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携手共抗日 浴火重生看“浙”里——记台湾抗日志士亲属协进会浙江行

发布时间:2025-07-07 12:04  浏览量:14

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暨台湾光复80周年。7月1日至4日,台湾抗日志士亲属协进会浙江参访团应台盟浙江省委会、浙江省台联邀请来到浙江金华、绍兴、杭州等地参访,踏寻台胞先辈抗战足迹,追忆两岸同胞并肩抗战的峥嵘岁月,缅怀先烈爱国情怀。

“金瓯无缺 华夏永固”——台湾同胞反殖民反侵略图文展开幕式现场

7月1日,“金瓯无缺 华夏永固”——台湾同胞反殖民反侵略图文展在金华开幕,出席开幕式的台湾抗日志士亲属协进会成员们讲述了浙江与台湾同胞抗日的历史渊源。

从鲁迅故居到连横纪念馆

在位于绍兴的鲁迅故居参观时,林铭聪讲到鲁迅的学生张深切曾评价其祖父林幼春为“台湾汉学界第一才子”。林幼春是台湾非武装抗日领导者之一,其毕生致力于传承中华传统文化。

“我祖父是非常惜才的,他与连横惺惺相惜。”由古寺改造修缮的连横纪念馆伫立在杭州西湖畔,这里是中国近代著名爱国诗人、史学家连横在杭州时期居住的地方。

“连横所著《台湾通史》,其中的一篇序言《林南强先生序》就是我祖父所著。”1901年,林朝崧、林幼春、赖绍尧创立栎社,成为日据时期台湾最重要的汉诗团。1910年,连横加入栎社。“在日本皇民化统治下,祖父与连横他们用中国古典诗词的形式来写诗,为的是将汉文化保留下来,从而唤起台湾民众意识觉醒。”在纪念馆参观时,林铭聪笑谈来看看老朋友!

参观富阳抗日战争胜利浙江受降纪念馆

1945年,抗战胜利之际,富阳长新乡宋殿村(今浙江省富阳市受降镇中秋村)被指定作为中国战区第六受降区接洽日军投降地点,如今这里成为见证抗战胜利的重要纪念地。纪念馆内,关于台湾同胞的展区引得协进会成员们纷纷驻足。

参观台湾义勇队成立旧址

“台湾被日本占领50余年,光复后,升起第一面中国国旗的是李友邦领导的台湾义勇队队员。”台湾历史学者郭冠英讲到。李友邦1906年出生于台湾台北,抗日战争爆发后,他指出:欲救台湾,必先救祖国;欲致力于台湾革命的成功,必先致力于中国抗战的胜利,并提出“保卫祖国,收复台湾”的口号。于是,在1939年,他在浙江金华组建台湾义勇队及台湾少年团。“这支队伍的平均年龄很小,最小的当时才8岁。”台湾抗日义勇队在宣传教育、对敌政治工作、战地医疗、生产报国等方面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是直接参加祖国抗战影响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台胞抗日队伍。“当时是国共第二次合作时期,义勇队收留、救治过很多共产党员。”

1942年,浙赣战役爆发,台湾义勇队奉命南撤,转进到福建省龙岩,直到抗战胜利。据萧道应之子,协进会荣誉理事长萧开平介绍,该队伍转进福建期间与台湾抗日志士丘念台组建的“东区服务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江纵队形成战略配合,在粤闽沿海地区协同开展敌后游击斗争。“东区服务队”的随队医生是毕业于当时“台北帝国大学”(现台湾大学)医学部的萧道应。

萧开平在浙江

萧开平说:“父亲一直认为‘唯有保卫大陆,方能实现台湾光复’。”屏东萧家是台湾著名抗日家族,他们的抗日史可以追溯到1895年。当日军于屏东枋寮登陆时,萧家先辈萧光明坐镇萧家古厝,指挥当地义军抵抗,与日军战斗。此役中,萧道应的祖父牺牲。萧道应出生于日据时期,深谙家族抗战史,并始终牢记要维护作为中国人的尊严,为完成心中理想毅然前往大陆,参加抗日活动。

在萧开平看来,父亲萧道应在大陆参与抗战的经历,是萧家抗日精神的延续,亦是台湾民众参与抗战的重要篇章。就像其在抗战胜利70周年之际所写追忆先辈的《萧氏松源、后代达梅公移居台湾之抗日事迹》一文中,提到“萧家自萧达梅迁台后之后人,自承为中华民族华夏子孙为荣。”

参观义乌国际商贸城及杭州未来科技城城市展览馆

在浙期间,协进会一行还参观了义乌国际商贸城、杭州未来科技城城市展览馆等地,褪去战争伤痕,浙江浴火重生,如今在国际商贸、科技创新、信息技术等诸多领域被世界知晓,成为行业领先。越来越多台湾同胞选择来到浙江就业、创业、学习,一同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浙江篇章。

80年前,两岸同胞齐心协力,同抗外敌,最终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80年后的今天,台湾抗日志士们的故事应该被讲述,两岸青年应该知晓。历史的车轮滚滚前行,唯有两岸同胞铭记历史,共同守护和平,才能携手共创美好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