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结婚有多挣钱?两位宰相争寡妇,嫁妆聘礼变“创业”

发布时间:2025-11-17 17:23  浏览量:1

唐宋时期经济繁荣,“钱”的重要性与日俱增,各行各业都经常发生“钱斗”,双方为了利益斗得你死我活。

尤其是宋代,经济达到了封建王朝的巅峰。在婚姻方面,撕下了往日才子佳人的浪漫,演变成一场明码标价的买卖。

就连当朝宰相,也能闹出人尽皆知的笑话。

本文都是网络配图

咸平五年(1002年)十月份的一天,朝堂上各个大臣都努力憋着笑,但宋真宗却铁青着脸,大发光火。

他直接将两位宰相都降职,张齐贤责授太常卿、分司西京洛阳,向敏中则贬为户部侍郎。

这一切的起因,都因为张齐贤和向敏中这两位堂堂当朝大员,竟因为争抢寡妇而闹得满城风雨。

之前说过,宋代官员的俸禄是很丰厚的。但很明显人不可能知足,他们这么闹的原因,就是因为钱。

原来,他们争相要娶的,是左领军卫将军薛惟吉的遗孀柴氏,这位薛惟吉的父亲还是前朝宰相薛居正。

柴氏是后妻,虽年轻貌美但生性彪悍,没有生孩子也不允许丈夫纳妾。丈夫死后她闹着要改嫁,于是先后和二人扯上关系,还和一顿饭要吃几斤肥肉的大肚宰相张齐贤,私定婚约。

向敏中更是刚死了妻子就急着续弦,却在皇帝面前信誓旦旦说绝无再娶之意。

这一段在《宋史》的两位个人传记里都有记载,案件比较复杂,简单解释就是薛家后人和柴氏打官司,怕她把家里的大量财产,通过“婚姻”的方式带走。

理学家程颐就一句话点评过:两位宰相争娶一妻,无非是“为其有十万囊橐故也”。

那这寡妇到底多有钱?根据史料数据,光她自己藏的私房钱就达到2万贯,按当时的物价,能换6000多亩良田!

再加上私卖房产和珠宝的钱,妥妥的大富婆一位。

最后查明真相,两位宰相双双被贬,柴氏被罚铜8斤且用她的钱赎回房子。

这段故事成了当时百姓茶余饭后最劲爆的八卦,连位极人臣的宰相,在金钱面前都丑态百出。

那可以想象,民间是否会更夸张?

宋代不但有高聘礼,也流行厚嫁之风,事实上和大家想象的正好相反,那时候嫁女反而是负担更重的一方。

北宋名臣范仲淹在《义庄规范》中明确规定:“嫁女支钱三十贯,再嫁二十贯。娶妇支钱二十贯,再娶不支。”

也就是说,嫁女的费用比娶媳妇更高!

这其实是为了保护女性,也体现出宋代法律温情的一面。女性的嫁妆被视为私人财产,归女方自由支配,改嫁时也可以带走这些钱,夫家不得干预。

因此,娘家陪嫁越丰厚,女儿在婆家就越有底气,越不容易受委屈。

但凡事总有两面性,过高的嫁妆也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就连文学家苏辙嫁女儿,也得卖掉开封城附近的土地,凑了九千贯,他直接称之为 “破家嫁女”。

普通百姓就更惨了,南宋袁采的《袁氏世范》记载,有些人家甚至从女儿一出生,就开始筹备嫁妆。

宋代法律甚至规定,女性父母双亡的,成年哥哥有义务帮妹妹筹措嫁妆。

虽然明面上这些钱都是由女方保管,但如果碰到强势的男方,那也是“创业”目标。

南宋《夷坚志》记载,江西乐平有个叫汪季英的富户,好不容易攀上官宦人家,娶了县丞陈定国的千金。

洞房花烛夜,他满心期待打开陪嫁箱子,结果大失所望:太寒酸了!

这股怨气一直憋到妻子生下女儿,汪季英终于忍无可忍,收拾包袱住进了府学宿舍。美其名曰专心读书,其实是抗议岳父家“报价不实”。

这场婚姻从一开始就标好了价码,一旦发现“货不对板”,新郎官宁可不要娇妻也要找回面子。

宋代《名公书判清明集》里有很多这种小故事,比如建宁府有个土财主嫁女儿,光是金银首饰就装了满满三大箱,绫罗绸缎足够开布庄,还陪嫁了500亩水田。

结果新郎家清点嫁妆时发现田契有问题,当场就要退婚,两家在婚礼上就撕破脸对骂起来。

最后官司打到官府,判词里这样写:“婚姻论财,夷虏之道”。

连官员都看不下去了,你们到底是结婚还是抢钱?

你看在宋代,通过结婚“创业”的竟大多是男性!尤其是科举上榜的才子,揭榜那天一堆大财主在那守着,看到有人上榜了就“抢女婿”。

送钱送地送女儿......

当然不光是男性“创业”!前面说了,嫁妆对普通人家来说是沉重的负担,一旦凑不齐就在夫家以及邻居面前,抬不起头来。

于是无力支付嫁妆的人家怎么办?有些人就动起歪点子,骗男方的聘礼!

《名公书判清明集》里记录了个典型案例:饶州有个地痞叫赵十五,把自己妹子先后许给三户人家,每次收完聘礼就说马上把嫁妆送过来,结果玩失踪。

他还伪造婚书、雇佣假亲戚演双簧,等对方发现上当,他早带着钱财溜之大吉。

后来官府统计,这哥们靠这手“空手套白狼”的绝活,短短两年骗了上千贯钱。

《癸辛杂识》里还讲了个“似曾相识”的故事!南宋时临安有个团伙,专门物色貌美的女子,教她琴棋书画,然后假装富家女与人定亲。

等收了厚重聘礼后,新娘子就在洞房花烛夜卷款逃跑,许诺的“嫁妆”自然是空头支票。

有次他们撞上铁板,骗到了退休官员头上!老爷子发现新媳妇连夜失踪后,带着家丁直捣骗子老巢,结果在窝点里搜出整整一箱婚书和假首饰。

看着这些几百上千年前的婚嫁闹剧,是不是觉得特别眼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