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世蕃被嘉靖贬去雷州,他转头回了老家,徐阶弹劾谋反,严嵩饿死

发布时间:2025-07-18 01:06  浏览量:1

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三月二十四日,北京西市刑场。

严世蕃嘴里喊着“后悔啊后悔!”

而三天前,他还在牢里拍大腿嚣张的笑 “任他燎原火,自有倒海水。”

围观老百姓不停地往他身上招呼烂菜叶,有人骂奸臣活该,有人念叨:这就是说天下才子就仨,陆炳、杨博加他自己的那位严公子?

人群后头,徐阶攥着袖子里的奏疏,这一天,他等了十年。

宫里那头,咱们的嘉靖帝朱厚熜正盯着没写完的青词发呆,忽然问太监:"严嵩呢?"

严世蕃这猜皇上心思的本事,是在国子监的油灯底下练出来的。

嘉靖十年(1531年),19岁的他靠老爹严嵩的面子进了国子监,同窗都笑他长得磕碜,左眼斜,右腿瘸,说话嘴角抽,远看像只被踩了尾巴的猫。

《明史・严世蕃传》载其短项肥体,眇一目,跛一足。

但国子监祭酒见了他点头哈腰,不为别的,就因为这小子能写出让皇上拍桌子叫好的青词。

有天半夜,严嵩抱着皇上的手谕冲进书房:“皇上要写祈雨的青词,说要玄而不诞,雅而不俗,我写了三稿全给打回来了!”

严世蕃抬头瞅了眼手谕上“雨泽润生” 四个字,把酒壶一放,漫不经心地说:“爹你睡去,明早给你弄好。”

第二天一早,严嵩拿着儿子写的青词,开头写:天地合德,雨泽润生;玄元垂慈,太乙降恩,中间悄悄塞了句:皇上忧民如子,臣等敢不效命,末尾居然来句:愿以臣心换天心。

严世蕃代笔青词之事见《明史・严嵩传》:嵩青词多世蕃代笔,上颇悦之。具体文句为风格推演。

嘉靖看完,当场把严嵩叫到西苑,拍着他肩膀说:“还是你懂朕啊,老严!”

打这起,严嵩的青词基本都是严世蕃代笔。

嘉靖三十三年(1554年),浙直总督周琉抗倭不力,皇上写手谕问严嵩:“胡宗宪是不是太急了?你说咋办?”

严嵩琢磨着要不让胡宗宪顶上,严世蕃摇头:“皇上是嫌周琉慢,但胡宗宪刚上任就换,群臣该说皇上瞎折腾了。推荐杨宜,那老好人,不出错。”

严嵩照办,皇上果然夸他老成。

《嘉靖以来首辅传》里记,严世蕃常跟亲信吹:圣意就像小媳妇的心思,得猜她没说的话。他没料到,这话后来成了催命符。

严世蕃的读心术,很快就成了捞钱的耙子。

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他当上工部左侍郎,管全国工程,上任第一天就把部门官员叫到家里喝酒,掏出张纸:“今年工程清单,每个项目能拿多少,我标好了,谁多拿一个子儿,别怪我翻脸。”

但实际上,他自己拿得比谁都狠。

修西苑宫殿,一百万两预算,他揣走三十万;给皇上造炼丹的炉子,十万两预算,他贪五万。

《国榷》里明晃晃写着他家:家资累数百万,多于内帑(内帑即皇帝私人金库),可见其贪腐之甚。

这小子不仅贪钱,还贪色。

家里养了几十个妻妾,上百个丫鬟,天天换着,还嘴硬说是:采阴补阳。

《明史・严世蕃传》载:姬妾数十,婢仆上百,淫纵无度。

嘉靖二十七年(1548年),夏言当首辅,挡了严嵩的路。

严世蕃知道夏言跟陆炳(锦衣卫头头)不对付,就撺掇陆炳诬告夏言交通边将。皇上本来就烦夏言老拦着他修道,加上严世蕃在青词里暗示夏言有二心,夏言最后被砍在西市。

后来沈錬弹劾严嵩,被皇上打了板子罢官,严世蕃记恨,唆使人诬告沈錬通敌,连他三个儿子都没放过。

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杨继盛写了严嵩十大罪,严世蕃又如法炮制,让皇上把杨继盛也砍了。

