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寅妙题贺寿诗|何志荣
发布时间:2025-07-19 23:03 浏览量:1
文 | 何志荣
唐寅,字伯虎,号六如居士,以字行世。
他生于明成化六年(1470),二十一年(1485),15岁的他以第一名考入苏州府学,弘治十一年(1498),应天府乡试第一,摘得解元桂冠。
后因受科场案牵连,遂与金榜无缘,且被成了“众恶所归。”受此沉重打击,他心有不甘,拒受小吏之职,整日流连欢场。
然而由于他才思敏捷,乃明代最出名的才子,居“江南四大才子”之首,在许多社交场合中,常以出奇制胜的吟诗题词而留名于世。
正德五年(1510)某一天,李员外八十大寿,邀来亲朋挚友几十人喝寿酒。
李员外是乡里颇有声望的长者,平日里乐善好施,礼贤下士。当天伯虎与一批文友一起受邀前往。寿宴完毕,大家正待离去时,老天爷有意留客,竟下起了滂沱大雨,一时肯定走不了了。李员外便让仆人取来文房四宝,请各位名流题诗,以作寿庆之纪念。
于是客人们就凭借酒力,泼墨挥毫,有的绘蟠桃、有的画松鹤等祝寿图,也有的就题“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之类条幅,各显神通。
唐伯虎从解手间出来,一捋长袖,准备题诗。这位常在七步之内成诗的天才,这回沉思了片刻,似乎卡壳了,好久才写下两个字,一看是“奈何”,停了一会,他又写了两个字,依然是“奈何”,接着还是“可奈何?”
诗朋们猜想伯虎兄是否被自己的坎坷遭遇气糊涂了,李员外也感到十分惊诧。正在众人莫名其妙之时,只见他笔走龙蛇,一气呵成了一首《贺寿诗》:“奈何奈何可奈何?奈何今日雨滂沱。滂沱雨祝李公寿,寿比滂沱雨更多。”
他采用了“顶真”的修辞手法,使语意递接紧凑,连贯畅达,且又联系实景,真是生动有趣,惊倒四座。
正德十五年(1520)有一天,赵翰林的慈母九十高龄庆寿,赵老太太慈眉善目,接受着亲朋们的庆贺。
那天祝枝山与唐伯虎一同前往,寿宴上,有的送寿糕,有的赠寿桃,文人雅士奉献诗词图画,祝枝山向赵老太送的是一幅百寿图。唐伯虎取过一张宣纸,又准备赠首贺寿诗。
唐伯虎的才名众所周知,所以大家翘首以盼,等其挥笔。可谁会想到,唐伯虎写下的第一句祝词竟是:“这位婆娘不是人”,祝枝山一看,慌了手脚,众人皆瞠目结舌,赵翰林的子孙们顿时暴跳起来,连翰林也有不悦之色,心想我与你令尊也算是好友,怎会这样?真有点不解。
老太尚未看到,还蒙于鼓里,在诸位抱怨之际,唐伯虎已写了第二句:“九天仙女下凡尘。”将老太比作仙女下凡,不是“人”而是“神”,使气氛立刻扭转,大家连连夸奖起来。
当第三句写完时,人们一读是:“儿孙个个都成贼”,似乎把儿孙们骂了个遍,此句再次掀起轩然大波,有几个孙子要向他抡拳头了,老太喊了声:“慢!让老身看看。”
此时唐伯虎已写完了最末一句,整首《贺寿诗》是:“这位婆娘不是人,九天仙女下凡尘。儿孙个个都成贼,偷得蟠桃献至亲。”
老寿星一字一板地念了一遍,乐得合不拢嘴,她从胸口摸出了一个大红包,笑着递给了伯虎。
唐寅妙题贺寿诗的趣闻还有不少呢!
(文中图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