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九大凶兽
发布时间:2025-08-05 08:00 浏览量:2
一、梼杌
梼杌,别名傲狠,中国神话中上古时期的四凶之一。《左传·文公十八年》以及《史记·五帝本纪》中的记述是:帝鸿氏之不才子“混沌”、少皞氏之不才子“穷奇”、颛顼氏之不才子“梼杌”,以上合称“三凶”,加上缙云氏之不才子“饕餮”合称“四凶”。据古书《神异经》记载,“有兽焉,其状如虎而犬毛,长二尺,人面,虎足,猪口牙,尾长一丈八尺,搅乱荒中,名梼杌。”在西方称霸,能斗不退。梼杌拥有人一样的面孔,喜欢吃人,桀骜不驯的性格。
梼杌的由来还与治理水灾的传说有关。话说在盘古开天地之后,水神共工和火神祝融在不周山决战七天七夜,最后以共工的怒触不周山结束,导致天河河水流入凡间,给凡间生灵带来毁灭性的灾难。女娲娘娘需要花时间去练出七彩补天石,将天上的窟窿补好。在此期间,鲧作为颛顼的儿子,下界去治理水灾。鲧偷偷拿了附带颛顼神灵气息的土壤下界去治水,结果被颛顼下令处死。火神祝融将鲧杀死在羽山,鲧也因此心生怨念,吸收天地戾气,借助神的气息,保证尸体三年不腐败。有一次,火神祝融去羽山游玩,看见鲧的尸体完好无损,出于好奇,他用刀将鲧的尸体劈开,这时,一条神龙从鲧的身体里飞出,有人说这是后来的大禹。但是残留下来的尸体,因为吸食太多怨念和戾气,便化身梼杌,消失不见了。
二、混沌
混沌,又作浑沌,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四凶”之一。它没有五官,仿佛是混乱本身的化身。据传,混沌不仅是一种状态,更是一只拥有无尽力量的凶兽。它徘徊在天地之间,似乎游离于万物之外,但它的到来会将一切事物拖入混乱之中,令整个世界陷入迷失的漩涡。
《庄子·内篇·应帝王第七》:“南海之帝为儵,北海之帝为忽,中央之帝为浑沌。儵与忽时相与遇于浑沌之地,浑沌待之甚善。儵与忽谋报浑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此独无有,尝试凿之。’日凿一窍,七日而浑沌死。”
三、穷奇
穷奇,是上古“四凶”之一,常被视为代表极端混乱与恶性的猛兽。形似虎,背生双翼,也有版本称其状如牛,披刺毛。它会吃人,且偏爱从人头下口。更恐怖的是,它专咬忠良,亲近邪恶,善恶观颠倒,被称为“吃忠食理”的凶物。
据说穷奇经常飞到打斗的现场,将有理的一方鼻子咬掉;如果有人犯下恶行,穷奇会捕捉野兽送给他,并且鼓励他多做坏事。古人也把那种不重心意、远君子近小人的人称为穷奇。穷奇很有意思,看见有人打架,它就要去吃了正直有理的一方;听说某人忠诚老实,它就要去把那人的鼻子咬掉;听说某人作恶多端,反而要捕杀野兽馈赠。由此可见,它应该是头凶兽,而且还是一只惩善扬恶的凶兽
四、獓狠
獓狠,又叫獓因,被描述为一种生于幽冥的上古奇兽,獓狠只吃活物,且从来不吃腐食的奇兽。它们的食性非常特殊,喜欢吃人肉和动物,并且据说来自于幽冥圣境,具有不死之身,寿命非常长。
在古代文献中,獓狠被描述为极其凶残的怪兽,其凶狠度与穷奇一般无二,喜欢为祸世间,后被上古大能,以阵法收入空间结界之内,被囚于蓬莱仙岛之中。样子有些像牛,长着四只角,它的毛发很长,就像披在身上的蓑衣。
五、相柳
相柳又被称为向瑶。出自于《山海经—海外北经》,是水神共工手下的得力大将。传说这相柳,蛇身九头,食人无数,所到之处尽成泽国。他身体庞大,九个身体能同时在九座山头吞食生灵。最可怕的是他和炼金术士一样,随地投毒,不断的吐出毒液,散发有毒气体,甚至连过路的飞禽走兽也会被毒杀,属于群体攻击。
作为水神共工的大臣,相柳霸占了雍州以西的地方,他把残害百姓当做乐趣。这相柳喜欢油水,专门豢养了一帮恶人,替他在外面四处选择百姓中肥胖的人,供他吞噬。
大禹发现相柳为非作歹,祸害百姓,便决定诛灭相柳。经过一番苦战,相柳九个头被一个个砍掉,身躯被日中五帝用太阳真火炙灼,渐渐地动弹不得,最后终于死去。
六、朱厌
朱厌整体形状像猿猴,身体较为小巧灵活。头部毛发为白色,脚部是红色,全身覆盖灰白毛发,面部和四足是裸露的红色皮肤,面部周围有一圈纯白须发。头比较圆,眼距较大,口裂也大,牙齿外翻,上下两对犬齿较长,四肢纤细,肌肉不算发达,手臂长度不超过腿长,尾巴长度接近体长,且尾巴颜色为红色。全身覆盖灰白的毛发,面部和四足为裸露的红色皮肤,面部周围有一圈纯白的须发,形成鲜明的颜色对比。
主要生活在小次山上的密林中,此地多产白玉和赤铜,有流水和池塘,水质碱性较强。社会结构:朱厌通常以家族为单位群居生活,家族成员之间相互协作、共同生存。
主要以素食为主,能够消化植物纤维,但偶尔也会捕杀禽鸟、鼠类、蛇等动物,不过捕杀行为更多是出于取乐。
朱厌被视为战争和不祥的象征,它的出现预示着天下将会发生大的战争,是兵灾和动荡的征兆
七、蜚
蜚是古代中国神话传说中的凶兽,居住在中原东部的太山,外形象牛,头部为白色,但是却长着蛇的尾巴、而且只有一只眼睛。
据《山海经——卷四.东山经.东次四经》记载:“又东二百里,曰太山,上多金玉、桢木。有兽焉,其状如牛而白首,一目而蛇尾,其名曰蜚。行水则竭,行草则死,见则天下大疫。”
晋代郭璞《山海经图赞》:“蜚之为名,体似无害,所绎枯竭,其干谯厉。” 当“蜚”进入水中时,水源会立即干涸;当它进入草丛时,草会立即枯死。
蜚,传说中的灾兽,太古的灾难之神,它出现的地方都会发生大的灾难,故而世人皆畏惧此兽。
八、祸斗
祸斗为外形像犬的妖兽,可以喷出火焰。祸斗所到之处皆发生火灾,所以古人将它看作火灾之兆和极端不祥的象征。也有说法称祸斗吞食火,并且排出带火的粪便。
根据《山海经》的记载,在不需要进食的时候,祸斗们常常聚集在南方海外的厌火国。这个国家的得名即因为祸斗的到来。无肠国在厌火国的附近,这里的人民吃的东西和排泄出来的东西是完全一样的。因此《山海经》的一位注释者吴任臣指出,祸斗的食性很可能和无肠国民的教导有关。
九、诸怀
诸怀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一种怪兽。其外形特征为身体像牛,但有四只角,眼睛像人,耳朵像猪。
它的叫声像鸣雁,并且具有食人的习性。在古代中国神话中,诸怀被视为一种凶猛的异兽。
诸怀常常出没于深山老林之中,以捕食野兽和人类为生。由于其凶猛的性格和强大的力量,诸怀被视为一种具有威慑力的异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