《明史纪事本末》评:世蕃用事,天下冤之。

他常跟人吹:天下人都怕我,因为我懂皇上的心思。但他不知道,有个叫徐阶的人,比他更懂怎么玩。

徐阶憋着劲扳倒严家,从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就开始了。

那年他因为骂皇上修道被贬,直到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才回北京,回来后像变了个人:不骂皇上了,天天琢磨写青词,还把孙女嫁给严世蕃的儿子当小妾。

《严绍庭传》载:阶以孙女嫁世蕃次子绍庭为庶妾。

有人问他:“你以前不是最恨严家吗?” 徐阶捋着胡子笑:“老了,不想惹事了。”

但暗地里,他早布好了局。

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他给皇上引荐了个叫蓝道行的道士,这道士会扶乩(假装神仙附体写字),天天跟皇上说神仙觉得严嵩是奸臣。

《明史・佞幸传》载:道行以扶乩得幸,常借仙语斥嵩。

有天皇上问:“今天有啥事儿不?” 蓝道行装神弄鬼掐掐指头:“有奸臣要上奏。”话音刚落,严嵩拿着奏折进来了,皇上瞅着他,没说话。

打这起,皇上对严家越来越冷淡。

同年五月,严嵩被罢官,严世蕃被贬到雷州(今广东湛江),可他压根没去流放地,直接回了江西老家,在南昌、袁州大修豪宅,还跟海盗罗龙文称兄道弟。

《嘉靖以来首辅传》:世蕃谪雷州,不赴,潜归江西袁州。

江西巡按林润想弹劾他,又怕贪污罪名不够,况且,皇上对严家贪钱早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徐阶给林润写信:告他通倭谋反,皇上最怕这个。林润恍然大悟,立刻上奏说严世蕃跟罗龙文勾结倭寇,想造反。

皇上一看奏折,拍着桌子喊:“把这小子抓回来!”

严世蕃在牢里还嘴硬,拍着大腿笑:“任他燎原火,自有倒海水!”他以为皇上还会像以前一样护着他,却不知道徐阶早就摸透了皇上的命门——皇上不在乎你贪多少,在乎你有没有威胁他的宝座。

谋反这俩字,正好戳中皇上的软肋。

《明史・严世蕃传》载,徐阶深知帝最恶谋反,以此罪构之,必信。

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三月二十四日,严世蕃被押到西市,看着断头台上的刀,终于慌了。

刀落下来的时候,围观老百姓叫好声差点盖过风声。

抄家的时候,官员报上来的数吓了皇上一跳:黄金三万两,白银两百万两,珍珠翡翠堆成山。

嘉靖气得摔了茶杯:“这狗奴才,比朕还富!”

但他没杀严嵩:这时候严嵩已经八十五了,走路都打晃,啥威胁没有。

老头最后在江西分宜街头饿死,临死前还嘟囔着:“世蕃啊,爹对不起你。”

《明史・严嵩传》里说他“死无棺椁,暴骨荒野” ,连个收尸的人都没有。


徐阶听说严嵩的死讯,叹了口气:“这父子俩,输就输在太信那套猜心术。皇上的心思哪是猜的?是造的 —— 你猜皇上想啥,我就编一个皇上愿意信的心思 。”

严世蕃其实挺有本事,能把皇上的心思摸得门儿清,可他把聪明用错了地方。

他以为靠猜心能永远得势,却忘了在皇权面前,所有的算计都是白搭。

皇上想让你活,你再折腾也死不了;皇上想让你死,你就算有通天的本事,也得乖乖挨刀。

其实咱们有时候也像严世蕃,总琢磨别人怎么想,想用小聪明占便宜,却忘了最实在的道理:猜来猜去,不如踏踏实实做事。

徐阶就不猜,他直接给皇上造了个心思—— 因为他懂,真正的聪明不是猜透别人,是看透人心最根本的东西。

所以啊,小聪明玩得再溜,也架不住大方向错了。

严世蕃到死可能都没明白,他那点倒海水的本事,在皇权的燎原火面前,连杯水车薪都算不上。

参考文献
[清] 张廷玉等. 《明史》. 卷三百八《奸臣传・严世蕃传》. 中华书局. 1974.
[清] 谷应泰. 《明史纪事本末》. 卷五十四《严嵩用事》. 中华书局. 1977.
[明] 王世贞. 《嘉靖以来首辅传》. 卷五《徐阶传》. 中华书局. 1988.
[明] 谈迁. 《国榷》. 卷六十二《嘉靖四十四年》. 中华书局. 1958.
田余庆. (1992). 《东晋门阀政治》. 北京大学出版社.
刘志琴. (2004). 《嘉靖皇帝大传》.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