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鸿】札记 07 现代考公上岸vs古代范进中举
发布时间:2025-10-30 07:39 浏览量:1
相信大家都读过范进中举的故事。数十年的寒窗苦读,熬干了青丝,换来了近乎癫狂的疯笑,让人不免产生一种荒诞的酸楚。
范进中举
然而这不是一个人的疯,而是属于那个时代的,"学而优则仕"和"考取功名"吸引着无数才子寒士前赴后继。在时代的巨轮下,个人的追逐似蝼蚁撼树,折射出些许的无奈。
古代科举制度
当今国考报名人数初定,371.8万名考生,近乎98:1的竞争比。更有甚者,很多薪资福利待遇好的基层岗位有接近2000:1的报录比。如果说,范进中举是封建科举制度下考生的幻梦,而今各种各样的考试,又何尝不是现代青年在激烈竞争中的挣扎与希望。
研究生报名人数
岁月流转,追逐希望的形式在变,但那背后的努力与机遇,出现在图书馆里,灯光映着无数低垂的头;出现在自习室里,笔尖匆匆划过演草纸的声音;出现在我们这一代人的梦里,如暗夜星辰,永恒闪耀,有的是改变命运的奢望和自我证明的冲劲。
然而,这条路从古至今都是崎岖的。科举有其严苛的门第之见,现代考研考公亦有激烈的竞争与隐形的壁垒。范进的疯,是中举的喜,也是社会缩影下的嘲。而今,那些在考试中脱颖而出的幸运儿,背后又何尝不是无数个日夜的煎熬与等待,日复一日的坚持努力,才抓住了稍纵即逝的光。
努力和机遇是这场持续千年追逐的叩门砖,没有天赋的普通人只能通过一次又一次的重复和摸索,时刻准备着,当机会来临时努力抓住,改变命运。
但无论时代如何变迁,这场追逐的本质始终未变,它是个人对更好生活的向往,是对生活层级流动的渴望。在这场跨越千年的追逐中,我们看到了人性的坚韧与不屈,也看到了社会的变迁与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