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憎命达北宋名臣那些事儿
发布时间:2025-07-12 08:00 浏览量:1
▌景步航 著
晏几道被丢进了阴暗潮湿的牢狱,等候发落。自小锦衣玉食的晏公子,哪里受过这等委屈?可无论他如何辩驳反抗,都毫无作用。当年晏家盛极一时,人人都想来分一杯羹;如今家道中落,人人都想来踩一脚。
暗无天日的狱中,不知白天黑夜。晏几道又饿又怕,他忽然无比想念爹爹,想念那段无忧无虑的少年时光。晏几道还想了许多,原来人心叵测,原来世道艰险,原来爹爹当年的教诲,并非杞人忧天。晚年历经沧桑的晏殊,早料到自己与世长辞后,晏家的境遇将不复当初。他也料到纵使家底再厚,也扛不住飞来横祸。所以他苦口婆心地劝诫晏几道,莫要荒废光阴,当有立身之本。只是晏公子醒悟之际,为时已晚。
这场突如其来的变故让晏家措手不及,小晏的家人赶忙展开营救,到处找人打点关系。只是新法之事,如今正处于风口浪尖上,人人都怕牵连自己,不愿沾染半分。再说晏家早没了往昔辉煌,帮上一把又能落什么好处?晏殊在世时的人情是指望不上了,晏家只能靠砸钱解决问题。花出去大把银两后,终于托人将案件交到了宋神宗手中。
不幸中的万幸是,宋神宗看完晏几道的诗,不但没有上纲上线,反而称赞他文采飞扬,当即下令释放晏几道。在狱中经受了多日折磨的小晏,捡回了一条命。这场风波总算有惊无险,可是一番折腾后,晏家的境况一落千丈,竟到了徘徊于贫困线的田地。
其实晏殊离世后,晏几道分到的家产,本来足够他衣食无忧地度过一生。只是他不懂理财,又习惯了当少爷时大手大脚的生活,花钱如流水。晏公子为珍贵的古籍一掷千金,也为交好的朋友两肋插刀,耗资千百万。
黄庭坚在《小山词序》中评价晏几道:“人百负之而不恨,己信之,终不疑其欺己,此又一痴也。”李白说“千金散尽还复来”,而晏几道压根不在意千金散尽后是否还能回来,视金钱功名如粪土。他宁可过得潇洒一些,也不愿在官场上追名逐利,汲汲营营。
此时晏公子三十七岁,正当盛年,本是在职场拼搏的年纪,他却终日沉浸于诗酒之间。而其父晏殊,在三十八岁那年,官拜兵部侍郎兼资政殿学士,深得朝廷器重。父子俩在同样的岁数,一个站在金碧辉煌的大殿之上,在百官艳羡的目光下,接过了天子的赏赐;一个寄身于昏暗狭小的屋舍之间,在妻子无奈的眼神中,一脸专注地看书写词。
若以世俗的眼光来看,晏几道年近不惑却潦倒落魄,是个实实在在的失败者。可他的词作却在经历了人生巨变后,攀上了一个新的高峰。自古文章憎命达,无论是李煜、柳永,还是晏几道,这些词人才子,似乎都逃不过这个定数。
晏几道深谙浮名皆是虚妄,纵使如他爹爹一般位极人臣,也终将尘归尘,土归土。所谓功名,他晏几道少年入仕,又如何呢?所谓钱和名,他前半生拥有享之不尽的荣华富贵,又怎样呢?(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