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骥奇遇记,一封鱼皮信,揭开仙凡情缘真相!
发布时间:2025-07-07 17:51 浏览量:14
话说这马骥,字龙媒,是个商人之子。他长得帅,气质好,从小就喜欢唱歌跳舞,常跟梨园子弟混在一起,头上缠着锦帕,美得像个姑娘,大家给他起了个外号,叫“俊人”。
十四岁就进了郡学,成了名人。但后来他爹年纪大了,不做生意了,劝他说:“读书不能当饭吃,也不能御寒,你还是继承家业吧。”
于是,马骥也做起生意来,跟着别人出海。
结果遇上飓风,船被卷走了,几天几夜后,漂到了一座奇怪的城市。
这里的人,全都长得奇丑无比,看到马骥来了,吓得大喊大叫,撒腿就跑。
马骥一开始也很害怕,后来发现这些人怕的是自己,干脆就利用这点,偷偷去抢人家的食物吃。
日子久了,他们发现这人不咬人,才敢靠近。马骥试着跟他们说话,虽然语言不通,但也勉强能交流。
他告诉他们自己从哪来,村子里的人高兴坏了,奔走相告:“这不是吃人的妖怪!”
有人胆子大了点,慢慢过来跟他说话,问他为什么来这儿。
马骥一问才知道,这个国家叫“大罗刹国”,他们的审美观和我们完全相反——越丑越尊贵!
最漂亮的,是那些长着三只鼻子、耳朵反着长的人,他们才能当高官;次一点的,也能混个中层;最底层的,也至少能得到贵族的赏识。
而且,他们从小就被父母嫌弃,觉得孩子长得正常就是不祥之兆,很多孩子出生就被丢掉。
马骥听得目瞪口呆。
他请求村民带他去都城看看。
第二天一早出发,天亮时终于到达。
城里全是黑石砌成的墙,颜色像墨一样深。楼阁高达近百尺,屋顶不是瓦片,而是红石头,随便捡一块磨指甲,就跟朱砂一样红。
正巧遇到退朝,只见一群官员出来,一个个面目狰狞,有的双耳倒生,有的睫毛长到盖住眼睛,像是帘子一样。
村民们说:“这是宰相。”再后面几个骑马的,是大夫,一个个比前头的丑得轻点,但也都怪模怪样。
马骥回到街上,大家一看他,又是惊叫乱跑。村里人解释半天,人们才敢远远地站着看。
很快,整个村子都知道来了个“怪人”,连官员们都想来看稀奇。
可每次马骥上门拜访,人家门卫就把门关上,男女老少只能从门缝里偷看,没人敢请他进屋。
最后还是一个曾出使外国的老将军听说了,主动邀请他去做客。
这位老将军年近百岁,眼睛突出,胡子卷曲如刺猬,却热情接待了他。
两人喝着酒,听乐舞助兴。那些歌舞者长相像夜叉,穿着红衣,白帕缠头,唱的什么词根本听不懂,但调子诡异,让人头皮发麻。
主人很高兴,问:“你们中国也有这样的音乐吗?”
马骥点头,当场击桌唱了一段弋阳腔。
老将军一听,拍手大笑:“太神奇了!声音像凤凰鸣叫、龙啸九天,从来没听过这么美的声音!”
第二天,老将军就把他推荐给了国王。
国王本来挺感兴趣,但几位大臣反对,说他模样吓人,怕惊动圣驾,这事也就搁下了。
时间一久,马骥和老将军混熟了,喝醉之后还画了个脸谱扮张飞。
老将军觉得他扮相好看,就说:“你要是以这副模样去见宰相,说不定还能谋个官职。”
马骥笑了:“我玩玩可以,怎么能靠装样子求荣华富贵?”
但老将军坚持要试试,马骥只好答应。
设宴那天,老将军请了几位权贵,让马骥画好脸坐在一边。
客人一来,看见他那副妆容,惊讶地说:“哎呀,怎么之前那么丑,现在变得这么俊了?”
于是大家开怀畅饮,马骥还跳起舞来,唱了一段弋阳曲,全场都被他迷住了。
第二天,纷纷上奏章推荐他。
国王大喜,亲自下诏召见。
见面之后,国王问起中国的治理之道,马骥娓娓道来,说得头头是道,国王连连称赞,还在离宫赐宴。
酒过三巡,国王说:“听说你还擅长雅乐,能不能让我听听?”
马骥当即起身,模仿之前的女乐,也缠上白帕,唱起靡靡之音。
国王听得如痴如醉,当天就封他为下大夫,时常召他参加私人宴会,宠信有加。
但时间一长,其他官员开始怀疑他是不是假扮的,背后议论纷纷,对他也不冷不热。
马骥感到孤独,心里不安,几次上疏请求辞官,没批;只好请假三个月。
于是他带着金银珠宝,回了那个最初收留他的小村庄。
村民们跪着迎接他,马骥把钱财分给大家,欢声雷动。
村人说:“我们受了您的恩惠,明天要去‘海市’,一定给您买些珍宝回来报答。”
马骥好奇地问:“什么叫海市?”
