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儿无女更无人赡养,这4位演员晚年只能独居养老院,孤苦无依令人唏嘘
发布时间:2025-10-10 16:19 浏览量:1
如今这世道,年轻人被房贷、车贷、996折腾得叫苦不迭,好多人干脆打定主意:"不结婚不生孩子,老了就去养老院,反正有护工照顾,不愁没人管!"可养老院真能成为万能避风港吗?
看看这四位曾在娱乐圈叱咤风云的人物,无儿无女的晚年生活,那叫一个冷暖自知,直让人忍不住感叹:人生下半场,最靠得住的究竟是啥?
钟景辉:桃李满天下,却难敌"孤独终老"魔咒
1937年,钟景辉在香港一个普通家庭呱呱坠地。打小就爱跟着戏班跑的他,凭着一股子钻劲考上耶鲁大学,捧着艺术硕士学位回港后,成了上海浸会大学的戏曲老师。
后来被TVB高薪挖走,当编导、开培训班,亲手带出周润发这样的巨星,《甜孙爷爷》《少年赌神》里的精彩演出,更是让观众记了一辈子。
谁能想到,这位港圈"伯乐",晚年竟被孤独盯上了。忙忙碌碌一辈子没顾上成家,2016年又患上直肠癌,虽说挺过了手术,可身体彻底垮了。
2019年拍完最后一部戏,他主动搬进养老院:"不想给学生们添麻烦,这儿有人照应挺好。"嘴上这么说,心里能不盼着亲人绕膝吗?
好在善有善报,生日时学生们带着蛋糕挤满房间,88岁的老爷子笑得像个孩子——没子女承欢,却有满门桃李牵挂,也算一种安慰吧?
蔡国权:从金曲才子到养老院"常客",命运跟他开了个残酷玩笑
"池塘边的榕树上,知了在声声叫着夏天···"蔡国权写的《童年》,可是几代人的青春回忆。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他既是能写能唱的全能歌手,又是电视剧里的熟脸,《顺流逆流》火遍大街小巷时,谁不夸一句"音乐才子"?
可2002年那场车祸,彻底改写了人生剧本。全身多处骨折,落下半身不遂,说话都不利索了。妻子咬牙坚持三年,最终还是说了"对不起",把他托付给养老院后转身离开。
最惨的时候,他坐在轮椅上盯着天花板发呆,觉得这辈子完了。多亏徐小凤、谭咏麟牵头办慈善演唱会,凑了几十万善款,才让他在养老院有了安身之所。
如今再见到他,竟能握着吉他哼两句老歌:"活着就有盼头,朋友们没抛弃我,够了。"这话听着乐观,却藏着多少辛酸无奈?
蔡澜:风流才子的"潇洒晚年",终究逃不过"孤舟一叶"
要说活得最明白的,还得是蔡澜。出身新加坡富商家庭,当主持人、写专栏、做美食家,样样玩得转,年轻时身边红颜知己无数,婚后却成了宠妻狂魔。
可惜天不遂人愿,夫妻俩努力多年没盼来一儿半女,2023年妻子离世后,他直接卖了豪宅,搬进每晚八千块的海景酒店,雇七个护工轮流伺候:"钱赚来就是花的,趁能动弹赶紧享受。"
每天吃米其林大餐,没事找老友喝茶聊天,临终前还留话"骨灰撒维港,不办葬礼不立碑"。表面看风光无限,可夜深人静时,对着空荡荡的房间,真能毫无遗憾吗?
他的潇洒,更像是对"无后"人生的无奈和解——有钱能买最好的服务,却买不来子孙绕膝的天伦之乐。
张伟文:从"和声天王"到ICU常客,养老院成了最后的"孤岛"
在录音棚里给张国荣、谭咏麟和声那会儿,张伟文可是圈里响当当的"金嗓子"。开个人演唱会时,台下座无虚席,谁能想到,这个舞台上的耀眼明星,晚年竟被病痛折磨得不成样子?
没结婚没孩子,老了腰疼得直不起身,糖尿病并发症发作时,连筷子都拿不稳。经纪人没办法,送进养老院后就鲜少露面。
2020年肺炎下病危通知书,2022年新冠瘦成皮包骨,2023年细菌感染进ICU,每次消息传来都是"抢救中"。
如今再打听,连护工都摇头:"老人家经常盯着天花板念叨,说这辈子赚的钱都送医院了,早知道该成个家..."话没说完就咳嗽起来,病房里只有监护仪的滴答声陪着他,要多凄凉有多凄凉。
这四位的故事,像一面镜子,照出了"无儿无女"养老的真实模样:钟景辉靠人脉撑住体面,蔡国权靠朋友重拾希望,蔡澜靠金钱买舒适,张伟文却在病痛中无人问津。养老院能给三餐温饱、基础护理,可心里的孤单、生病时的无助,护工替代不了,金钱也填补不了。
现在年轻人总说"养儿防老过时了,养老院才是标配",可看完这些故事,是不是该想想:当护工换班时的脚步声代替了子女的嘘寒问暖,当缴费单代替了生日贺卡,所谓的"保障"真的够暖吗?亲情这东西,平时看着稀松平常,关键时刻才知道,那是多少钱都买不来的牵挂。
咱老百姓啊,别总把养老梦全押在养老院上。有空多回家看看爸妈,有空跟爱人聊聊未来,哪怕生个娃麻烦点,起码老了病床前有个端水的人。你说是不是这个理?毕竟,人生到最后,最暖的港湾还是那个有亲人唠叨的家啊!
资料来源
《钟景辉:退圈后的养老选择》——《香港电影评论》,2020年5月
《蔡国权车祸十年:从巅峰到养老院的人生转折》——《音乐时空》,2012年12月
《蔡澜访谈:无子女养老观大公开》——《亚洲周刊》,2024年3月
- 上一篇:六安文庙“是亦为政”匾额探析
- 下一篇:崔颢:这位诗人很“渣”,却靠一首诗让李白认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