自己再捞点。老百姓们的负担已经够重了,根本承受不起这种压力,最终导致他们逃离家乡,过上了流浪的生活。令人啼笑皆非的是,历史记载中,第一个在长安官场宣传岭南荔枝鲜美的官员,居然是张九龄。他在被贬谪到南方时,吃过广州茂名的荔枝,对其赞不绝口。咱也不清楚,唐玄宗是不是听了这些,才想到要给杨贵妃搞点荔枝尝尝的。
荔枝案过去没多久,安史之乱就爆发了。安史之乱是一场注定会爆发的战乱,因为安禄山手握的兵权太多,本人又是一名番将,常年和杨国忠斗法。
由于哥舒翰没能守住潼关,唐玄宗匆忙带着杨贵妃跑路,在马嵬坡这个地方,爆发了一场表面上针对杨家兄妹,实际上针对唐玄宗的兵变。
无奈之下,唐玄宗为了继续苟活,只好把杨贵妃推了出去,最终贵妃自缢马嵬坡,杨国忠也被士兵们砍成了烂泥巴。
这场兵变最大的赢家,或许就是太子李亨了。因为从这一刻开始,李亨选择不再跟着老爹唐玄宗逃到四川避难,而是选择北上灵武,提前登基,也就是后来的唐肃宗。唐玄宗也就自动升级成了太上皇。
为什么会这样呢?主要还得怪唐玄宗。因为唐朝是一个很特殊的王朝,皇室对子侄兄弟下手,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唐太宗就灭了自己的2个兄弟和10个侄子。唐玄宗则灭了自己的3个亲儿子,包括前太子李瑛。
也就是说,太子李亨,随时有被换掉甚至被灭掉的可能。那他当然要为自己谋前程,马嵬之变恰好给了他一个单飞的机会。
至于为什么要提前登基,那肯定是手下人怂恿的啊。如果你只是太子,那大家跟着你混,费尽心思平定安史之乱,未必就有一个好前程。但如果你升级成了皇帝,那大家跟着你混,心里才有盼头嘛!
最惨的还得是杨贵妃,本来是唐玄宗的儿媳,结果升级成了贵妃。未必是杨贵妃爱吃荔枝,极有可能是唐玄宗本人想尝尝,但后人就是把这口锅扣在了她头上。还有马嵬之变中,杨贵妃明显是被推出来顶雷的。
当然了,和天下黎民百姓比起来,杨家兄妹又不算无辜了。毕竟他们好歹是既得利益集团中的一员,可百姓们呢?因为神仙打架,结果导致他们流离失所。
据统计,8年的安史之乱,导致全国人口减员60%以上。这还是保守估计的,也有说法是,战前8000万人,战后只剩下了1600多万人,可见损失有多大。
自此偌大的盛唐,便开始走上了下坡路。即便安史之乱被平定了,可河朔三镇始终拥兵自重,先重带动后重,导致大量其他军阀也有了拥兵自重的想法。最终唐朝变得支离破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