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松评传》第一章:益州第一才子

发布时间:2025-09-29 14:49  浏览量:1

《张松评传》第一章:益州第一才子

东汉建安十四年(公元209年)冬,成都的雾气裹着锦江的水汽,将州牧府邸的青瓦打湿。卯时三刻,书房内烛火未熄,张松捻着山羊胡,指尖划过绢帛上墨迹未干的《西蜀地形考》。这位益州别驾从事,正将蜀道千山万水浓缩于方尺之间。

"永年,又通宵否?"主簿黄权推门而入,见案头堆积的竹简如山——有农桑册、盐铁志、羌道驿程录,皆批注密如蚁聚。张松抬头,那双锐如鹰隼的眼在瘦削脸上格外醒目:"蜀道新辟三条,可省十日粮运。使君若问,即刻可答。"

他的过目不忘之能,早成蜀中传奇。三日前刺史议事,仓曹掾遗落三卷账册,张松闭目背诵,竟将五年赋税数据分厘不差复述。更奇的是,他善绘"心智舆图":去年南中叛乱,将领汇报地形含糊,张松以指尖蘸酒在案几勾勒,山隘水道皆与军情吻合。功曹李严曾暗叹:"张别驾脑中,藏着活生生的益州沙盘。"

然而这才名背后,藏着尖锐的锋芒。当刘璋在宴席间感慨"汉中张鲁不足惧"时,众僚属纷纷附和,唯张松冷笑:"使君不见曹操已定荆州?若遣一将越米仓道直捣涪城,吾等皆为瓮中之鳖!"满座皆惊时,他竟起身以箸击盘,分析天下大势:北人擅骑射而短水战,东吴水师精良却缺良马,益州据险而守本可鼎足,然"守户之大犹自翦爪牙"——暗讽刘璋削弱军备之举。

这般狂傲,让他虽居要职却如履薄冰。某日巡视蜀锦作坊,见新织的云纹锦有经纬之误,他当即抽丝解构,将《考工记》工艺原理与蜀锦改良之法娓娓道来。织工伏地拜谢时,他忽觉悲哀:自己满腹经纶,却只能在织机前展才。

暮色渐沉时,张松独坐书斋校勘《蜀王本纪》。侍童掌灯提醒:"别驾已校三遍。"他掷笔长叹:"字句无误,然史书乾坤皆在字外!"窗外飘来童谣声,是街巷小儿传唱他昨日即兴所作的《益州赋》。才名满蜀中,却如困兽囚于金笼——这或许正是他后来铤而走险的注脚。当夜他又在绢帛添了新痕:一条自葭萌关北出的朱砂路线,直指中原。