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一法师:缘尽情消坦然面对,放下执念得安宁!
发布时间:2025-06-21 21:40 浏览量:1
人生如逆旅,你我皆过客。缘起缘灭,皆是寻常。
“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这是弘一法师在《金刚经》中的感悟。
在漫长的尘世修行中,他放下了名利、离别了红尘,从风华绝代的才子李叔同,谢幕为清寂庄严的弘一法师。他一生辗转、阅尽繁华,却最终参透缘起缘落,笔下只剩淡然,只留拈花一笑。
人间所有的遇见,终只是相逢一场。站在光阴深处回首,发觉聚散都有定数:人在情浓时,总是贪恋不舍,念念不忘,忍不住追问——为何相知易,相守难?为何相聚时欢喜,别离却总叹息?
月有阴晴圆缺,花会盛放亦会飘零。再盛的宴席,也有散场的时刻。我们与父母、爱人、朋友,哪一段不是如此?
少年时以为,天长地久就是永远不变;经历得多了,才知无论情深缘浅,到头来都不过是缘分使然。山水有相逢,缘分有归期。
倘若深陷执念,那些失去的人与事始终横亘在心头,每一次回想,都是锋刃割裂温柔。多少人活成了执着的模样,沉溺于昨日的辉煌和遗憾,不肯放过自己。
有人说:“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被偏爱的都有恃无恐。”殊不知,真正的自在,是把一切好坏都看作过眼烟云。
佛家讲“随缘自适,得失随缘”。缘分来了,自然欢喜;缘分尽了,不如坦然告别。正如弘一法师暮年坦书:“悲欣交集。”既为昨日种种欢愉所感恩,也为今日一切消散而释怀。如果一直执着揪心,只会让自己困于回忆的牢笼,让幸福死于苛求。
或许,最好的告别,不过是学会放手。让那些无法挽留的人和事随风而去,让心归于清明与宁静。
如林清玄所言:“往事若茶,浮沉自有滋味。品后,不必挂怀。”生命是流转的河流,没有谁会在原地等待,也没有什么会真的永恒。
不与过去较劲,也不为未来焦虑,这一刻安住自身,便是圆满。
世界本无常,所有遇见和别离,都有属于它的因果。不要怨,也不要悔。感谢那些照亮你生命的人和片段,等到夜色渐深,终于明白:所有的失去其实都是成全。放下执念,是对过往的体谅,也是对自己的温柔。
就像弘一法师在参悟中决定剃度,脱下俗世的外衣,他告别了昔日的朋友、红尘的牵绊,但他并非冷漠无情,而是在更高处学会了慈悲和宽容。
不纠缠,不埋怨,不妄求,把每一份缘分用心珍惜,然后坦然释怀,迎接新一轮的春华秋实。
风吹云散,月落星沉。一切都隐隐明白:人生最难得的是认命之后的坦然。得之我幸,失之我命。只要内心安宁,外界如何波澜都能静水流深。
缘尽情消,坦然对。放下执念,得大自在。岁月无声走远,往事轻轻别过,唯余初心依旧,山高水长。
若此刻你的心还在执着与遗憾间游走,不妨读一读弘一法师的诗句,在一句“悲欣交集”里安顿好自己的心情。
愿你往后余生,看淡得失、随缘而安,让灵魂轻盈如云,自在如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