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中国第一位女诗人,一句“巧笑倩兮”,美了三千年

发布时间:2025-11-15 20:36  浏览量:1

提起描写美女的诗句,你最先想到哪一句?是“回眸一笑百媚生”的杨贵妃,还是“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的李夫人?但如果追溯源头,有一句诗堪称“千古美人描写模板”,它诞生于春秋时期,穿越三千年依然鲜活灵动——“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写下这句诗的,正是中国史料可考的第一位女诗人——庄姜。她的名字或许不如李清照、蔡文姬响亮,但她在华夏文学史上的“开山”地位,却无人能替代。这位春秋时期的齐国公主,用笔墨在男权主导的时代,留下了属于女性的第一缕文学清音。

庄姜的人生起点,是无数人艳羡的巅峰。她是齐庄公的女儿,身份尊贵如明珠;《诗经·卫风·硕人》专门为她而作,开篇就盛赞她的容貌与气度:“硕人其颀,衣锦褧衣。齐侯之子,卫侯之妻。东宫之妹,邢侯之姨,谭公维私。”寥寥数语,便勾勒出一位出身高贵、体态修长的贵族女子形象。而“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这八个字,更是将她的灵动娇媚写活了——含笑的嘴角弧度恰到好处,流转的眼眸里藏着星光,这样的美人,不是刻板的“花瓶”,而是有生命力的“精灵”。

可上天似乎总爱给完美的人生添一丝缺憾。庄姜嫁入卫国成为卫庄公的夫人后,生活并未如预想中顺遂。她端庄贤淑,却始终未能生育子嗣,在“母凭子贵”的时代,这成为她无法言说的隐痛。卫庄公后来宠爱妾室,庄姜的处境愈发孤清。但这份孤独与失意,没有将她淹没,反而成了她文学创作的养分。

《诗经·邶风》中的《燕燕》一诗,被后世学者公认为庄姜的代表作。“燕燕于飞,差池其羽。之子于归,远送于野。瞻望弗及,泣涕如雨。”诗中描写的是送妹妹远嫁的场景,燕子双飞的热闹,反衬出离别时的孤寂。那“泣涕如雨”的怅惘,看似是姐妹情深的流露,实则藏着庄姜自身的人生感慨——远嫁他乡的孤独,无儿无女的落寞,都在这字字句句中悄然泄出。不同于男性诗人的宏大叙事,庄姜的诗以细腻的情感见长,她写离别、写思念、写女性的内心波澜,让诗歌第一次成为女性情感的“传声筒”。

在那个“女子无才便是德”的观念尚未完全成型,但女性话语权依然微弱的时代,庄姜的创作本身就是一种勇气。她没有因身份尊贵而沉溺享乐,也没有因人生失意而自怨自艾,而是拿起笔墨,将自己的所见所感凝结成诗。这些诗句被收录进《诗经》,成为儒家经典的一部分,让后世无数人透过文字,看到了春秋时期一位贵族女子的才情与风骨。

后来的卓文君、蔡文姬、李清照……一代代女才子沿着庄姜开辟的道路前行,用文字证明女性的智慧与力量。而庄姜作为这一切的起点,就像一颗最初的星,虽然遥远,却为后来者照亮了方向。

如今再读“巧笑倩兮,美目盼兮”,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位古代美女的容颜,更是一位女诗人跨越千年的才情。她用诗句告诉我们:美丽会随时间褪色,但文字里的真情与智慧,永远不会过时。三千年过去了,庄姜的故事或许在史书中只剩寥寥数笔,但她的诗句,依然在滋养着每一个热爱文字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