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嘲“爹味玩具”,和田玉石把件成社畜解压神器,摸鱼不如摸玉?

发布时间:2025-07-14 16:30  浏览量:1

在这个短视频快生活和小众潮流文化席卷的时代,和田玉手把件仿佛成了“老古董”,被贴上了“中老年专属”的标签。和玉大叔在不少短视频平台看到一些精美的玉石手把件展示,无论是什么材质的,网友经常调侃:“这玩意儿别说90后、以后00后谁还玩?”看起来很悲观,和田玉手把件真的要被年轻人“抛弃”了吗?

毕竟最近几年在各大玉石展会上,年轻面孔越来越少了。那些曾经人头攒动的玉石摊位前,如今多是些头发不多的中年以上玩家在流连。和田玉把件文化真的要在年轻一代手里断了香火?今天,和玉大叔就聊聊和田玉手把件的真实现状和未来走向。

如今大家看到手把件,第一反应是“老气横秋”,其实当你翻开历史的长卷,会发现它其实是中国文人精神的缩影。明清时期,随着社会经济的繁荣,士大夫阶层和富商们追求生活的精致与雅致,手把件的材质要求越来越高,玉石把件也就应运而生。

玉石便于随身携带,既能把玩怡情,又能彰显身份。所谓真文人才子追求清玩,不一定要古董之类,鲁迅先生曾有言:“瘾足心闲之时,摩挲赏鉴之物。”说的正是这类手中博雅之物。和玉大叔记得在多年以前,把件那叫一个火爆。尤其是籽料把件但凡是块好料子,基本上是一出手就被抢光。还有很多玩家排队在找各种题材,各种造型的料子。

但把件这东西对材质是有要求的,毕竟是要天天拿在手里盘玩的,如果料子发干,摸起来涩手,那还有什么乐趣可言?这就是为什么籽料把件一直备受追捧的原因。籽料经过千万年冰雪融水的冲刷滋润,本身就具备了极好的油润度。再加上那层天然的皮色,随着优质原石的日益稀缺,把件是越来越少,价格高,市场小。青海料、俄料虽然白度高,但油性普遍不如籽料,做成把件后越盘越干涩,失去了把玩的乐趣。早些年也有不少客户曾经花大价钱买了俄料把件,看中了“羊脂白玉”的美名,结果这后俩字白玉是有了,盘了多年也没找到“羊脂”的质感,玩了没多久就束之高阁了。

题材的选择也是一门学问。传统的把件题材多是瑞兽、花鸟、山水等,寓意吉祥如意。因为观音、佛像这类题材,虽然也很受市场欢迎,但并不适合做把件。毕竟天天拿在手里把玩,总觉得对佛祖有些不敬。这类题材更适合做挂件或摆件。

因为种种限制,最后流行的把件题材当属各种瑞兽了。貔貅招财、龙龟长寿、金蟾守财,每一种都有其独特的寓意。其实也有越来越多的年轻玉雕师和设计师,正在尝试将现代元素融入传统玉雕,脱离昂贵的籽料,将手把件做得更有创意、更贴近年轻人的审美。比如没有什么具体含义的极简风格、当红动漫元素、潮流IP元素的加入,让手把件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最后说回到年轻人不爱玩把件这个话题。和玉大叔觉得,这其实是一个时代变迁的必然结果。现在的年轻人生活节奏快,压力大,哪有那份闲情逸致去慢慢品味一块昂贵玉石?他们更喜欢即时的快感,比如打游戏、刷短视频,这些“奶头乐”的项目都能带来立竿见影的愉悦感。

把玩和田玉把件需要的是一份耐心和定力。你得静下心来,慢慢感受玉石在手中的温润,体会那种“人养玉、玉养人”的微妙变化。这个过程可能需要至少几个月,甚至几年的时间。对于习惯了快节奏生活的年轻人来说,确实有些不合时宜了。

但和玉大叔认为正是因为现在的生活太快太急,时间久了才更需要这样一种慢下来的方式。盘玩把件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与自己对话的过程。当你专注于手中的玉石时,外界的喧嚣都会暂时远离,内心会变得格外宁静。这种感觉,是任何电子产品都无法替代的。

和田玉把件眼下看似乎是“老古董”了,通过生活方式形成文化传承。在这个浮躁的时代,手把件的未来既在坚守传统,也在拥抱创新。感受那一份温润与宁静,和田玉手把件就永远不会过时。当你在深夜失眠时,拿出把件轻轻摩挲,那种温润的触感会让你的心慢慢平静下来;当你在工作中遇到挫折时,把玩几下手中的把件,想想它经历的千万年风雨,你会发现眼前的困难其实不算什么。

在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我们都需要一些恒久不变的东西来安放自己的心灵。而一块温润的和田玉把件或许就是最好的选择。它不会背叛你,不会欺骗你,只会默默地陪伴你,见证你的喜怒哀乐,分享你的人生感悟。时代在变,美好的东西终究会被认可。就像现在的“国潮热”一样,传统文化正在以新的形式回归年轻人的生活。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和田玉把件也会迎来属于它的文艺复兴,只不过是以文化创新的方式,而不是追求是不是籽料的材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