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三忘:记住好事,看淡错事,释怀往事
发布时间:2025-10-06 16:00 浏览量:1
心无挂碍,方得自在
无门慧开禅师曾留下千古名句:“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这简短的四句偈,道尽了人生幸福的真谛——不在于外境如何,而在于内心是否被“闲事”所困。
走过半生,经历无数风雨,我们逐渐明白:一个人的成熟,不是年龄的增长,而是内心的澄明。真正成熟的人,懂得用三种态度对待过往:记住好事,看淡错事,释怀往事。
人的记忆很奇妙,我们总是容易记住伤害而忘记美好。然而,智慧的人会选择性地记忆——把生命中的美好时刻珍藏心底,让它们成为心灵的养料。
记住好事,是为心灵点亮明灯。每个人的生命中都有暗淡时刻,而那些被记住的美好经历,就像黑夜中的星光,指引我们前行的方向。
禅宗有个著名的故事:一位年轻人向禅师抱怨生活艰难,世间充满痛苦。禅师让他取一碗清水和一把盐,先将盐放入小杯清水里,年轻人尝后直呼苦涩;又将同样多的盐撒入湖中,再尝湖水,已然感觉不到咸味。禅师说:“生命的痛苦就像这把盐,不多不少。你感受到的苦痛,取决于你将它放入多大的容器。”
那些被我们记住的好事,正是在扩展心灵的容量。当内心的容器足够宽广,生活的苦涩自然就被稀释了。
如何记住好事?
养成记录感恩日记的习惯,每天写下三件值得感恩的事与亲友定期分享美好回忆,让快乐在讲述中加倍在心中建立一个“美好记忆银行”,在困难时刻提取使用苏轼一生坎坷,屡遭贬谪,但他总能记住生命中的美好。“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这些自然之美成为他心灵的慰藉。被贬惠州时,他仍能写下“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的洒脱诗句。记住美好的能力,让他在逆境中依然活得精彩。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生活中的错误、失败、遗憾,若耿耿于怀,便成了心灵的枷锁。成熟的人懂得看淡错事,从中学习而不被其束缚。
看淡错事,是给自己松绑。就像背着沉重行李赶路的人,只有放下包袱,才能走得轻松、行得远。
日本禅宗有一则“放下”的故事:两位僧人赶路,遇一女子在河边因水深不敢过河。一位僧人二话不说背起女子过了河,然后放下女子继续赶路。几里路后,另一位僧人忍不住问:“我们出家人不近女色,你为何背那女子?”背女子的僧人答:“我早已放下,你怎么还'背着'?”
我们常常如此——事情早已过去,心中却还紧紧“背着”当时的错误和尴尬。
如何看淡错事?
把错误视为成长的必要阶梯,而非人生的污点学会自我宽恕,明白“过去种种,譬如昨日死”从错误中提取智慧,然后轻装前行曾国藩早年屡战屡败,曾在靖港惨败后投水自尽,被救起后深刻反省。他没有被失败击垮,而是看淡胜负,从中领悟到“大柔非柔,至刚无刚”的道理。后来他奉行“结硬寨,打呆仗”的战略,最终成就大业。看淡错事,让他完成了从愤青到圣贤的蜕变。
如果说记住好事是积累正能量,看淡错事是卸下负担,那么释怀往事就是彻底的解脱。往事如烟,却常常萦绕心头,成为无形的羁绊。
释怀往事,是斩断过去的纠缠。就像船过水无痕,让过去真正成为过去,我们才能全情投入当下。
禅宗典籍记载,一位武士向白隐禅师请教天堂地狱之理。禅师却说他粗鄙不堪,不配听闻佛法。武士大怒拔刀,禅师说:“此即地狱。”武士惊悟,收刀鞠躬,禅师说:“此即天堂。”武士问:“为何一念之间天堂地狱转变?”禅师答:“执着是地狱,放下是天堂。”
对往事的执着,就是我们为自己建造的心灵地狱。释怀,就是从这地狱中解脱的钥匙。
如何释怀往事?
接受过去的不可改变性,与过去和解理解所有经历都是生命的组成部分,缺一不可把注意力从“为什么发生”转向“从中学到了什么”王阳明历经宦官迫害、贬谪龙场,在极端困境中,他释怀了个人荣辱,专注于心性修炼,最终在龙场悟道,创立心学。他说:“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释怀往事,就是破除心中之贼的重要功夫。
人生如同行路,初时我们拼命往行囊里装东西——知识、财富、情感、经历。到了一定阶段,才发现真正重要的是学会取舍。记住该记住的,看淡该看淡的,释怀该释怀的,如此才能轻装上阵,走得更远。
精简内心,丰盈生命。步入中年,人生的新篇章不是向外扩张,而是向内深耕。减少不必要的应酬,割舍消耗能量的关系,放下耿耿于怀的往事,为心灵腾出空间,安放真正重要的东西。
弘一法师李叔同,从风流才子到一代高僧,他的一生就是不断精简、不断放下的过程。晚年他只剩下最简单的衣物用品,精神世界却无比丰盈。他写下“华枝春满,天心月圆”,这是何等通透、圆满的境界!
回到无门慧开禅师的那首偈子:“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什么是“闲事”?就是对过往的懊悔、对错误的执着、对往事的纠缠。当我们能够记住好事、看淡错事、释怀往事,心头自然就没有了“闲事”。
如此,春花秋月、夏风冬雪,四季都是好风景;顺境逆境、得意失意,人生都是好时节。
在记忆中多收藏美好,让心灵温暖明亮在错误前保持豁达,视挫折为成长阶梯在往事里学会释怀,给心灵真正自由因为,一个人真正的成熟,是终于懂得——人生不是要拥有一切,而是珍惜已有;不是要事事完美,而是心无挂碍。
当你学会记住好事、看淡错事、释怀往事,你就掌握了通往“人间好时节”的钥匙,无论身处何种境遇,都能活出从容与自在。这,就是禅宗智慧赠予我们最珍贵的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