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著名影星,协助抗日特工连杀9名日本人,识破身份竟吞下鸦片

发布时间:2025-07-09 00:46  浏览量:14

1942年1月19日,上海国际饭店708房间。一位化名“干净”的年轻女子将半碗生鸦片混入烈酒,又掺入大剂量安眠药,毫不犹豫地一饮而尽。

门外服务员的敲门声渐弱,上海滩最耀眼的女星之一正以最决绝的方式告别这个世界。

十一天前,她的战友平祖仁刚倒在日寇枪下;十一天后,年仅25岁的英茵以生命完成了最后一项任务——守护不能言说的秘密。

英茵原名英洁卿,1916年生于北平一个显赫家族。父亲英敛之是《大公报》与辅仁大学的创办者,母亲爱新觉罗·淑仲流淌着清代皇族的血液。

这位满洲正红旗的格格,却选择了一条离经叛道的路——15岁考入黎锦晖的明月歌舞团,只身奔赴上海追寻舞台梦想。

1936年加入明星影片公司后,她以柔中带刚的气质在影坛崭露头角。《十字街头》中质朴自然的表演被“电影皇帝”赵丹称赞“本色胜于技巧”;《武则天》话剧连演两个月场场爆满,连替补演员郁风都未能获得出场机会。

当《日出》中她饰演的交际花陈白露在台上倾倒众生时,无人预见这竟是她命运的谶言。

1937年卢沟桥炮响,英茵毅然中断如日中天的演艺事业。她随抗日演剧队辗转千里抵达重庆,在《上海屋檐下》《民族万岁》等话剧中以艺术呐喊救国。

正是在大后方的浓雾中,她遇见了改变她生命轨迹的人——军统上海情报站站长平祖仁。

这位毕业于暨南大学的湖南才子,肩负着地下抗日的重任。当英茵得知真相后,毫不犹豫接下危险使命:“我向你保证,决不做不是人做的事情。

此去,就是要像你所说的那样,再闪一次光。”1939年冬,她顶着“为情私奔”的污名重返沦陷区上海,开始了影星与特工的双面人生。

霓虹迷离的百乐门舞厅,浓妆艳抹的英茵轻晃酒杯。日寇军官山本被她眼波所俘,踉跄随她步入暗巷。突然寒光闪过,两名埋伏特工结果了目标——这是她最“擅长”的戏码。

五年间,她以舞女、妓女身份诱杀9名日寇与6名汉奸,参与至少7起重大谍报行动。

在76号魔窟(汪伪特工总部)的刑讯室里,中统女杰郑苹如咬紧牙关;而英茵正在外执行另一场“狩猎”——

1939年末,她协助郑苹如设局诱杀大汉奸丁默邨。虽因丁默邨警觉逃脱导致行动失败,但这位影星特工的名字已让日伪闻风丧胆。

1941年4月,平祖仁夫妇突遭日本宪兵逮捕。为营救爱人,英茵周旋于巨奸之间,甚至被迫委身于伪江苏教育厅长袁殊。

然而,所有努力终成泡影——1942年1月8日,平祖仁因在狱中绘制“梅花天地心”向戴笠表忠贞,被恼羞成怒的李士群下令枪决。

在无人敢收尸的寒夜,英茵独自领回恋人遗体。她请化妆师细心修补平祖仁额上的枪洞,将其安葬万国公墓,并在墓旁为自己预留位置:“生不能同寝,死亦同穴。”

葬礼上的泪痕未干,76号魔爪已伸向她——李士群意味深长的“挽留”,让她看清最终抉择。

国际饭店的遗书仅有寥寥数语:“陆先生:我因为……不能不来个总休息。”这省略号中藏着不能言说的真相:日伪已掌握她特工身份,频繁传讯盘查。

为防酷刑下泄露机密,她效法平祖仁“使工作秘密永不泄露”,以鸦片、烈酒、安眠药结束盛放的生命。

日伪操控的报纸立即以“殉情”大肆渲染。直至1946年抗战胜利,军统才公开英茵真实身份。

作家郑振铎在《记平祖仁与英茵》中揭开真相时,她的坟茔已寂寞四载。当年诋毁她的中国电影制片厂,此时静默无言。

英茵下葬时,十里洋场无人相送。只有万国公墓的风穿过两座并立的墓碑——平祖仁与英茵,这对生前未能相守的恋人,终于在死后得以永恒相伴。

当2009年《风声》震撼银幕时,鲜有人知顾晓梦的原型正是这位以舞衣为战袍、以生命守机密的奇女子。

她墓碑上无字,却在历史深处刻下最深印记:当胭脂化作碧血,当舞台变为刑场,一个灵魂在烈火中完成了最壮丽的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