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读小记·读者篇|走近布衣先生徐重庆
发布时间:2025-11-01 02:28 浏览量:1
“品读小记·读者篇”,从读者的视角记录下活动参与过程中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想、所悟,不在意篇幅,只表达心情,欢迎读者在此传递美好、畅所欲言。
文/来过
作者简介:
来过,热爱大自然,喜欢历史人文景观,爱阅读,闲逛。
最喜欢的书:《普林斯顿文学课》巴尔加斯·略萨
最喜欢的城市:爱丁堡
最喜欢的语录:只要有一个人因为你而呼吸得更舒畅,你的生命就是有价值的。影响他人、社会,回馈社会:可以是金钱、时间、劳动。从中了解更多世态,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梅琳达·盖茨
金风送爽,丹桂飘香,在物候宜人的秋日来到湖州师范学院图书馆参加“品读湖州——追寻湖州文脉守望者之旅”活动,聆听图书馆前馆长娓娓道来“江南才子”徐重庆先生生平事迹,感慨倍加,信手写下对先生的印象,以表哀荣。
一介安贫乐道的布衣。
生活中,徐先生一生淡泊名利,不追逐物欲及名望,以他对湖州文化事业的贡献足可以名利双收,但他一直安于湖州市电影公司普通工作人员职位,收入微薄,生活简朴甚至清苦,他把大部分工资都用来购书、收藏史料和奔走赓续文脉之事。他的展馆中一则日记写到:某日至章家吃中饭(应是二十一世纪后经济腾飞这几年的事),菠菜,臭皮菜梗一碗、带鱼一碟、冷面,饭后给余三只洗沙月饼。当下该是中秋时节,这样的食饮也值得先生日记大书一笔。
一个人吃饱全家不饿的单身汉,在鱼米之乡湖州有份体制内工作,本足可以无恶衣恶食之忧,但先生常年衣如旧,食无精,居陋室,清贫如此!正是孔夫子自谓: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一个“书痴者文必工”的学者。
学问上,先生一生沉醉。尽管只有初中学历,时年仅十八的青年徐重庆,就敢为求证一个疑问向当年文化部长茅盾写信求解,此后一发不可收拾,为探究学疑,徐先生先后与陈立夫、汪静之、郁达夫遗孀王映霞等名人通信往来,陆续著有《文苑散叶》《沪军都督——陈美士传奇》等书;中年后,徐先生为引介赵紫宸赵萝蕤父女纪念馆、赵氏家族纪念馆及明清古典家具陈列馆、包畹蓉京剧服饰艺术馆、沈行楹联艺术馆,不遗余力,奔走牵线,竭心尽智,让四馆成功落地湖州,为守望赓续湖州文脉呕心沥血,足可见一介布衣,在学界竟能备享中外后学者尊崇,其在传承文化的事功上贡献之大。
先生以一个学历上的“门外汉”,成为一个学问上的“内行人“,并集一生收藏书万余册、字画147幅、印章39枚,较为珍贵名人书信手稿一批全捐赠给了家乡的高校图书馆,真乃是一个真正纯粹的学者,一个乐道在其中的布衣大先生。
一个有所不为的狷介名士。
先生人品贵重,一生交友无数,三教九流。上至名流,为求学问,与学界名流书信往返,多年见心,情深厚谊;为引介名人展馆落地湖州,与政府要员洽谈对接,合影奠基,频繁交往,但先生却始终是一介布衣,既无卑下唯诺攀附在前,也无假此以自抬身价名利双收在后,内心清净的人才能在“大人物前不小”;而同样是内心干净的人才能在“小人物面前不大”,他居曲巷陋室,常年与邻里、儿时玩伴、厂里工友及各地慕名而来友朋,在周六下午竹安巷家里清茶小酒相聚,欢谈不倦,他烟不离手,偶插一句,幽一默,暴笑众人,亲厚无间,不以身份名望认大小,只以人品学识论短长,真名士,自风流!
今日参观“徐重庆藏品馆”,在龚景兴馆长的引导下,更全面地了解了徐先生一生,为人品格贵重,为学痴守终身,处世淡泊名利。以布衣终身,堪配狷介名士,学界侠士,纯粹文人之雅号,是一位“大人物前不小,小人物前不大”的真名士,足配后学者哀荣备加,以慰先生在天“一生守望湖州文脉”之灵!
供稿:古籍与地方文献中心
- 上一篇:百年秋生《二》
- 下一篇:原来才子佳人都是假的?古代男人真相太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