村民说:“那是海底的集市,四海鲛人都来卖珠宝,十二国的人都来交易。那里还有神仙游玩,云霞遮天,波涛翻滚。贵人们不敢去冒险,就托我们去买。”
马骥一听,立刻决定一起去。
果然,七天后,海上出现了红鸟,预示海市将至。
马骥带上行李,坐上一条平底高栏的大船,几十个人一起出海。
三天后,远远望见水云之间,高楼林立,船只如蚂蚁般聚集。
靠近后才发现,墙上砖块竟有一人高,敌楼直插云霄。
他们停船进城,集市上摆满了世间罕见的奇珍异宝。
这时,一位少年骑着骏马而来,众人纷纷避让,说是“东洋三世子”。
世子经过时,一眼就看出马骥不是本地人,命人上前询问。
马骥恭敬作答,世子大喜,邀他同行,一路策马向西。
刚到岛边,马突然嘶鸣跃入水中,马骥吓得大叫。
只见海水从中分开,如同墙壁一般,露出一座宫殿,梁是玳瑁做的,瓦是鱼鳞铺的,墙壁晶莹剔透,映出人影。
世子带他进去,拜见龙王。
龙王说:“听说你是中华才子,请你写一篇《海市赋》,让我们见识一下。”
马骥接过水晶砚台、龙须笔,提笔立就千余言。
龙王读后拍案叫绝,当场设宴款待,并提出要把女儿许配给他。
不多时,宫女扶出一位女子,佩环叮咚,鼓乐齐鸣,容貌美得像是仙子。
当晚,马骥便被送入副宫,洞房花烛,珊瑚床、明珠帐、香衾软枕,应有尽有。
第二天一早,丫鬟们簇拥着他起床,正式拜为“驸马都尉”。
消息传遍四海,各地龙君争相设宴,马骥穿锦绣、乘青虬,前后数十名武士护送,弹筝奏玉,风光无限。
从此,“龙媒”之名,响彻四海。
宫中有株玉树,枝干晶莹如琉璃,叶子碧绿厚实,花开满树,每瓣落下都有清脆声响,拾起来一看,像赤瑙雕成,光彩照人。
常与龙女在这树下吟咏,听异鸟啼鸣,金羽碧尾,声似哀玉,凄婉动人。
每当听到这种声音,马骥就会思念家乡。
他对龙女说:“我离开三年了,思亲难忍,泪流满面。你能跟我回去吗?”
龙女叹道:“仙尘两隔,无法相随。我也舍不得你,但更不忍让你放弃孝道。容我慢慢想办法。”
马骥听了,泪流不止。
龙女也叹息:“情势所迫,终究不能两全。”
第二天,龙王对他说:“听说你想回故乡,那就准备行装吧。”
马骥感激不尽,表示只是暂归省亲,还会回来。
晚上,龙女设宴告别,约定再会。
她拿出一个鱼皮袋,里面装满珠宝,叮嘱他好好保管。
天快亮时,龙王设祖帐送别,龙女坐着白羊车送他到海边。
上岸后,龙女说了句“保重”,转身而去,海水合拢,再也看不见。
马骥回到家,家人还以为他已经死了多年,见到他回来,无不震惊。
幸好父母健在,只是妻子已改嫁。
他这才明白,龙女当年说“君为妾义,妾为君贞”,原来早已预料。
他拒绝再婚,只纳婢为妻。
三年后,他依约来到南岛,果然看到两个孩子浮在水面玩耍。
抱上岸一看,是一男一女,额上戴着赤莲冠,背上有锦囊,里面藏着一封信。
信是龙女写的:
“翁姑安好。三年过去,红尘永隔,青鸟难通……今已育双儿,特送来还你。愿你珍惜,不负誓言。”
马骥读完,泪如雨下。
孩子们抱着他说:“回家吧!”
他哭得更厉害了,望着茫茫大海,雾气缭绕,不见故人。
抱着孩子,怅然归家。
后来,母亲去世,马骥提前准备好一切,墓旁种上百棵松柏。
灵柩下葬那天,忽然出现一位身穿丧服的女子,站在坟前祭拜。
众人还没反应过来,一阵狂风暴雨,她就不见了。
新种的松柏,原本枯死多棵,如今竟全部复活。
儿子福海长大后,常常想念母亲,有一次竟然自己跳进海里,几天后才回来。
女儿龙宫因是女子,不得前往龙宫,经常躲在屋里哭泣。
有一天,白天突然昏暗,龙女忽然现身,安慰她说:
“儿自有家,不必终日哭泣。”
并赠她珊瑚、香料、明珠等物,作为嫁妆。
马骥闻讯冲进来,执手啜泣。
片刻后,一声惊雷劈破屋宇,龙女已不见踪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